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改簡介
公元前 2世紀末,由於羅馬奴隸占有制的發展、土地兼併和連年戰爭,小農紛紛破產,公民兵制的基礎遭到破壞。公元前 111年羅馬與篡奪努米底亞王位的朱古達發生戰爭 。因羅馬軍隊腐敗,指揮無能,以致戰事曠日持久。公元前 107年馬略首任執政官 (前104~前100、前86年,他又 6 次當選執政官),受權征討朱古達,並開始推行軍事改革。他於公元前 105年取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繼而在公元前104~前103年在高盧 (今法國一帶)南部和義大利北部與日耳曼人的金伯爾和條頓諸部落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同時完成了軍事改革。
改革的主要內容有突破按財產資格服役的限制,將徵集公民兵改為募兵制,招收窮苦公民服役 。規定士兵服役期為16年。服役期間由國家供應裝備、給養和支付軍餉。退役士兵由國家分給土地。擴充軍團人數,由4500人增至6000人;實行新編 制,1個軍團包括10個聯隊,1個聯隊下轄3箇中隊,中隊下分2個森圖里亞 (又譯百人隊);採用不同武器、兵種和訓練程度為基礎的戰鬥隊形,以增進作戰的靈活性和指揮效能;增加工兵和機械裝備。加強軍紀和訓練。
馬略的軍事改革對羅馬歷史發展有深遠影響。改革擴大了兵源,增強了軍隊戰鬥力,同時使軍隊性質逐漸發生變化,成為社會、政治鬥爭的重要因素。
蓋烏斯·馬略簡介
蓋烏斯·馬略(Gaius Marius,公元前157-86),古羅馬著名的軍事統帥和政治家。他在羅馬戰敗於日爾曼人的危難之時當選執政官,進行軍事改革、實行募兵制,最終擊敗日耳曼人,但是羅馬社會也因募兵制的實行發生變化。成為職業軍人的士兵越來越依附於將領個人,成為個人的政治資產,最終羅馬逐漸走向獨裁和帝制。前86年,馬略第七次當選為執政官後不久因病去世。
相關資料
馬略改革以前的軍事改革
羅馬在歷史上長期是一個以軍事立國的國家,因此其軍事制度改革也就一直存在於其發展過程中。在羅馬歷史上有三次影響力較大的軍事制度改革,分別是王政時期的塞爾維斯·圖里烏斯改革,共和國時期的馬略改革以及帝國時期的戴克里先改革。這三次改革都對羅馬軍事體系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由於戴克里先改革發生在馬略軍制改革之後,在此就不作闡述了。而馬略的改革實際上就是對塞爾維斯·圖里烏斯改革進行的改良,所以在討論馬略改革前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塞爾維斯·圖里烏斯的改革。
塞爾維斯·圖里烏斯是傳說羅馬王政時期的第六代王,他本身不是羅馬人,而是埃特魯斯坎人,在他即位期間,出於加強王權的考慮,從經濟,政治以及軍事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其中對羅馬發展影響最大的即是按照財產的多寡將羅.馬人劃分成了五個等級:第一等級為10萬阿司;第二等級為7.5萬阿司;第三、四、五等級分別為5萬、2.5萬、1.25萬阿司,財產在此以下即被稱為“無產者”不列級。由這五個等級組成了新的權力機構──百夫長會議以取代此前的按氏族劃分的庫里亞大會,這標誌著羅馬由氏族社會進入了階級社會。相應的,羅馬舊的組織渙散的氏族軍隊也就由新的軍隊所替代,新的羅馬軍隊由五個等級提供相應的百人隊組成,組織嚴密且階級特徵明顯。這就是著名的“民軍制度”。此後數百年間,不論王政時期還是共和國時期,羅馬都一如既往的實行此制度來組建自己的軍隊,直至馬略進行改革。
馬略時期的羅馬軍隊
歷史上的任何一次變革都有促使其發生的因素,所謂“窮則思變”。馬略之所以要對羅馬施行了幾百年的軍事體制進行徹底的變革,這跟當時羅馬和其軍隊的狀況也是息息相關的。在這裡,我們不妨引用科瓦略夫在其《古代羅馬史》里對當時羅馬狀況的一段描述:
