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563畝(田1308,地2255畝),人均耕地2.1畝,主要種植稻穀等作物;擁有林地2085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40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畝,主要種植草果、八角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037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全村有264戶通自來水,有103戶飲用井水,有6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9%);有40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4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8戶(分別占總數的21%和17%);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全村擁有機車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08畝,有效灌溉率為37%。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7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9.6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0.31萬元,占總收入的25.77%;畜牧業收入258.22萬元,占總收入的69.39%(年內出欄肉豬1340頭,肉牛11頭,肉羊46頭);林業收入12.96萬元,占總收入的4.29%;第二、三產業收入8.2萬元,占總收入的1.95%;農民人均純收入1885元,農民收入以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1人(占勞動力的3.6%),在雲南省內務工4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主要銷售往屏邊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34.5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9.39%;該村發展草果、八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 ,該村有農戶417戶,共有鄉村人口1631人,其中男性821人,女性810人;其中農業人口1631人,勞動力1140人;該村以苗、彝族為主(是苗、彝、漢族混居地),其中苗族1348人,彝族230人,其他民族5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8.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人畜混居的農戶401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960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35人,距離新現鄉中學28.1公里;到2010年底 ,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78人,其中小學生129人,中學生49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1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3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有固定資產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到2010年底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8人,少數民族黨員27人,其中男黨員23人、女黨員5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卡里碑、法咪、冬瓜林、瑤人山、烏打白、石碑沖、營盤、白竹箐、馬卡、大馬卡衣、小馬卡衣、老座基12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2個,共有團員20人。
人文地理
該村以苗、彝族為主;苗族來自貴州省,清代中葉遷入屏邊;苗族人民十分勤勞,男女老少雞鳴即起;且團結互助,能歌善舞;主要節日為每年農曆正月初二至初六舉辦的“花山節”,屆時將舉行隆重的“鬥牛、鬥雞、斗鳥、賽馬、耍刀、爬花桿”等活動。
彝族是在屏邊居住最早的民族,勤勞是本民族的最高美德,最忌諱“懶”字;彝族人民很講究文明禮貌,能歌善舞且性格豪爽,主要節日為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辦的“火把節”。
新農村建設
2009-2010年期間,按照省、州、縣、鄉黨委、政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關檔案精神,該村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紮實有效地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主要為:
1、加強領導,成立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2、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培植產業,促進生產發展,改善人民生活;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
5、整治農村衛生,改善人居環境;
6、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系列創評活動,扭轉農村不良風氣;
7、建立健全各項村規民約,實行民主化管理。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文明村建設、公路設施差、村辦公樓及村國小修建、電網改造等;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為思路,以“三農”和基礎設施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