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峙

大西北,陝北延長油礦的延深1井,來了一個眉目清秀、腰板壯實的青年人。 必須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提高鑽速,加快油氣田的發展。 以後,馬興峙懷著摯愛鑽探、摯愛油氣工業的情感,年年出新招,迎挑戰。

個人簡歷

馬興峙,男,1933年12月出生,1952年7月畢業於我校專科鑽探1班。曾任四川石油管理局常務副局長、總工程師,四川石油管理局科委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其科研成果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四川省重大科技進步一等獎。
馬興峙,四川油氣勘探史上一個大寫的名字:一個有著突出貢獻的鑽井專家、對付四川鑽探複雜地層的高手、全國重大井噴著火事故搶險的組織指揮者、平衡鑽井及井控技術等國家級科研成果的主研與推廣者……

個人貢獻

人們可以列數馬興峙老總的業績與輝煌,可以眾口一辭地盛讚他為事業嘔心瀝血、剛直不阿的優良品質,而他為之付出了一生的鑽井情緣,卻鮮為人知。“兒啊!家窮……”老父的話還沒念叨完,倔犟的他就說了句氣話:“我不花你們的一塊錢也要念書!我自己想辦法!”,那年他才14歲。他走進了學堂,成為瀘州市立第一中學的高中生。馬興峙學業優異,人又聰穎,享受到了學校的獎學金。
解放不久,國家燃料工業部委託西南工業部招收油田技術專業學員。於是,17歲的馬興峙遠離瀘州老家,順水而下到了重慶就讀。
重慶,西南石油專科學校。教材?沒有!要從綜合的礦業專業中分出石油學科,只有現編現教。有時是老師們晚上寫教案整理成章了,第二天油印成手稿就是教材。實驗室?沒有!只有幾幅油田、油井圖片,還是當年孫治權、羅蟄潭及王賢文等從國外輾轉弄來的,還有一些從玉門等老油礦收集來的實物資料。馬興峙從發黃的照片、鐵硬的器具上,開始認識了井架、鑽台、鑽機、油田……兩年中沒有寒暑假。“當時,大家恨不得一天掰成兩天干,學的東西太多了,冷熱饑飽啥都顧不上了。”他有一摞擦學習筆記,記載了他們求知的熱望。
“祖國需要你們,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少不了你們的貢獻。同學們努力吧!”1952年8月的那個畢業會上,老校長焦益文一番熱情洋溢的送別話,鼓動著莘莘學子奉獻天涯的鬥志。
大西北,陝北延長油礦的延深1井,來了一個眉目清秀、腰板壯實的青年人。他就是實習技術員馬興峙。“從理論到實踐,這一步你們必須得走!”指導教師——頗有名望的石油地質專家羅蟄潭教授在送別學生時反覆叮囑著。
黃土漫漫風沙蔽日的延長,井趴條件異常艱苦。馬興峙一到井隊就全身心地投人了工作。他牢記導師的教誨,為儘快熟悉石油鑽探的全過程,加深對鑽探性質的了解,堅持從場地工乾起,撈沙工、機房司機助理、打水工、鑽工、柴油機司機、副司鑽、司鑽等工作崗位,全都實習了一遍。
從那時起,馬興峙作為新中國第一代石油科技工作者,才真正感到了自己生存的價值,才真正惦量出了“國家”兩個字的分量。
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戰
隆昌探區,是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朱德、鄧小平等親切視察過的地方,是一塊培養人才的熱土。
“我的成長、發展和積累期,就是在那裡度過的。”馬老總不無眷戀地說。“搞石油天然氣勘探,是非常隱蔽、風險性強的行當。四川油氣藏複雜,50年代率領我們搞石油的那些老領導,如康世恩、張文彬、黃凱、張忠良以及礦區領導,都非常重視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扶持,放手讓技術幹部工作。黃瓜山上、隆昌氣礦、川南高木頂探區的每一口氣井鑽探現場,都留下了馬興峙實踐的身影。