“······格拉古兄弟以後的寡頭政體所想的只是如何發財,而它的政策也完全是無原則的。族閥主義、統治集團的狹小的圈子和沒有真正的監督產生了從上到下遍及整個國家機構的可怕的貪污腐化;一切的人,從元老起到最後一個百人團長無一人不貪污受賄。”
“這種可怕的墮落在軍隊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外交是進行得極其軟弱無力和孤立無援的,並且遭到了許多可恥的失敗。軍隊中是一片分崩離析。由於農民的日趨嚴重的無產化,租稅的徵收一年比一年困難了。軍隊經常不足額,而新征的部分就本身的道德政治水平而論也是什麼事也不頂的。紀律敗壞得可怕:戰士大量逃跑、投敵、從事掠奪。軍營中有許多妓女、軍官的奴僕、小商販等等。這種情況會怎樣地影響曾是無敵的羅馬軍隊的戰鬥能力,這是很容易想像的!”
從以上的文字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馬略時代的羅馬軍團已是今非昔比,軍隊腐敗,兵員不足,素質不足嚴重製約了羅馬軍隊的戰鬥力。而軍隊實力的下降進而又妨礙了羅馬對外政策的實施。馬略當選為執政官時正值戰無不勝的羅馬軍團剛敗在了北非小國努米底亞手下。轅門之恥不僅使得羅馬的對外擴張遭受重大挫折,同時還嚴重的損害了共和國的聲譽。如何提高軍隊的實力,重整共和國的雄風成為了擺在馬略面前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馬略改革的原因
民軍制度在由塞爾維斯創立之後,作為共和的傳統一直保存到共和國末期。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這套制度越來越被證實不再適合共和國的需要。為什麼共和的傳統卻不再適合共和國的需要?為什麼馬略要進行改革?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 從民軍制度本身來看,民軍制度從本質上講就是城邦組織的一種公民義務兵制,它的最大特點是國家沒有常備軍隊,只在戰爭時期臨時徵召公民入伍,由於公民在入伍時是自備裝備和必需品,因此國家就不用負擔巨額的軍隊維持費用。塞爾維斯時代的羅馬實際上還只是一個城邦組織。城邦的範圍僅限於城市和它周圍不大的地區,公民數量也相對有限。薄弱的城邦經濟無力負擔一支常備軍隊的巨額開支,不大的勢力範圍也不需要一支常備軍去保護,更重要的是,有限的公民數量不允許一支常備軍的存在,因為這樣會導致大量人口脫離生產造成經濟崩潰。因此民軍制度與羅馬早期的城邦組織是相適應的。
但是當歷史前進到馬略所處的時代,情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羅馬已經從一個弱小的城邦發展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共和國。伴隨著這巨大的改變,民軍制度的弊端也開始漸漸開始暴露出來。此時的羅馬已經控制了整個義大利和一部分地中海地區,廣袤的共和國邊界和富饒的行省需要大量的常駐軍隊來控制和保護的。同時公元前2世紀正值羅馬對外擴張的高峰期,北擊高盧,南平布匿,經常發生且曠日持久,範圍不斷擴大的戰爭己使僅僅依靠從公民中臨時徵召軍隊的做法難以應付。兵源不足的問題也日趨嚴重,由於經濟發展帶來的經濟結構上的變化,在民軍制度中作為軍隊主力的存在的中產階級人數大量減少,同時長期舒適生活所帶來的奢侈和貪婪也腐蝕了羅馬人尚武的心靈。人們不再視在軍隊中服役為一種榮耀,公民漸漸地開始想方設法逃避兵役。以上這一切使得民軍制度作為羅馬的主體軍事制度繼續存在下去顯得日趨的不合時宜。實際上,在馬略改革之前,羅馬的領導人已經意識到了民軍制度的不足並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羅馬行省和附屬王國的居民已經以附屬軍團的身份被大量的徵召進羅馬的軍隊,只是這一做法還沒有從體制上確定下來。同時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進步,軍隊越來越需要長時間的刻苦訓練才能達到適合需要的軍事能力,而由民軍制度組成的軍隊一般是臨時性的,存在時間不長,因此缺乏長時間穩定的軍事訓練,制約了羅馬軍隊軍事能力的提高。
