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基·麥基迪

馬基·麥基迪

馬基·麥基迪,男,伊朗,麥吉迪出生於德黑蘭,他14歲起即在業餘劇團中表演,後進入電影界在著名導演莫森·馬克馬巴夫的影片中演出。1991年開拍第一部劇情片《手足情深》(Baduk),首度獲選1992年坎城影展導演雙周放映。

馬基·麥基迪 馬基·麥基迪

姓名:馬基·麥吉迪
原名:馬基·麥吉迪
英文名:Majid Majidi
籍貫:伊朗
性別:男
生日:1959年
出生地:德黑蘭

明星簡介

最近幾年伊朗電影在國際影壇可謂風光無限,阿巴斯自然已經列入了大師之列,賈法·潘那西薩米拉·馬克馬巴夫等新一代電影人也不斷受到矚目。而馬基·麥吉迪亦屬後起之秀。

麥吉迪出生於德黑蘭,他14歲起即在業餘劇團中表演,後進入電影界在著名導演莫森·馬克馬巴夫的影片中演出。1991年開拍第一部劇情片《手足情深》(Baduk),首度獲選1992年坎城影展導演雙周放映。

1996年他執導的《父親》一片在若干影展上獲獎,而《天堂的孩子》一片不僅橫掃伊朗票房和眾多電影節,更是代表伊朗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部圍繞一雙鞋子展開故事,著墨於兄妹情深,從情節到畫面都異常乾淨純樸,與孩子們單純的世界相配合,平靜中洋溢著一股淡淡的溫暖引發人來自內心深處的感動,洋溢著渾然天成的童真童趣,情節看似鬆散平淡,實則緊湊,其中也有跌宕起伏,小小的懸念扣人心弦,充滿了張力。儘管影片最終在競爭中惜敗於《美麗人生》,但足以使麥吉迪成為伊朗的民族英雄

1999年麥吉迪帶著他的《天堂的顏色》再次在蒙特婁電影節上奪取大獎。較之前部作品樸實無華的影像,這部影片畫面之多姿多彩令人難忘。麥吉迪再度將焦點對準兒童,細膩地刻畫了盲童的真誠執著和一片天真,及他豐富的內心世界,藉著他與父親之間“遺棄和救贖"的關係,發展出感人肺腑的情節。

伊朗電影由於其特殊的電影機制,產生了許多以兒童為主角的影片。馬基·麥吉迪則似乎尤其偏愛,亦十分擅長於這種題材。他的多部作品均透過孩子們純真的眼光看世界,經常以家庭為背景,通過簡單的劇情探討親情、血緣關係的溫暖與沉重。“我對兒童世界特別感興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泉源,我也經歷過‘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攝兒童電影你不用墨守成規,可以渾灑自如。純真是兒童世界中最令人折服的。"

較之其他伊朗導演,麥吉迪似乎受好萊塢的影響頗深。他的影片中多有好萊塢情節劇的痕跡,而且他相當會煽情和製造戲劇性的高潮,他甚至被稱為“伊朗的史匹柏"。《天堂的顏色》算是個極至,其煽情力度以及格外精美詩意的畫面多少都有過火之嫌。他自己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他將以情動人視為目標。

今年阿富汗乃國際政治局勢的焦點,而伊朗電影界也不失時機地將攝影機對準了這片苦難深重的土地,共有三部影片涉及阿富汗問題,它們亦是今年在世界影壇最受關注的西亞電影。而在剛剛結束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選送中,麥吉迪的這部作品戰勝了莫森·馬克馬巴夫《坎大哈》,代表伊朗加入角逐中。