隆4井,機身轟鳴但進尺緩慢。80年代沿用的加重鑽井液鑽進,導致地層污染,油氣層堵塞。馬技術員居然要改為清水鑽井,說是:“要解放油氣層,提高鑽速,減少事故和非生產時間。”
“行嗎?”“不敢這樣乾。”隊上一些人不同意。馬興峙勇敢地搖響了礦區總工程師、礦長的電話,力陳舊式鑽井方式的弊端,堅決要求搞清水鑽井等科技試驗。
“我看這個小年輕不錯,敢冒風險對老辦法提出挑戰,就讓他先試著乾!出了問題算我的。”礦領導的這番話,使馬興峙增強了信心和責任感,還鼓舞了一線科技幹部和廣大職工在科學打井領域裡學技術的熱潮。
清水鑽井在馬興峙所在的井隊進行試驗,不到兩個月他們就安全鑽達設計井深,鑽探出聖燈山二疊系蘊藏的天然氣氣流。“清水鑽進法能安全、快速、低耗、優質地拿下氣井!”訊息不脛而走,老領導們聽了笑得合不攏嘴。
當年,那支鑽井隊由此獲得了“鑽井能手隊”的稱號;馬興峙因研究清水鑽進和優質輕泥漿打井新技術而聞名氣田。許多人諧稱他為“馬清水”。從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隆昌一帶發現了一大批三疊系氣井,基本上都是運用清水、輕泥漿拿下的。
1960年,年僅26歲的年輕幹部馬興峙,由技術員到工程師,經過逐層培養,走上了隆昌氣礦主任工程師的重要崗位。四年之後,由於他主持的科技鑽探成果卓著,又被推上了川西南勘探指揮部副指揮、總工程師兼生產辦主任崗位,參與組織威遠氣田會戰,迎接更為艱難的挑戰。
四川有著兩千多年開採和使用天然氣的歷史,但在巴山蜀水秀麗雄奇的外表下,油氣的蘊藏猶如迷宮讓人難以捉摸。許多年後,油氣地質專家們才從眾多撲朔迷離的勘探現象中,把四川油藏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裂縫型氣藏,即天然氣儲藏在碳酸鹽岩等地層裂縫、溶洞裡。特大的裂縫即為溶洞,馬興峙當年就在自貢2號探井鑽遇過這樣的特大型裂縫。如今這口井已開採了28年,累計產氣50億立方米,至今仍在發揮“餘熱”。因此,搞裂縫、溶洞成了馬興峙等鑽井專家們極感興趣的主攻項目。馬老總曾說:“一旦搞到手了,儲量可觀。即使是一般中小裂縫,儲量也有幾億或幾千萬。”另一類是砂岩低滲透孔隙度氣藏,雖有儲量,但開發難度大。然而,要在深埋地下五六千米的地方找裂縫、找溶洞、找油氣,難!
60年代時,我國深部鑽井技術還十分落後,對深層位裂縫、溶洞的資源儲量難以預測。油氣勘探形勢迫切要求徹底改變落後現狀,摸索出打深井、打超深井的鑽探新技術、新經驗。地質家提出要打超深井。當時有人說:“打深井只有老外才有本事,我們根本就不行,落後一大截。”馬興峙聽後氣憤填膺,拍案而起:“老子就不信打不成一口超深井!”有人說:“你連大直徑鑽頭都沒有,必要的井下工具也沒有,拿啥子打超深井?”馬興峙不服氣,動員機修機制人員拼焊大鑽頭,設計製造先進的井下工具。那時,技術、裝備、工具十分落後,物資供應時斷時續極不正常,但馬興峙鐵了心要乾成超深井。面對困難他鎮定自若,再大的政治壓力也不能使他動搖。“文革”時期搞生產難啊!那個時期,我從《孫子兵法》中獲取教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我躲到山旮旮里搞我的超深井,看你鬧成啥樣子。”說到此,馬老總至今還得意不已。
從1971年8月川女基井正式開鑽,到1976年6月鑽成,不算前期籌備,整整熬過五個年頭,我國第一口超深井鑽探成功。石油人不僅在6011m超深井鑽探中發現和蒐集到了大量有效可靠的地質技術資料,發現了地層深部儲氣層位,進一步證實了地質專家們對四川盆地油氣藏深部埋藏的觀點,同時還培養和鍛鍊了一支超深並鑽探隊伍。
1974年12月,川女基井超深部鑽井順利,馬興峙又接到上級指示:要在新區再打一口更深的超深井,趕超世界深井鑽探水平。“當時我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兩個人。有事幹了,可以讓我名正言順、光明正大地工作了,我有使不完的勁!”