第二 從馬略個人因素方面來看,馬略與其它同時期的政治人物相比,其出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馬略並不是出生於某個羅馬顯赫的家族,而是出生在沃爾斯人居住的山間小鎮阿爾皮努姆的一個貧困的勞動人民家庭。因此他後來所獲得的殊榮和顯赫的地位完全靠的是他自身的奮鬥和其高尚的品德(這一點在他外放為行省長官時體現得尤為清楚)。同時他對當時的羅馬權貴也持敵對的態度,經常對顯貴發表一些攻擊性的講話。以上的一切為馬略贏得了極大的聲名和人民的廣泛支持,而這一點正是其在公元前107年當選為執政官的重要原因。
而元老院對於他的態度顯然是敵對的,只是迫於他的威望,不敢反對他的任何措施。但是對於馬略提出的給軍團增加兵員的決定,元老院卻表現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支持。因為元老院認為民眾對兵役是不感興趣的,同時有多少有財產的家庭的子弟會追隨一個非名門出身的執政官去吃苦打仗,這也是值得懷疑的。公元前107年的政治形勢對於馬略來說是嚴峻的。剛剛在北非遭到慘敗的共和國急切需要他擊敗使羅馬蒙受恥辱的敵人──朱古達,一支重新徵召起來的強大的軍隊是他所必需的。而元老院對於他的“期待”卻又顯得十分可能,馬略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他繼續按照民軍制度徵召軍隊,他只可能有兩種前程:或者是失去作戰的人力資源,或者是失去人民的愛戴。因此他急需一種新的方式來幫他擺脫這場政治危機,改革似乎成為了唯一可行的方法。
馬略改革的影響
兩千多年來,人們對於馬略改革的評價眾說紛紜,但是不管褒貶如何,馬略的改革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羅馬軍隊的戰鬥力卻是不爭的事實。其實軍隊戰鬥力的提高還不是馬略改革帶給羅馬最大的影響。馬略改革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是羅馬軍隊的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軍制度時期的羅馬軍隊由各個階級的羅馬公民組成,他們之間擁有不同的階級利益,這支軍隊的擁有者是共和國,軍人向國家宣誓效忠,公民將服役權作為一種特權看待,軍隊同時也是羅馬勇敢無畏,忠誠正直和富有愛國精神的象徵。而馬略的改革卻將同等的服役權給予每一個自由民,不管他們的貧富狀況。軍隊不再由階級特徵明顯的各個階層公民,而是由清一色的底層階級組成。軍隊也不再向共和國,而是向其領袖科瓦略夫在其《古代羅馬史》中是這樣論述的:“羅馬軍隊從公民的民軍變成了幾乎和羅馬社會的生產階級沒有關係的職業軍隊。這支軍隊有它自己的階級利益,它靠自己的餉銀和一部分的軍事擄獲物過活。勝利的統帥可以把這樣的軍隊隨他帶到什麼地方去。他仰仗著這支力量變成了一支政治力量,而對於這支政治力量,人們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從馬略的改革成長出來的職業軍隊又成為了推翻共和國的工具”。馬略的改革實際上使得軍隊成了個人的軍隊,這從根本上破壞了共和國的體制,為後來的帝國創造了前提,行省的軍人也有了當羅馬皇帝的機會。我相信這一點才是馬略改革對羅馬歷史所起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