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馬爾堡出血熱是由馬爾堡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發熱性疾病,有嚴重的出血表現。它和伊波拉出血熱屬於同一家族,都是高致死性傳染病。 馬爾堡出血熱的潛伏期一般為3到9天。一般認為病毒是透過與染病的人畜緊密接觸,通過體液傳播。日常接觸相信不會傳染。病患者危急時,體內的病毒傳染力最強。所有年齡人群均易感。病發死亡率為25%至100%。
馬爾堡出血熱最先有記載的爆發是在1967年的德國馬爾堡,31人獲病,病症亦因此而以該地命名,之後在法蘭克福及貝爾格勒亦有病例。
病原體
馬爾堡出血熱的病原體是馬爾堡病毒。馬爾堡病毒為典型的絲狀病毒,病毒物質由7種已知蛋白質組成。傳播方式
主要經密切接觸傳播,即接觸病死動物和病人的屍體,以及感染動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等,經黏膜和破損的皮膚傳播。在非洲疫區,因葬禮時接觸病人屍體,曾多次發生本病暴發。通過密切接觸也可以造成醫院感染和實驗室感染。此外,通過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等可造成醫源性傳播。有報導,病人在臨床康復3月內,仍可在精液中檢出馬爾堡病毒,因此,存在性傳播的可能性。通過含本病毒的氣溶膠感染實驗動物也有報導。
發病症狀
馬爾堡出血熱初期的病徵與其他傳染病如瘧疾、傷寒相似,因此有時斷症因難,特別是零星出現時。
馬爾堡的潛服期為3至9天。發病特徵是突然出現的發燒,頭痛,肌肉痛。一星期內,皮膚出現紅疹,然後有嘔吐、胸及腹痛,及腹瀉。之後病者可能出現黃膽,神志不清,肝衰竭,嚴重出血。
患者復原過程十分漫長,並且經常出現陰囊收縮、復發肝炎、脊隨炎、眼睛、耳下腺感染等後遺症。
治療
1、一般支持治療
應臥床休息,就地隔離治療。給高熱量、適量維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2、液體療法
補充足夠的液體和電解質,補液應以等滲液和鹽液為主,常用的有平衡鹽液和葡萄糖鹽水等。以保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3、恢復期病人血清治療
如給早期病人注射恢復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
4、對症和併發症治療
有明顯出血者應輸新鮮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數明顯減少者,應輸血小板;對合併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藥物治療。心功能不全者套用強心藥物;腎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限制入液量,套用利尿劑,保持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必要時採取透析療法;肝功能受損者可給予保肝治療。重症病人可酌情套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流行情況
1975年,一名從辛巴威回到南非的人,感染了另外三名南非人。但該次小規模爆發只引致了一人死亡。之後1980年及1987年在肯亞亦有發現馬爾堡出血病,但亦沒有大規模爆發。之後最大的爆發發生在1998年至2000年的剛果民主共和國,149宗個案中123人死亡。
2012年10月,非洲中部國家烏干達日前宣布該國西南部卡巴萊(Kabale)地區的基圖姆巴(Kitumba)縣出現馬爾堡出血熱(Marburg haemorrhagicfever)疫情,烏干達病毒研究所在檢測的患者血液樣本中發現3例馬爾堡出血熱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