由於是國家確立的重大科技項目,被石油工業部上報國務院列為“特密級”工程的我國第二口超深井——關基井,在吸取川女基井鑽探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了工藝技術,資金投入、物資保障,包括技術力量的聚集等都開始好轉。那是一個寒風呼嘯的日子,在四川的西北部梓潼縣境內的一座突兀的山丘旁,一座鑽塔高高豎起,塔尖上飄動著一面紅旗。馬興峙站在與塔尖幾乎齊平的山頂上,望著山坳間忙碌的石油大軍,舒心地笑了。
“人,這輩子不乾點像樣的事情,算白活!”他要在這裡向世界挑戰,在這裡指揮向深部地層進軍。關基井,井深7175 m,列當時世界深井之二,超過川女基井1164 m,鑽探難度更大。由於指揮調度有方,隊伍素質過硬,技術措施得當,1977年12月,僅僅歷時三年,川油人就攻下了堪稱代表世界超深井一流技術水平的鑽探難題。經測試,在7175 m深部地層獲得了蘊藏油氣的重要信息。在這口井的鑽探中,馬興峙組織各專業技術幹部,解決了許多問題,獲得了不少科研成果。井打下去了還把套管下到了井深7053 m,為超深井鑽井工藝技術鑽井工具改進,固井及鑽井液的運用等,取得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依據,進一步豐富了超深井鑽探的實踐經驗。 .
《六千米、七千米超深井鑽井工藝技術》、《四川盆地鑽井工程實踐》和《四川盆地深井鑽井技術發展成就》等論文,先後兩次在國際石油工程會上發表,為四川盆地石油工業超深部油氣藏勘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有功之臣紛紛走上前台披紅受獎時,馬興峙卻帶著一臉微笑,遠離榮譽又開始了新的衝擊。他相繼主持了深井水平井科研鑽井的實踐。隆40井,井垂深2290 m,斜深卻達到3130 m,呈90度水平位移,全移了1459.4 m。該井鑽獲成功,標誌著四川乃至全國裂縫性碳酸鹽岩油氣藏鑽探新技術的成熟。此後,馬興峙又主持開展了叢式井、套管開窗、定向井、大斜度井、自然造斜井等多項科研攻關,並取得了成功。
四川的鑽探技術和工具走出了盆地,對全國陸上甚至海洋石油鑽探的進步與發展發揮了作用。
打井需要速度
憑老經驗打井,靠拼設備、拼人力搞鑽井,這是過去習慣的生產組織方法。從1965年9月起,年僅32歲的四川局副總工程師兼總調度長和勘探處長的馬興峙,在思考改變舊貌的路子,看著慢吞吞往上爬的鑽井速度,他心裡著急。一邊是國民經濟發展急需的天然氣,另一邊卻是久久徘徊在低谷中的勘探開發進度,兩者極不般配。
必須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提高鑽速,加快油氣田的發展。尋覓多少年,坎坷十餘載。70年代初期,當高壓噴射鑽井新工藝在四川氣田呈現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時,馬老總極度興奮地對當時的局領導拍著胸口:“就幹這個,沒問題!”有人提出異議:“搞高壓噴射鑽井,要牽動設備更新,況且鑽井工具不配套,檢修事故多……”馬老總一聽火了:“這是啥話!你老牛拉破車慢吞吞的,難道心頭不愧?設備更新是極其正常的事情,正好借高壓噴射的東風,該裝備的就裝備起來,有啥不對?”他還說:“幹事前怕狼後怕虎,就幹不成。”並立下軍令狀:“出了問題先端我馬興峙的飯碗。”爾後,他親自組織搞起了高壓噴射鑽井的試驗。
在他的主持下,從1982年第一隻單噴鑽頭人井試驗,到1984年底,全局已有84個鑽井隊套用了高壓噴射鑽井新工藝,占全局動用鑽機總數的82.4%,年噴射鑽井累計進尺達296603 m,占全局年鑽井進尺的77.9%。
此後,他在提高噴射鑽井的工藝、器具水平上做文章。“先抓泵壓,這是關鍵。泵壓不提高,成不了氣候。”他現場“診治”,指揮噴嘴組合試驗,幾年間在川西北、川西南、川東北、川南等礦區進行過80多次單、雙噴嘴新工藝現場經驗的推廣。這一成果的運用,有效地提高了水動功率,改變了井底流場,提高了淨化效果,增加了機械鑽速。1984年底,一組技術資料赫然擺在人們面前:採用高壓噴射鑽井新工藝後全局鑽井隊平均機械鑽速較1982年前提高了33.1%……馬總為此美滋滋地樂了好些天:“我說過嘛,搞起來沒有錯!”
