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次相關的事件
以下事件都被認為與這個周期有關,股市跌幅達五成或以上:
1960年代:1967年股災(1967年香港暴動)
1970年代:1973年股災(“置地飲牛奶”事件)
1980年代:1981年股災(中英會談陷入僵局)、1987年股災(黑色十月環球股災)
1990年代:1997年股災(亞洲金融風暴)
2000年代:香港於2007年初發生的一次股災。恒生指數於2月23日的20844點的接近歷史高位,反覆下跌超過二千點或超過一成。
下次股災預測
不少人都會根據一些特徵來預測股災的出現。那些人當中很多都預測2006年香港將會發生下一次大型股災,但也有人對此表示不同意。以下是三種推斷:
股市特徵
有人指出2006年香港股市的特徵(恒生指數半個月內上升超過一千點、散戶瘋狂認購新股等)與歷次股災前的特徵相似,因此估計2006年將會有機會發生一次大型股災。
生活特徵
又有人指,自從1973年的股災開始,每逢香港傳媒提出“魚翅撈飯”或“借錢炒股”的論調,就會是股災出現的先兆,因為大眾都被股市的升幅沖昏了頭腦,而預期股市只會繼續升。2006年4月開始,又開始出現有人重提要過“魚翅撈飯”的日子;而在同年5月中,正當中國銀行上市,有不少排隊的師奶指自家的子女說:“即使借錢抽新股也值得”。因此有人提出要當心股市走勢。
社會特徵
升市往往以大量民眾參與結束,街頭巷尾均有人談論股市,很多從來沒有投資的人也四處打聽股市貼士,以前有所謂“中環擦鞋仔向客戶介紹股票,今日則是傳媒鼓吹炒股發達的故事,最典型的事例是吹捧“少年股神”及“師奶炒股發達”。
2006年概況
恒生指數在2006年5月8日創出17,328.43點,是自科網泡沬爆破以來的新高,其後由於美股下跌拖累,在1個多月後的6月13日,最低曾下跌至15,204.86點,共下跌了2,123.57點,或12.25%。最後還是像2004年上半年的一次中期調整,當時恒生指數3個月內由14058.21點下跌至10917.65,共下跌3,086.56點,或22.34%。到12月,更升穿20000點。全年升了超過5000點,而市場也猜測2007年會否出現股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