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馬小弟,又名馬伯良、馬金根。上海人。12歲開始作臨時工,經常失業。民國27年(1938年)進英商馬勒船廠,在中共地下黨員毛良的啟發教育下,積極投入抗日救亡活動,以結拜“九兄弟”、“弟兄會”等形式,團結工人民眾,發動抗徵兵、抗拉夫等鬥爭。在這基礎上,成立廠工會,辦起了工人食堂和工人消費合作社等集體福利,因此在工人民眾中享有較高的威信。民國2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因他家在廠附近農村,地辟人稀,便成為地下黨向各船廠工人民眾進行抗日救國活動的場所。民國3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馬勒船廠被日軍占領,他轉到日商第三機械製作所做工,不久就培養發展了一批能聯繫民眾、敢於鬥爭的積極分子。針對侵華日軍製造柴油機供應海軍小快艇和製造迫擊炮彈屠殺我軍民的陰謀,他組織發動各種罷工、怠工和在生產中採取以次充好或暗中放進雜物等辦法,進行鬥爭。民國34年抗戰勝利時,他組織多名工人糾察隊員,集體住進工廠,並將這一行動在各行業工人代表中推廣,在二三天內,滬東區就有120多個工人代表聯合起來,組成49廠聯合工會。民國35年1月,他組織發動滬東區1萬多失業工人,衝破軍警包圍,到市府請願。由此引起敵人的注意,黨組織決定讓他負責黨內組織工作。他先後任中共滬東重工業委員會委員、中共上海市機器業委員會委員等職。他在籌建四區機器業工會、組織參加民國35年6月23日的“反內戰、爭和平”大遊行以及反對凍結生活指數、組織“申九慘案”控訴會等鬥爭中,做了大量工作。
主要成就
國民黨曾幾次想抓他,由於工人民眾的掩護和報信,未能得逞。民國37年赴香港參加中共上海局舉辦的政策學習,後轉入解放區隨軍南下。當時他家有6個幼小的孩子,經濟極為困難,馬勒船廠的工友們自願募捐,每月發工資時及時送往他家,直到上海解放。上海解放後,曾任市工會聯合會副主席、上海煉油廠廠長、滬東造船廠廠長、西安408廠廠長等職。“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於1967年3月,含冤在西安逝世。1978年12月,平反昭雪,在上海龍華革命公墓大廳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