“要引進國外新技術增加我們勘探開發的高科技含量。”80年代初,馬興峙用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油田內外的事情。他極力主張利用計算機對高壓噴射鑽井各水力參數進行精心設計,結果收到了良好效果。其中,井底淨化效果是建局以來最好的。從1984年起,川中礦區先後有16口井進行了65隻單噴嘴試驗,使進尺速度加快,年獲進尺12007 m,平均單只鑽頭進尺在180 m以上,平均機械鑽速達到了每小時4.19 m。根據對計算機設計、計算和監測的研究,當年有位技術幹部提出了一個新觀點:“隨著噴嘴直徑比值的減少和噴嘴數量的減少,井底淨化能力明顯提高……”。這一觀點立刻被馬老總稱讚為:“這是用心血與汗水、智慧和體力交融而確立的科學結論。”他身體力行,四處推廣,加快了新技術直接與現場實踐結合的速度。
實踐也充分證明:大力推廣高壓噴射新技術、新工藝,不僅提高了鑽速,提高了井身質量,四川局還以噴射鑽井為中心,推動了高效鑽頭的科研與試製以及防斜打直技術等六項新技術的問世,綜合配套運用後,不僅大大豐富了鑽井技術理論,而且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一個觀念的轉變
四川油氣層構造受力強烈,地面構造大都是高陡背斜,地層傾角大,上部地層破碎,裂縫溶洞發育,斷層多,縱向油氣層多(即使潛伏構造也具有類似特徵),無疑給鑽井工程帶來極大的困難。其中,發生頻率高、處理時間長、財物消耗最大的是井噴、井漏和井斜,僅1982年這三項損失的時間就占全年處理複雜情況損失時間的62.8%,水泥、泥漿兩種物資的損耗就達634萬元。這種高投入
低產出甚至是無經濟效益的鑽探,馬老總感到十分痛心,他為自己又立下一道新的科研命題。
1983年初,馬興峙在四川勘探開發技術界再次提出一個讓人瞠目的論點:解決鑽井複雜情況的發生,首先必須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他指出:四川氣田鑽井過程中,糾斜與井噴等複雜情況反覆發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在指導思想上違背了四川油氣的客觀規律,是認識的片面性帶來的惡果。人們過分地看重複雜情況的發生之要素是地質條件所致,忽視了複雜情況的發生和處理中人的主導作用,特別是處理過程中發展到惡化的現狀,加重了人為因素的色彩……其根源在於違背客觀規律,不尊重科學,一味憑老經驗打井。
想打超深井,可那是什麼樣的年代?是“文革”人妖顛倒的日子。馬興峙白天受批判,晚上跑現場。批鬥會一結束,就往資料堆里鑽,冒著風險寫報告,制定技術方案。後來,在軍代表的特殊保護下,馬興峙組織起一批不甘沉寂的石油科技工作者,在地質家們定下的川女基井——新中國的第一口超深井現場,開始了鑽探試驗。
教訓最深的數川西南礦區窩深1井。該井井深3145 m,在沒有準備好鑽井扶正器等必要裝備和工藝的情況下,急忙開了鑽,又不採取積極防斜措施,一個勁往下打,結果井斜急劇增大,後擴、劃眼糾斜,又形成鑽具憋鑽,導致鑽具頓入井底,情況越搞越複雜。處理過程中,職工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議,但又未被採納。結果處理費時、費力、無效果,最後被迫填井側鑽,時間損失了一年多,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科學的東西不可以違背,客觀規律你不尊重它,它就要教訓你。幹啥事離開這兩樣準得吃苦!”對此,馬老總感觸頗深。1983年9月24日,一篇凝聚著馬興峙心血與智慧結晶,指導如何減少和預防鑽井複雜情況的科技論文——《減少和預防四川地區鑽井複雜情況的探討》發表了,人們從中獲取了新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和科學的應對策略。