成長經歷

馬基.麥吉迪1959年生於德黑蘭,青少年時期就對演戲深感興趣,常參與許多電影的演出

星路歷程

1991年開拍第一部劇情片《Baduk》(手足情深),首度獲選1992年嘎納影展導演雙周放映;1995年開拍第二部劇情片《The Father》,先後獲得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北美洲聖保羅影展突尼西亞影展等重要獎項;最富藝術成就的是《天堂的孩子》,不僅在伊朗本土影展囊括了3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票房也橫掃千軍;進軍蒙特婁國際影展也獲得三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觀眾票選 最佳影片。更令人振奮的是它代表伊朗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或許是政治因素而敗北,但"雖敗猶榮"。 正因為他取得了矚目的成就,馬基.麥吉迪在伊朗被稱為第三代電影代表人物 (阿巴斯是第二代) 。
馬基麥吉迪是伊朗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1998年,他先是以【天堂的孩子】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美國並獲得近百萬美金的票房(創下伊朗電影票房紀錄),接著又以【天堂的顏色】在美拿下更驚人的一百七十萬票房(僅三十家戲院不到),成為既是得獎常勝軍,又是超級票房保證的伊朗之光。
馬基·麥吉迪與其它伊朗導演的作品最不同之處,就是他獨鍾以家庭為背景的故事,喜愛探討親情、血緣關係中的那份沉重與甜美。在進入影壇十多年後,前伊朗文化部長哈塔米當上總統,積極推動電影事業的振興,1992年馬基迪終於得以執導他的第一部作品【手足情深】Baduk。 而1999,馬基迪對親情的探討,又從手足之情轉向父子關係,以一個盲童的暑期生活,看親情中充滿矛頓的愛與怨、寄託與負擔。

影視作品

《Baduk》(手足情深)

馬基·麥基迪馬基·麥基迪

伊朗1992年兒童片,法國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提名金攝影機獎,第10屆德黑蘭Fajr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劇本獎,第16屆蒙特婁影展、第5屆東京影展觀摩作品。
簡介:在伊朗東南及巴基斯坦邊界地區,"BUDAKS"是對長途跋涉到邊界去攜帶物品走私販賣,以微薄的收入過生活的大人小孩通稱。父親在沙漠中掘井想找水源,卻不小心因坑洞蹋陷而被活埋身亡,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兒女,這對兄妹被奴販子誘拐而離開村莊,哥哥被賣給了走私販,妹妹則被帶往巴基斯坦,與家人失去聯絡。哥哥和其他少年常去巴基斯坦走物品回來銷售,因而和一位巴基斯坦當地的男孩成為好朋友,也藉由他的幫助,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找回了離散多年的

《天堂的孩子》

馬基·麥基迪馬基·麥基迪

簡介:在1840年代的巴黎一條叫作“犯罪大道”的地方,脫衣舞女郎嘉杭絲一次被誤為扒手,啞劇演員巴普提斯特為她解了圍。他們二人都有情人,但是他們還是相愛著。五年後他們在巴黎再次相見,此時他們都已成名,且各自有了自已的歸宿,但巴普提斯特還是舊情難忘,於是去找她,遂二人共渡一宵。早上巴…

《天堂的顏色》

馬基·麥基迪馬基·麥基迪

就讀於盲人學校的男童墨曼,滿心期待父親來帶他回家度暑假。然而父親卻很想擺脫瞎眼的兒子,然後自己再追求第二春。父親免為其難把墨曼帶回偏遠的故鄉,正常的鄉村國小讓他這個盲童去上課讓他高興半天。然而父親找到了一名瞎眼木匠將墨曼收為學徒。此事令奶奶傷心失望而出走,雖被父親帶回,卻已感染風寒而一病不起。本來已答應婚嫁的女家以“婚事不吉利”為由退回嫁妝,令父親失聲痛哭。最後,父親決定到木匠處領回墨曼,途中卻遇急流將木橋沖斷……

