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型鏈球菌

起源2010年一名魚販被魚鰭刺傷手指發炎,前往瑪麗醫院求診,檢驗證實遭到“香港型鏈球菌”感染。 試驗港大微生物學系隨後抽驗市面101個不同的魚類樣本,結果在其中兩個樣本上發現“香港型鏈球菌”。 至於“香港型鏈球菌”的殺傷力是否類似,由於目前只有一宗病例,未能下定論。

起源

2010年一名魚販被魚鰭刺傷手指發炎,前往瑪麗醫院求診,檢驗證實遭到“香港型鏈球菌”感染。醫師從病患的傷口取出一條魚骨,經兩周施以抗生素治療之後痊癒。

試驗

港大微生物學系隨後抽驗市面101個不同的魚類樣本,結果在其中兩個樣本上發現“香港型鏈球菌”。

處理

工作人士應戴手套,若有傷口要先妥善包紮,被魚鰭刺傷後要儘快處理傷口。因魚身上有不同細菌,市民到街市買魚接觸魚後應徹底洗手。

相關

據港媒稱,新發現的鏈球菌與已知可經鮮魚傳染人類的“魚類鏈球菌”最為接近。香港過去也有魚類鏈球菌感染市民個案,患者多是在處理海產時刺傷感染,嚴重可引致骨炎、關節炎甚至並發敗血症。至於“香港型鏈球菌”的殺傷力是否類似,由於目前只有一宗病例,未能下定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