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韋特海默

馬克斯·韋特海默

馬克斯·韋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年4月15日~1943年10月12日)是德國心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之一。他出生於奧匈帝國時期的布拉格,去世於美國紐約州新羅謝爾。他早期學習法律和哲學,後轉學心理學,在屈爾佩的指導下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然後長期執教並從事心理研究。1933年移居美國,受聘於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 韋特海默一生著述不多,但他對格式塔心理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他主張從直觀上把握心理現象,並把整體結構的動態屬性看作是心理學的本質,認為應從整體到部分地理解心理現象。他還研究了神經活動和知覺的關係、知覺和思維。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80年4月15日,馬科斯·韋特海默出生於奧匈帝國時的布拉格。他的父親威廉·韋特海默曾主管一所私立商學院多年,母親羅莎·韋特海默是一個很有造詣的業餘小提琴手。馬科斯·韋特海默5歲開始在一個天主教會初等文法學校接受教育,10歲時從該校畢業,進入諾伊施泰特高中學習。在此期間,韋特海默開始對哲學產生興趣。

高校學習

1898年高中畢業後他進入布拉格的查爾斯大學讀法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厄棱費爾的教學給威特海默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在這裡他還學習了其他課程,如哲學、音樂、生理學和心理學。1902年,他轉學到柏林大學學習哲學和心理學。在他幾位聲名顯赫的老師里就有著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卡爾·斯圖姆夫。1904年他又轉學到符茲堡大學,並於同年在著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屈爾佩的指導下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畢業論文是關於用辭彙聯想進行犯罪測定。

創立學派

在畢業以後的前六年里,韋特海默在維也納、柏林、符茲堡和布拉格的一些心理和生理機構工作,繼續研究詞語聯想,以及用實驗心理學方法對失語症進行臨床研究。1910年夏天,韋特海默特在去度假的列車上突然對似動現象的知覺問題產生了一些頓悟,於是在中途下車,買了一個玩具動景器,在他的旅館房間裡開始做知覺實驗。同年秋他到法蘭克福學院(後來的法蘭克福大學)舒曼的心理研究所工作。在這裡,他和苛勒、考夫卡一起討論出,制定了後來的格式塔心理學的主要綱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軍隊進行聲源檢聽的設計研究,1922年進入柏林大學。1929年,韋特海默擔任法蘭克福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移居美國

1933年初,由於德國國內政治局勢變化,他和家人離開德國,在9月13日來到美國。從該年秋天起,韋特海默開始執教於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雖然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他繼續研究關於問題解決的課題,並於1943年9月底完成了他唯一的專著《創造性思維》。10月12日,韋特海默因突發心臟病在紐約新羅謝爾的家中去世。他的著作《創造性思維》在1945年出版。1988年10月德國心理學會追贈韋特海默一枚馮特胸章,這是該學會的最高榮譽,證明他在實驗研究、理論創建、對人性問題的關注等方面的貢獻已得到了確認。

主要作品

出版年作品信息
1912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seeing of motion. Zeitschrift fur Psychologie, 61, 161–265
1920Ueber Schlussprozesse in produkliven Denken. Berlin, Leipzig, 1920
1922Investigations in Gestalt theory: I. The general theoretical situation. Psychologische Forschung, 1, 47–58.
1923Investigations in Gestalt Theory: II. Laws of organization in perceptual forms. Psychologische Forschung, 4, 301–350.
1938aThe general theoretical situation. In W. D. Ellis (Ed.), A source book of Gestalt psychology (pp. 12–16).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 Kegan Pau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2)
1938bGestalt theory. In W. D. Ellis (Ed.), A source book of Gestalt psychology (pp. 1–11).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 Kegan Pau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4)
1938cLaws of organization in perceptual forms. In W. D. Ellis (Ed.), A source book of Gestalt psychology (pp. 71–94).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 Kegan Paul.(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3)
1945Productive thinking. New York, NY: Harper.

學術成就

似動研究

韋特海默通過對似動現象的知覺研究,提出了完形主義的觀點,創立了格式塔心理學。所謂似動現象(phi phenomenon),是指先後出現的兩個靜止刺激,被個體知覺為刺激從前一個刺激的位置向後面一個刺激的位置運動的現象。韋特海默用速示器通過兩條細長的裂縫先後在幕布上投射兩條光線,一條是垂直線,另一條則與這條垂直線成20°或30°角。如果先後投射的這兩條線時間間隔很長(如超過200毫秒),則被試看到的是兩條先後出現的光線。如果兩條線出現的時間間隔很短(如30毫秒),則被試看到的是兩條同時出現的光線。可如果這兩條線出現的時間間隔在某一範圍時(如60毫秒),則被試看到的是光線從一處向另一處移動。

對於上述運動知覺的機制,以前有三種解釋:(1)以馮特為代表的眼球運動說;(2)以馬爾比為代表的後象混合說;(3)以厄棱費爾為代表的感覺綜合說(或聯想說)。韋特海默對這三種解釋進行反駁,並提出自己的解釋。他認為,似動自身是一種現象,是一個整體或完形,而不是若干不動的感覺元素的集合。他進而推論,心理現象的整體是不可分析為元素的,因為整體並不等於部分之和,整體是先於部分又決定各個部分的。這是韋特海默根據似動現象實驗研究首次提出的完形主義觀點,並以題為《似動現象的實驗研究》的論文於1912年發表在《心理學期刊》上。後來這被認為是格式塔心理學的創立的開端。

