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以昔有馬橋得名。民國初置鎮。1947年為紀念抗日英雄陳士伯,改名士伯鄉。1958年屬湖塘公社,1961年析置馬橋公社。1966年易名紅旗公社,1982年復原名。1983年易為鄉,1988年復置鎮。產稻、油菜籽、蠶繭、生豬、淡水魚等。有紡織、針織、繅絲、機械、服裝、軸承、建材等廠。達澤廟、柏墅廟、伊家橋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商貿興盛。有公路通市區。
2000年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馬橋鎮劃出東長村,東長村劃歸硤石鎮,湖塘鎮撤銷併入馬橋鎮。2003年,馬橋鎮撤鎮改街道,從此併入市區行政版圖,開啟城南新發展。
行政區劃
2003年,設立馬橋街道辦事處:管理範圍為原馬橋區域(先鋒、正陽、新場、馬橋、柏士村;桐溪社區居委會和原湖塘區域(新塘、民勝、利眾村),共8個行政村、1個社區,辦事處定址馬橋路428號。
地理位置
馬橋街道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為2003年11月行政區劃調整後新設立,東連硤石街道,西接斜橋鎮,北毗海洲街道,南鄰丁橋鎮,區域內01省道、新08省道、海寧大道和江南大道圍繞整個行政區域。
街道概況
上世紀80年代,馬橋經編行業開始起步,經過20多年的成長,形成了以經編為主導的產業格局。目前全街道共有500萬以上規模企業108家,其中經編及相關配套企業84家。2003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省經貿委、嘉興市、海寧市命名為“中國經編名鎮”。近年來,馬橋街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全國領先的經編產業生產基地、現代化城市新區和走在全省前列新農村”的總目標,呈現出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生態文明、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街道農業經濟以傳統種植業為基礎,果蔬種植和種畜禽養殖為發展主流。街道種雞、種豬、種羊、種苗、種鱉養殖在浙北地區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隨著效益農業的不斷推進,將基本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生態化、效益化、機械化。先後被授予浙江省經編針織工業專業區、嘉興市十強鄉鎮工業園區、嘉興市重點工業園區、嘉興市十強工業功能區等榮譽。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4億元、財政總收入10.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43元,分別同比增長14.7%、30.7%、24.6%、8.35%。
經濟建設
海寧中國經編針織科技工業園是馬橋的驕傲。經編園區始建於1999年,總開發面積3.2平方公里。至2005年7月,共擁有入園企業150多家,投產企業130多家,海寧市10家大型經編企業有6家入園。區內有省批股份制企業3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家。園區還是省計委批准的省級特色工業園區、省重點工程項目,園區150多家企業總投資超20億元,園區的高檔經編設備達480台套,占全國的四分之三左右,產業用布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其中海利得、錦達和吉恩仕等3家企業投資額均超億元,另有投資額超5000萬的企業15家。與國內著名紡織院校合作建辦的經編技術中心和培訓中心,為企業技術開發提供技術保障。投資700多萬元的紡織工業經編產品檢測中心和紡織工業(華東)家用紡織品檢測中心將為區內產品提供質量保障。註冊開通的“中國經編信息網”、“海寧中國經編園網”和“中國產業用布網”為企業提供信息保障。2017年實現生產總值74.4億元,同比增長14.7%,人均生產總值突破3.87萬美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0.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43元,分別同比增長30.7%、24.6%、8.35%。
農業發展
堅持統籌發展,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農業逐步形成四大特色——日本鱉養殖全國領先,水貂養殖全省領先,蔬菜園區規模嘉興領先,休閒觀光農業建設海寧領先。全面實施新農村建設大拆遷,並成功建成省級小康示範村1個,市級整治村7個。大力推進民生實事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治安技防“天網”工程,實施鎮級道路亮化工程;建成集食、宿、娛於一體的和諧新村,形成浙北最大的外來務工者聚集生活區和戰時人員應急疏散基地。農業穩定發展。圍繞打造“中心城市後花園”的目標,科學編制並實施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和特色農產品加工功能區,支持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業、觀光農業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高質果蔬、特種水產、高檔花卉等觀賞農業,逐步形成依託城市、服務城市的現代農業產業新格局。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有效途徑,扶持農業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產業化扶持政策是實現馬橋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助推器。2011年度馬橋街道農業產業化扶持政策擬安排財政扶持資金200萬元,著力扶持具有引領作用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合作社或目前規模尚小但有發展前景、且能帶動農民致富的農業企業及合作社;並將優先向使農村污染物減排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和科技含量高、具有市內領先水平且帶動農民增收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傾斜。
未來規劃
海寧市委十四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後,馬橋街道提出,要找準定位,立足實際,統籌推進,以擴大投入為抓手,深入推進品質生活建設。其中,圍繞“融入城區”目標,街道完成《海寧市馬橋街道集鎮核心區概念規劃》,高標準建設城南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