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港區代表、民建聯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馬力先生因患結腸癌,經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等醫療單位全力醫治無效,於2007年8月8日下午二時逝世,享年55歲。
馬力原籍福建廈門,1952年2月23日出生於廣州。1962年隨家長到香港定居,就讀於香港培僑中學,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
1972年至1974年在香港新僑中學任教;
1979年至1980年在香港中國語文學會任兼職秘書;
1981年至1982年在義大利商業銀行北京辦事處任主任助理;
1982年至1985年在嘉諾撒聖方濟各中學任教;
1985年至1990年在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任副秘書長;
1991年起任香港商報總編輯、副社長。
曾獲授太平紳士;2005年獲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
馬力在1992年參與籌組成立民建聯後,積極參與香港的政治發展。2003年獲選為民建聯主席,他為推動民建聯參與香港建制,建立與特區政府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推動民建聯發展成為一個跨階層認受性的政黨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他的帶領下,民建聯按照「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要求,會員數量迅速增長,會員質素不斷提升,成為香港社會有較強影響力的政黨。
馬力一生堅持愛國愛港立場,全身心投入「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為香港順利回歸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貢獻了畢生力量。在香港回歸祖國的過渡期,他積極參與特別行政區的籌備工作,為香港平穩過渡、順利回歸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作為國務院港澳辦及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香港事務顧問、第一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推選委員會成員、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第三屆立法會議員,他以主人翁的姿態,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參與香港各項社會政治事務。特別是在2004年立法會選舉前證實患上結腸癌,在廣州進行手術後不到一個月,就出來會見選民,投入競選工作,其工作熱忱贏得了市民的支援和信任,結果成功當選。香港回歸祖國十年來,他堅決支持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方針政策,積極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對促進香港與內地交流以及發展本港經濟,改善民生提出許多有益建議,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作了大量的工作。
馬力有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多年來在香港中英文報章發表了大量論政文章,甚受各方重視。馬力積極為內地發展建言獻策。1982年至1998年擔任福建省政協委員,1998年至今擔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港區代表。他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為促進香港與內地的緊密聯繫和解決港人關於內地事務的投訴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當選立法會議員後,他不顧自己身體患重病,以及醫生的一再勸告,仍積極投入議會工作,經常深入基層了解市民訴求,為市民解決實際問題,真心實意地為市民謀福祉。他表現了對國家、對香港、對市民高度負責的精神。
馬力為人正直,謙遜有禮,平易近人,公道正派,他注意傾聽不同意見,善於團結同事一道工作。他尊重人才,關心、愛護身邊工作人員,贏得了一起工作同事的尊敬和愛戴。
馬力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每一個腳步都與國家、香港的利益緊密相連。他病重期間,十分頑強地同病魔作鬥爭,十分牽掛民建聯的發展,十分牽掛他一直服務的香港市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