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象蟲
正文
昆蟲綱鞘翅目(Coleptera)象蟲科(Curculionidae)。又名香蕉象鼻蟲。芭蕉科植物害蟲。常見的種類有香蕉黑象蟲(Cosmopolites sordidus)和香蕉雙帶象蟲(香蕉假莖象蟲,(Odoiporus longicollis)。寄主為香蕉、天寶蕉、西貢蕉、蕉麻等芭蕉科植物。幼蟲蛀食香蕉假莖(葉鞘),嚴重影響植株生長和蕉果產量。成蟲取食葉片和假莖,食量較小。香蕉黑象蟲 又名香蕉象蟲,分布於中國的台灣、福建、廣東、廣西;也見於東南亞和拉丁美洲。成蟲體長10~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蠟質光澤,密布刻點。前胸略呈長筒形,鞘翅有縱溝和刻點9條。幼蟲體長約15毫米,乳白色。一年約發生4代。世代重疊,各蟲態常同時可見,以幼蟲在莖內越冬。春夏為害最烈。幼蟲主要蛀食接近地面至地下的一段蕉莖,老熟後在蛀道中化蛹。不作繭。成蟲鑽出蛀道後,仍常存匿於受害蕉莖外層枯鞘內,產卵於最外一二層蕉莖的小孔穴中,孵化後幼蟲向內蛀食為害。被害株葉片捲縮變色枯萎,重者莖部腐爛,不能抽發果穗。
香蕉雙帶象蟲 又名香蕉雙黑帶象蟲、香蕉雙條象蟲、香蕉假莖象蟲。分布於中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是蕉區發生數量較多、為害較重的種類。成蟲體較香蕉黑象蟲長大,紅褐至黑紅褐色,前胸背面有兩條黑色縱帶紋,少數個體全身黑色。一年發生4~5代,世代重疊,冬季以幼蟲和部分成蟲越冬,一年中以5、6月蟲口密度最大。幼蟲主要在蕉株的中、上段蛀害。成蟲潛居於葉鞘頂部內側或蕉莖外一二層葉鞘下,產卵和幼蟲蛀害習性與香蕉黑象蟲相似。老熟幼蟲遷移至外層葉鞘,在蛀道內結繭化蛹。成蟲羽化後在蛀道中暫留,然後鑽出,仍然聚居於葉鞘之下。受害蕉莖葉片枯萎,影響抽穗結實,甚至枯死倒折。 防治方法 注意蕉苗檢驗,防止帶蟲蕉苗進入新區。受害蕉園在冬季清理殘株和割除枯鞘,可減少蟲源。也可用敵敵畏稀釋液灌注於蕉身葉柄間,或撒下少量茶子餅末殺蟲。台灣省曾引進爪哇閻魔蟲(Plaesius javanus)抑制香蕉象蟲,效果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