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掉
馬家大院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古樸莊重:四合相連 的兩層木樓、雕花的木格門窗、印痕累累的青石板天井、詩詞楹聯。這些,構就了馬家大院獨特的歷史和人文氣息。馬家大院現在的主人(產權)是雲南金沙房地產公司,它對外的“名分”是“金蘭茶苑”,也是 由該公司操作經營。記者在這裡看到,樓上樓下44間房分別設立包間和茶室等,不少屋子裡配設了書法繪畫作品。“金蘭茶苑”的經理沈曉虎從經營者的角度就過去和現在的馬家大院作了一番敘述:1994年是昆明市拆舊建新的一個時期。當時,金沙房地產公司認為馬家大院位居鬧市,是一塊極具開發價值的寶地,遂決定買下馬家大院。1995年,金沙公司從馬家後人手中買斷了馬家大院的房屋產權。此時,馬家大院的生存面臨了一次非常重大的危機:金沙公司按原來購馬家大院的構想,申報昆明市有關部門,要求拆除馬家大院,在原址建一幢樓。所幸,這個報告最終未被批准。沈經理說:既不能拆,作為一個房地產企業,也不能讓其閒置,金沙公司在經過不少修繕工作之後,於1998年10月開設了“金蘭茶苑”。說起這些,沈經理也有些無奈。他說,他們也知道這大院非同一般,有著特殊的價值,但企業不是文物管理單位,目前開這個茶苑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目前的態度是在經營“金蘭茶苑”的同時儘量保護好這裡,不會對它的結構做任何改動。
景點描述
正定縣城中心的馬家大院是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典型的四合院 式民居,建於清末民初,原由五進四合院組成,現僅存中間三個院落。其建築布局嚴謹,做工考究,在結構、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點,對北方民居建築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保存至今的諸多古建築中,除聲名顯赫的宗教建築、儒學建築和名人故居外,尚有一處保存較完好的典型四合院式民居,這就是位於正定縣城中心的馬家大院(圖一)。
經走訪馬氏家族第十七代馬知輝得知,據《馬氏族譜》(已在“文革”中遺失)的記載,正定馬氏乃東漢名將馬援之後裔,明代自山西洪洞縣遷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務農經商為業,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戶。馬氏歷代居住於正定城中心四牌坊一帶,自十二世祖文魁後分為三院:十三世祖廷翊為南院,十三世祖廷臣為北院,十三世祖廷柱為西院。馬氏第十五代子孫馬兆霖,字徵三,因嗜好習武,人稱“武秀才”。他繼承父輩家產,先後購置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這些房屋集中在正定城內最繁華的大十字街東、南兩側。
正定城在歷史上即為商貿重鎮,明清時期建成了以大十字街為中心的商業區,街旁店鋪均為磚木結構,為全敞開式板打門的平房或瓦房,前出廊,廊下施鼓鏡特高的柱礎,各家相連,在街道兩旁形成長長的走廊。1933年梁思成先生來正定考察古建築時,對此也給予了關注。這些店鋪後面一般是與門市同寬的幾進四合院,其中不少保存到了上世紀60年代。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這些具有正定特點的建築大都被拆除改建,現存較完整者僅有位於路北的這處由馬兆霖建造的馬家大院,為清末民初建築,1982年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組成
馬家大院原由五進四合院組成。前院有倒座五間,其中東頭一間為大門,倒座之後的西邊為廂房。第二進院前正中為垂花門,院內有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正房兩邊有側門與後院相通。第三進院有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西側有二層樓一座。第四進院有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西側有西學一座。第五進院正房為倉庫,西廂房為車馬庫,東側為廁所。
現前、後兩院已不存。所存的中間三進四合院,其建築皆為單檐硬山式灰瓦布頂,南北縱深布置,總長70.5米,東、西寬13.65米。第一進院正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通面闊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8米。梁架結構為六檁前出廊式,脊、金、廊部檁下僅施狹窄的墊板一塊,檐部檁下墊板分上、下兩段,上為通長的墊板,板下以荷葉墩支承,抱頭梁的做法較為少見。柱下柱頂石形式不一,廊部則為覆蓮式。正房裝修明間為六抹扇門四扇置於檐部,兩次間檐部均為支摘窗。
從東稍間穿過可到達二進院。二進院清淨優雅,正房面闊五間,通面闊13.44米,進深二間,通進深6.53米。梁架結構為六檁前出廊式,和第一進院相同。兩山樑頭完整,明、次間梁頭作齊頭,為不規則六角形。兩次間坎牆,正中有磚雕神龕。裝修採用明間施六抹方格扇門四扇,次間設方格支摘窗。檐下柱頂石有圓鼓式和荷葉墩式兩種,荷葉墩雕刻較精美,葉邊上卷,葉脈突起,為寫實手法的民間工藝。前後檐柱的八個柱頂石做法更為複雜。一般寺廟和民居中的柱頂石普遍為覆盆式、鼓鏡式或圓鼓式,複雜的有仰覆蓮雕飾,而馬家大院柱下所用柱頂石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為普通圓鼓形,下半部分為八角形。圓鼓形上為常見的普通浮雕,八角形座四周卻有較為複雜的雕飾,內容為“博古圖”和“佛八寶”圖案(圖二)。“博古圖”構圖均衡典雅,生活氣息濃郁。“佛八寶”又稱“八吉祥”,屬宗教圖案,由於民間信奉者很多,有些民宅也採用這類紋飾,但是在現存古代民居中較為少見。此柱頂石的雕刻線條流暢,質感較強,做工精細,紋飾內容豐實,在如此小的柱頂石下半部能夠把“佛八寶”和“博古圖”的內容表現得淋漓盡致,實為少見。這些非凡的裝飾造型為普通的民居建築構件增添了藝術魅力。
第三進院正房坐北向南,面闊五間,通面闊13.5米,進深二間,通進深8.8米。梁架為六檁前出廊式,柱下柱頂石均為圓鼓式。裝修明間為六抹扇門四扇置於檐(下轉57頁)(上接48頁)部,次間檐部為支摘窗(現正房瓦頂檐部坍塌,門窗殘破不堪,內部屋頂已改為現代白灰屋頂)。東、西廂房均為面闊三間,通面闊9.86米,進深二間,通進深5.1米。梁架為六檁前出廊式,裝修明間為六抹扇門四扇置於檐部,次間均為支摘窗。東廂房屋頂大部坍塌,門窗裝修殘破嚴重。東、西廂房柱下柱頂石均為鼓鏡式。
據了解,馬家大院系當年其主人馬兆霖請山西五台縣的工人設計施工建造的,故在結構、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點。現存馬家大院的規模不算大,但布局嚴謹,做工考究,作為正定城內僅存的一處典型的四合院式民居,不僅在有“古建築博物館”美譽的正定古城建築發展序列中占有一席之地,對研究北方民居建築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