《巴倫》

馬基·麥基迪馬基·麥基迪

1989年,蘇聯撤離阿富汗,這個國家立刻陷入混亂的內戰中。數百萬計的難民湧入周邊國家,其中僅伊朗就接納了140多萬。年輕一代的阿富汗難民出生在伊朗,故鄉對於他們僅僅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名字。他們在貧窮中掙扎,大多數只能為低廉的工資從事最艱苦的工作——如建築業。這部影片就發生在德黑蘭北部的一座建築工地上。\n工頭梅馬僱傭的阿富汗工人納賈夫摔斷了腿,作為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他的受傷無疑使家庭陷入了困境中。梅馬同意讓他的大兒子萊麥特接替他的職位,這個瘦弱的青年勇敢地挑起了重擔。但不久梅馬就發現這個男孩實在不適合乾扛水泥的體力活,當他看到男孩細心地布置餐桌時,他決定讓萊麥特代替自己的侄子拉提夫負責工隊...

榮譽獎項

1991年開拍第一部劇情片《Baduk》(手足情深),首度獲選1992年坎城影展導演雙周放映;1995年開拍第二部劇情片《The Father》,先後獲得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北美洲聖保羅影展、突尼西亞影展等重要獎項;最富藝術成就的是《天堂的孩子》(小鞋子),不僅在伊朗本土影展囊括了3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票房也橫掃千軍;進軍蒙特婁國際影展也獲得三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觀眾票選 最佳影片。更令人振奮的是它代表伊朗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或許是政治因素而敗北,但“雖敗猶榮”。正因為他取得了矚目的成就,馬基·麥基迪在伊朗被稱為第三代電影代表人物 (阿巴斯是第二代) 。

影響及評價

馬基.麥迪吉與其他導演的不同之處,就是他獨特的以家庭為背景的故事,喜愛探討親情、血緣關係中的那一份沉重與甜美。在進入影壇數十年中,他把自己的滿腔熱情傾注在兒童電影上。

“我對兒童世界特別感興趣,我的童年也是我思路的泉源,我也經歷過"天堂的孩子"的童年,拍攝兒童電影你不用墨守成規,可以渾灑自如。"純真"是兒童世界中最令人折服的。”

早期他對拍攝兒童電影並沒有興趣,由於受僱於"青少年天資發協會",在他們的要求下去拍攝兒童電影,一拍之下才知道兒童的魅力,並且深深地了解到他們的觀點比成人要有趣得多,這就是馬基.麥迪吉痴迷兒童電影的根本原因。

“我常常覺得為什麼伊朗大多數的導演都在拍兒童電影?”馬基.麥迪吉認為,在伊朗電影中的兒童不僅僅是兒童,他們想去了解世界上正發生什麼事情,最好的兒童電影就是要表達他們所要傳達的人生真諦。 而且拍兒童電影有個好處,不需顧慮檢查的問題,政治的問題,再者,成人一直比較感情用事及精神易受創,會眷戀過去,但從兒童身上,你只會發現希望及對生命的熱誠,伊朗電影常涉及生命的光芒進而受到世界 的肯定,主要就是這些兒童的參與。 在每個社會,都有富、貧的問題,尤其在伊朗這個問題非常凸顯,所以馬基.麥迪吉覺得唯有靠藝術去探討才能激發當局者的省思。當然,有人批評他在影片中所表現出的貧窮程度令人置疑,怎么可能有家庭窮得連一雙鞋子都買不起?他們的疑點沒有錯,但在影片中(天堂的孩子)所探討的貧窮是從孩童的看法為出發點,是這兩位兄妹認為他們的父母無力替他們購買新鞋,這種純真的想法成年人是不容置疑的,鞋子弄掉了,對孩童來說是一種悲劇。

“雖然孩童很容易親近,但真正要了解並與他們打成一片並不容易,但我卻借著兒童而更能了解到成人世界,並能進一步與他們溝通。”從影數十載,馬基.麥迪吉一直堅持著這樣的信念。 目前,伊朗兒童電影正在形成一種藝術力量,與亞洲、西歐、東歐、美洲的所有“真誠電影”一起,形成了一種比好萊塢電影更人性、更關懷、更豐富的世界性的藝術電影思潮,而且正在征服越來越多的真正熱愛電影如同熱愛人生一樣的人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