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中航工業試飛中心總師]

馬健[中航工業試飛中心總師]

馬健,現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試飛中心總師,榮獲國防科工委二等功,獲得中航工業“航空報國金獎”榮譽稱號。 他作為我國電傳型飛機技術發展的推進者,馬健先後主持完成了近10項我國新型飛機、發動機國家重點型號設計定型試飛工作,他是我國新一代自主研製發動機等5個飛機、發動機型號副總設計師、試飛總師。

人物簡介

馬健 馬健

馬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試飛中心總師,榮獲國防科工委二等功,獲得中航工業“航空報國金獎”榮譽稱號。

作為我國電傳型飛機技術發展的推進者,馬健先後主持完成了近10項我國新型飛機、發動機國家重點型號設計定型試飛工作,他是我國新一代自主研製發動機等5個飛機、發動機型號副總設計師、試飛總師。他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帶領著試飛團隊正在創造著一項項試飛紀錄。

人物事跡

結緣試飛

1983年7月,馬健從南京航空學院畢業被分配到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五室,開始從事發動機飛行試驗試飛研究工作起,便與試飛結下了不解之緣。

馬健經常說:“學習是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內容,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堅守在試飛第一線,從事型號試飛和管理工作。從一名懵懂的學生,到歷任試飛工程師、型號主任工程師、研究所副所長、試飛總師,他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剛入院時,正是我國的航空工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馬健剛好趕上試飛史上有名的“三機定型”戰役,他迅速投身到科研試飛中。由於主管的殲7Ⅲ型號需要赴外場試飛,他邊學邊乾,在成都與閻良兩地來回跑,並用勤奮和努力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信任與支持,在工作中也體會到了激情與艱辛。馬健一步步學習、提升,30多年中,參與完成了殲7、殲8、渦槳9等發動機、某型系列飛機等10餘個型號試飛工作,為走上型號總師的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擔任總師

某型發動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發動機,某型殲擊機系列飛機是我國研製的重點戰鬥機。馬健作為飛機和發動機副總設計師和試飛總師,主持完成了某型系列發動機和某型殲擊機系列飛機設計定型試飛的全部工作,歷時10多年,共完成試飛2000餘架次。

馬健說過,要么不乾,要乾就最大限度地乾好。在某型發動機定型試飛準備和頂層設計階段,上級機關採納了馬健提出的用2架飛機完成發動機定型試飛任務的方案,既能保證對發動機進行充分的驗證;又能保證試飛進度,也為試飛中心爭取到了配裝該型發動機的飛機技術鑑定試飛任務。隨後,他被空軍和中航工業聯合聘任為某型發動機研製專家組專家,在整個發動機的研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定型試飛

我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太行” 我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太行”

2002年12月到2005年10月,3年,馬健多次擔任攻關組組長,帶領中航工業試飛中心試飛團隊發揚試飛精神,轉戰祖國大江南北、克服嚴寒酷暑高原缺氧等困難,不分白天黑夜,堅持問題不隔夜。他不斷推進型號進度,更是提出多項技術創新:首次在發動機定型試飛中組織完成“試驗設計”技術在發動機定型試飛中的首次使用,減少了試飛架次,大大提高了試飛效率和質量;攻關解決了空中“異常響聲”、起動過程由於小發提前脫開造成大發無法起動等技術難題;堅持用測試參數說話,做到飛行實時監測監控,為許多問題的正確判斷提供了依據;通過修改綜調的相關參數,解決了高空小錶速的轉速擺動故障。在試飛過程中,根據在某型發動機調整試飛中暴露的故障、問題多,馬健提出將原定3個月周期20架次的調整試飛增加到1年周期60架次,充分發現和暴露了發動機存在的問題和故障,為後續的定型試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帶頭攻關

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 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

定型試飛前,為保證某型機載設備和某型系列飛機的設計定型試飛的順利進行和試飛項目考核的效率和質量,針對機載設備和飛機的新技術和新特點,馬健帶頭負責策劃了試飛技術攻關項目,包括機載電子設備和武器火控系統等20餘項,對這些試飛新技術進行了提前專項攻關研究。馬健成功攻克了試飛過程的實時監控告警技術;攻克了發動機收擴尾噴管靜壓測量方法;研製了發動機進口溫度和壓力組合畸變測量裝置;攻克了多種機載電子設備在研製中的疑難問題,制定了多個疑難技術評估方法。

裝備定型

裝備太行發動機的殲11戰機 裝備太行發動機的殲11戰機

各種各樣的問題、難點就這樣在馬健的手中化為一次次的動力,推動著設備定型工作的順利進行。最終馬健和他的團隊按上級批覆的定型試飛大綱要求完整無缺地完成了全部試飛內容,實現了設備定型。

馬健覺得,試飛工作就像帶兵打仗,就得樂於承擔責任,敢管敢為,勝於精細,攻堅克難,立於創新。而馬健對試飛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對工作的精益求精和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使他贏得了行業的認可,該型發動機研製榮獲國防科工委二等功,馬健榮獲中航工業“航空報國金獎”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