馬賽爾·迪貝

馬賽爾·迪貝

馬賽爾·迪貝,又譯杜貝,法語劇作家。生於蒙特婁市東部的一個平民區。在聖瑪麗中學和拉瓦爾大學學習期間就對戲劇產生極大興趣。1950年和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個劇團,取名為“青年舞台”,並開始進行創作。1953年至1955年間赴法訪學。1966年至1967年擔任雜誌《展望》(perspectives)和《星期天》(dimanche)的編輯。1977年至1979年間當選為法語委員會成員。此後,他曾擔任加拿大法裔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協會會員、埃格雷戈爾戲劇協會副主席、魁北克法語年會組委會會長等職務。

基本信息

劇作

馬賽爾·迪貝 馬賽爾·迪貝

 迪馬的處女作《淒涼的舞會》(lebal triste, 1950)影響不大。第二部劇作《在牆的那一邊》(de l’autre cotedu mur, 1952)則一舉獲得加拿大戲劇節最佳劇本獎,它的首場演出被加拿大電台在閉路電視中播出。它描寫一夥無業青年結夥去目販運香菸,被海關查獲,為首的青年自逃脫,當他正要同女友相會時,又為警察所擒。這部劇本對下層人民的生活有由的描寫,結構緊湊。

此後,他連續發表了許多劇作,大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至今已發表劇本40多部、電視小說和電視劇20多部,以及譯作和散文等多種。

他的劇作最有影響的還有:《貧民區》(zone,1953)、《待租住房》(chambres alouer, 1956)、《普通一兵》(un simplesoldat, 1958)(寫拉多安分守己,一生潦倒,最後從軍去朝死於戰場。),《弗洛朗絲》(flo-rence, 1958)(寫女打字員佛羅朗絲不甘忍受平庸卑微的生活,跟隨老闆去美國求新的天地)、《丁香時期》(le tempsdes lilas, 1958)、《總結》(bilan,1960)、《美好的星期日》(les beauxdimanches, 1965)、《白鵝歸來時》(au retour des oiesblanches,1966)(描寫資產階級家庭的悲劇,心理刻畫細膩,矛盾衝突集中、尖銳。)等。其中《貧民區》上演後,迪貝和他的“青年舞台”劇團在維多利亞同獲全國戲劇藝術節大獎。迪貝創作的電視連載小說主要有:《沙岸》(la co-te de sable, 1960—1962)、《從九到五》(de 9 a 5, 1963—1966)、《馬塞爾·迪貝的世界》(lemonde de mar-cel dube, 1968—1972)、《希望的生活》(lavie promise, 1983—1984)等。

迪貝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功使他於1966年獲莫蘭獎,1973年獲大衛獎,1984年獲莫爾森獎。

評價及影響

迪貝是現實主義的劇作家,他筆下人物的命運反映了魁北克不同時期的面貌。有的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是對魁北克社會活基本精神的生動寫照,他的劇作是魁北克社會的一面鏡子。就其內容而言,大致可以為兩個階段:他的早期作品受法國劇作家阿努伊(jeananouilh)等人的影響較深,主要描繪加拿大下層人民的生活和城市無產者,特點是劇本對白語言通俗易懂,符合人民日常用語習慣;

1960年以後的作品則較多地反映人物心理和刻畫資產階級人物,特點是語言辛辣,諷刺性強,作者對資產階級的虛偽進行了猛烈抨擊。

就其創作觀而言,他始終認為,戲劇作品的最主要目的是震撼人的心靈,使觀眾的精神得到振奮。迪貝的劇作對加拿大戲劇有著重要影響,是加拿大50年代和60年代戲劇中最優秀、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