在一本當年的《鑽井工程記錄本》上,馬興峙寫下這樣一段話:長期以來,把井噴當成一件好事而加以肯定和宣揚,把抓‘氣老虎’當成高壓、大氣井的代名詞,作為追求產量增長的號召,上上下下都形成測試產量越高越好的片面認識。長此以往,必將造成更大的損失,更大的危害。”
據資料載,四川地區從60年代到80年代,先後發生過100多口井的井噴、井噴失控和失控後著火事故。熊熊烈焰燒塌了井架、設備,毀滅了一口口用上千萬元人民幣打成的油氣井,還有無法用價值計算的職工們的心血。同時,沖天的火光也燒灼著馬興峙的心。在與井噴失控、著火事故的長期較量中,馬老總成了名氣很大的滅火專家、搶險英雄。他先後參與過全國有名的各次大型井噴著火事故的搶險指揮,並曾受石油工業部指派,前往阿爾巴尼亞D一34井組織指揮搶險滅火,但久經火場考驗的他,心裡卻自豪不起來。
“威23井井噴著了火。訊息傳來時我正在醫院醫牙,總調值班員把情況告訴了我。一聽說井噴著火了,我急得啥也顧不得,一把撩開醫用白布兜就往礦小車隊跑,上車直奔火場。那時的搶險現場是軍代表組織的,那么大的天然氣著火,他不懂咋辦,扯起喉嚨喊人端水潑。我堅決制止了這種蠻幹,要軍代表讓我來指揮,他猶豫了一陣子,最終同意了。在幾支消防高壓水龍頭的掩護下,我冒著生命危險爬到井口,找出了套管被憋破的要害處,與會戰指揮部領導張文彬、黃凱、張忠良和技術幹部一起,現場確定方案,組織人馬打開放噴管線和藏流管匯,讓井口減壓,然後清障、滅火、更換井口短節,最後取得了成功。雖然當時我思想壓力很大,但心裡一點也沒想到自己,想得最多的還是如何把井噴、井控的事情辦好……”。
從關“牛棚”到重新回到領導崗位,一生剛直而又坎坷的馬興峙沒有去計較個人得失,而是集中精力思考如何扭轉人們對井噴認識問題上的誤差。1983年春天,《平衡鑽井及井控技術》在經歷了許多個不眠之夜,經歷了對上百次井噴失控、著火資料的研究,在總結幾十次大型搶險經驗的基礎上完成了,該項目被國家確定為“六五”科技攻關項目,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繼而又獲國
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並作為石油工業部重點項目推廣。緊接著,由馬興峙參與主編的《井控問題100例》又出版問世。
從“井噴就是成果’’、“井噴就是好事”到“井噴就是事故”,一個觀念的轉變卻要經歷30年漫長的過程,使馬興峙由滿頭青絲熬到了兩鬢花白。但其中蘊育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思維,包括他總結的防治井噴的“十快”動作、“四七”操作要領,以及後來引進國外新科技和新裝備,組織協調國內製造、做好地層壓力預測、採用優質鑽井液、加強油氣顯示監測和中途測試等成功經驗和技術,都為四川,乃至全國油氣田提供了一套優秀的預防和控制井噴、降低事故發生率的技術方案,產生出不可低估的經濟效益。從80年代中期開始,四川已基本控制了重大井噴失控事故的發生。
以後,馬興峙懷著摯愛鑽探、摯愛油氣工業的情感,年年出新招,迎挑戰。他倡議要改革四川地區井身結構和套管程式;發展平衡鑽井技術,加快井控裝置的技術改造,把井漏當成一項重大科研課題來研究,使四川在堵漏工藝技術方面獨樹一幟;對多產層油氣田應從勘探開發的綜合經濟效益考慮問題,對多產層的四川盆地構造,採取從下而上多層立體開採……這些理論的提出,無疑在四川石油科技戰線上颳起了一陣陣科技興氣的強勁之風。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1990年起,四川油氣工業興起的“科技興氣”熱潮,改革與科技作為四川氣田振興發展的兩駕馬車勇往直前,共同拉出了一道亮麗的彩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