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由來
明朝中期永樂年間,由雲南遷至即墨金家嶺,清朝順治年間馬氏兄弟四人永立、永樂、永山、永祿由金家嶺遷來建村,以姓氏取名。
政區人口
該村1959年修建挪城水庫占地1300畝,耕地面積約1320畝,2005年有居民385戶。
經濟狀況
該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多元化經濟發展模式。截止到2005年,擁有多家私營企業,其中有青島如心意針織有限公司,奶牛、養豬、養雞等養殖戶20餘家,加工鞋幫等80餘家。2005年人均收入4500元,全村經濟總收入530萬元。
社會事業
2004年到2005年,村莊投入資金20餘萬元,修理街邊排水溝總長2400餘米,建垃圾池12個,集市場一個,居民戶戶用上自來水。截止到2005年,該村80%村民擁有彩電、冰櫃等家用電器,有線電視入戶60%,機車成為青年人的代步工具。電話、手機等通訊工具基本普及。該村認真做好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工作,廣泛宣傳全民投保,參保率達95%。
黨政工作
一是擁有一支堅強團結的領導班子。堅強團結的領導班子,是幹事業、謀發展的的前提。班子是旗幟,是導向,是風標。在街道辦事處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馬家屯村建立了一支堅強團結的村“兩委”班子。“兩委”班子成員思想統一、目標明確、在重大問題上始終與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保持一致。早在3年前,以劉福洲為村支部書記的新“兩委”班子成立以來,堅持以“服務村民,取信村民,為村民謀福利,辦實事”為工作方針,以 “公開、公正、透明”為原則。所謂公開就是村務公開、賬目公開,所有村務發生的費用必須經村民理財小組討論通過;所謂公正就是處理問題一碗水端平,不搞小團體,不任人唯親;所謂透明就是所有村集體財產處理都通過招標的形式,從而使村民明白放心。村支部民主生活會以討論實際遇到的問題為主,通過民主議政,達到討論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由於村“兩委”做得正,凝聚力強,確實為民眾著想,在民眾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在2009年年初換屆選舉中,原村“兩委”成員都以高票當選。
二是積極發揮正面的引導作用。輿論的導向作用很關鍵,這涉及到向哪個方向走的問題,導得好可以對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導得不好會給工作增加難度。馬家屯村“兩委”以身作則,積極發揮正面引導作用。幾年前,馬家屯村因為土地徵用和村務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致使村民心理失衡多有怨言,矛盾激化情況時有發生,成為遠近聞名的“上訪村”。由於政策上的原因,致使幾年前征地所得的勞力安置費比現在少得多,部分村民心裡很不平衡。100多名村民請律師進行訴訟,但因不符合國家政策,沒有法律依據,最終讓村民損失了近百萬元的訴訟費。“兩委”班子成員先是摸清情況,了解政策。對村民進行引導教育,給村民講清這是由於政策調整所引起的,不是人為因素,通過深入細緻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使村民最終放棄了訴訟要求。村“兩委”以此事為例,對村民進行普法教育,引導村民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三是工作認真細緻。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古今事業,必成於實。只有替村民考慮周全,在推進工作中才不會遇到麻煩。開元集團三期建設徵用馬家屯村土地時涉及到村里600多個墳墓。為完成黨工委、管委會的安排部署,在對涉及到的村民進行思想工作的同時,對遷墳一事做了大量認真細緻的工作,儘量使村民滿意。在選址時,選擇了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遵化作為新址,使村民感到非常滿意。在遷墳過程中,村“兩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儘量把工作做得認真細緻。比如遵從村民意願,白天不能遷墳,就晚上遷。為尊重村民“一個蘿蔔一個坑”的風俗習俗,準備了大量蘿蔔。村“兩委”僅用三天就把600多個墳墓遷到遵化新址。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任務,達到了讓管委會領導和村民都滿意的效果。
四是講政宣策到位。政策宣講既要及時,更要果斷。在大是大非面前,就要有一股凜然正氣。村民聽到關於馬家屯村平改的訊息後,部分人開始運料施工,準備建房,想在分房時多分到一些居住面積。村“兩委”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要求村民代表分頭做思想工作,宣講政策。這股歪風一定得剎下去,否則起了連鎖反應那後果將不堪構想。馬家屯村書記劉福洲、村主任胡文平明確地提出:“誰突擊建房,不但得不到預想的利益,而且連自己買材料及施工的費用都得搭進去,想藉此機會大撈一把,門都沒有”。看到村“兩委”的態度這么果斷堅決,想投機取巧的人開始罷手了。
五是關心民眾生活。關心民眾生活,踏踏實實為民眾辦實事,是村“兩委”讓民眾信服的首要條件,也是村“兩委”樹立自身威信的主要方式。本村尿毒症患者王利明為冶金礦山下崗職工,因患上尿毒症花去了家裡所有積蓄,還欠了不少債,導致家庭生活很困難。村“兩委”班子成員把王利明的事始終掛在心上,逢年過節發補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最近又為他申請了高新區唯一的大病救助基金1萬元,並為他的妻子在村委會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王利明是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金凱的幫扶對象,每到逢年過節王主任都要去看望他,並送去慰問金,幫助他解決實際困難。馬家屯市場開辦多年,由於土地手續一直辦不下來,村民為此顧慮重重,為解決這一問題,村“兩委”多次向管委會反映,在主要領導的親自過問下,拖了9年的土地證終於辦了下來,這給村民吃了顆定心丸。目前,馬家屯村民在市場進行經營的有500人左右。為扶持村民就業,在市場內從事經營的村民免收一切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