知覺組織原則

1923年,韋特海默發表了一篇關於知覺組織的論文,提出了關於知覺組織的“普雷格郎茨原則”(prinCiple of Prägnanz),描述了離散的感覺輸入被知覺為整體的方式和原因。他描述的這個原則包括幾條子原則:(1)相似原則,即感覺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屬性相似;(2)接近原則,即感覺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接近;(3)閉合原則,即感覺域中的一部分構成閉合的形狀;(4)共同命運原則,即感覺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部分變化的方式相同,比如同時運動。這些原則在當代的心理學教科書中作為認知神經科學和感覺心理生理學的活躍話題依然在被探討。

創造性思維

首先,韋特海默對關於創造性思維的兩種傳統觀點做了評析。他認為,傳統的邏輯觀點雖然有很大優點,如思維嚴密、重視規則、強調證明等,但是不能說準確地完成邏輯運算就能夠進行創造性思維。他還認為,聯想主義是把思維視為一系列觀念的聯結。雖然聯想說已經發展到了非常複雜的程度,但是其核心還是重複、接近等舊觀念。

其次,韋特海默把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套用於人類創造性思維的研究。韋特海默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創造性思維就是打破舊的完形而發現新的完形。在他看來,對情境、目的和解決問題的途徑等各方面相互關係的新的理解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根本要素,而過去的經驗也只有在一個有組織的知識整體中才能獲得意義和得到有效的使用。

再次,韋特海默提出了三條科學創造的方法原則。它們包括:(1)邏輯—非邏輯互補原則,即邏輯與非邏輯思維互相補充,互動作用,共同完成創造性思維。(2)結構—整體性原則,即結構重組和意義重釋的整合形成創造性思維。(3)和諧—簡單性原則,即創造性思維追求結構的完整、簡單與和諧。

最後,韋特海默還強調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他不僅探索了創造性思維的本質、原則和途徑,還指出了教師要教育學生打破框框、勇於創新、培養創造思維能力的現實意義。他認為,要把問題的細節層面和整體情境的結構聯繫起來進行考慮,解決問題也應該從整個問題向各個部分的方向進行。他說,如果教師能把問題安排得使課堂練習單元成為有意義的整體,那就能幫助學生頓悟並掌握解決問題的原則,也就很容易把這種原則遷移到其他情境中去。

軼事典故

教學風格

韋特海默的教學時很認真、投入,總是充滿了激情。他在社會研究新學院的學生這樣回憶他教課時的情景:“他的個性的衝擊力是如此強大,整個課堂環境似乎都發生了改變……我們似乎身處一次新奇而又充滿刺激的探險,而他則活躍在這次探險之中……他在教室里的長條椅間走動著,大聲喊著,還手舞足蹈,似乎無視任何‘優雅’的要求;他無拘無束、完全自然的教學風格使我們忘記了他的年紀和他的名望……他的話似乎能讓數字和幾何圖形活起來一樣。”對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話題,韋特海默會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一個學生這樣評價他:“他是個極端主義者。他對自己支持的東西會熱情地支持,而對自己反對的東西也會很激烈地反對。”

對語言的看法

韋特海默堅信,在表達觀點時只有一種方法是最好的,那就是能夠符合他稱之為“好的完形”原則的方法。哲學家賀瑞斯·卡倫這樣描寫韋特海默在創作《創造性思維》時的情景:“他寫了,然後又重寫,努力尋找最好的表達方式。你可以說他這樣做了改、改了做、尋尋覓覓的做法就是他的個性,就像珀涅羅珀(希臘神話中英雄奧德修斯忠貞的妻子)織布那樣,織了拆、拆了織,似乎沒完沒了。韋特海默似乎覺得,對於自己想表達的思想,語言就像一個‘總在背叛的工具’,似乎總是在為它的對手服務;語言總是會扭曲和篡改(要表達的觀點)。語言的目的和行為就是製造分裂;使用它就會把整體分割成截然不同的、獨立的部分然後重組成一個不同於原來的整體的拼合物。”韋特海默對語言的看法是他的完形觀在語言方面的具體體現。他不僅用完形觀分析語言,還認為其他領域的研究也都習慣於犯類似的錯誤。卡倫這樣總結了韋特海默的想法:“自然科學、心理學、來源於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我們關於認知的傳統觀點,這一切都把通過外在關聯起來的要素和它們的合成物當成是理所當然正確的。”

人物評價

哈佛大學教授、心理學家埃德溫·紐曼說:“韋特海默是個勤奮的研究者……在他研究的領域,他寫的都文章很有創意。讀了的人總是不禁會說,‘為什麼以前就沒人這么想呢?’他的作品不多,總讓人讀後有欲罷不能之感。韋特海默從來沒寫過——我認為他也從來不屑於寫——一個系統的專著。他只是偶爾寫文章為格式塔心理學作辯護。他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從來沒有做過系統的總結。”

對於韋特海默很少寫作這件事,紐曼這么說:“真理就像一部偉大的樂章,一幅宏偉的幕布,而人只能偶爾聽到隻言片語或者看到一個小小的角落。但是全部的真理總是在那裡,等著有勇氣有遠見的人走過去看。一旦看到、聽到,他要把他寫下來,儘管寫得不那么完美。韋特海默不善於寫作,就像作曲家不能把聽到的全部創作出來一樣。語言——尤其是寫下來的語言——在表達真理時總是過於笨拙;對他而言,沒有什麼符號能夠完美地再現真理。”

哲學家賀瑞斯·卡倫說:“如果說韋特海默一生寫作不太多的話,但他的人格魅力和在言語方面的影響則深遠得多。他雖然沒有把自己的理論建構表達在書面上,卻通過教書育人做了更多。他能輕易地吸引學生接受他的思想。他激情澎湃的教學不僅感染了學生,他的思想也像種子一樣在他們頭腦中生根發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