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飲食與文化》內容簡介: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與該民族文化的聯繫又是極其密切的。這一點,越是年代久遠,越顯得格外重要。
中國飲食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國文化的特點。孫中山先生曾經比較中國與西方飲食文化:“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後,唯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開明各國所不及。中國發明之食物,固大盛於歐美;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並駕。”這是孫中山先生一百年前的論述,雖然歷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這一基本判斷並沒有過時。
編輯推薦
《飲食與文化》:中華文化叢書
圖書目錄
導言
中國人的講吃知味
兩個林語堂∕兩個蘇東坡
文化異型/“歧路”遇寶
中餐與中華文化的本原
第一部 食物逆境與中餐的由來
1.得天獨“薄”的肉食時期
原始獵具:不是弓箭而是漁網
史上被忽略的吃鳥階段
龍、鳳崇拜與肉食匱乏
2.“曲徑通幽”的粟食歧路
“坐吃山空”:生態毀壞與飢餓困境
“百穀”偏選粟米“神農”取劣棄優
環境:農興則牧亡基因:繁生與聚居
“家”不離“豕”:糞糧循環肉料白撿
3.“生米做成熟飯”曾歷盡曲折
脫殼去糠仍“粗糙”
石板烘焦又“夾生”
煮粥:古怪的陶鬲
蒸飯:奇異的陶甑
4.飯菜分野:中餐的本質特色
羹:乾飯的“助咽劑”
“齁鹹”的醬和鹹菜
“下飯”與“飯”交替入口
烹調:肉料惡氣祛除人為美味創生
“飯”與“菜”:詞義巨變互相包容
5.飲食文化開天闢地:食的“異化”“味”的啟蒙
雞肋的沉冤:“食”與“味”的“異化”
守財奴的笑話:民以“味”為天
彩畫要靠白地襯:“甘受和,白受彩”
“味”:無限泛化極度難知
第二部 “味道”的分析
華人感官功能的調適
6.華人“嗅覺”的退隱
三物同名大煩惱“臭”的嬗變是關鍵
臭→齅→嗅:“臭”不可聞,緣自“香”的吃香
華人嗅覺享受的轉移:從好聞到好吃
鼻子的感覺迷失在“口”中
7.華人“味覺”的瀰漫
“味覺”的覺察:醫家辨味佛家知舌
識味覺由“苦”突破中、印、歐協力完成
老子“五味”太糊塗食客“味覺”大倒退
8.鼻舌的天作之合
“天地倒置”與“味”的眩惑
味蕾的意外逃逸
味道調和→感官調換
中餐“味道”審美內涵的形成
9.味道之陽:“香”的由來
“馨”香開始遠播,“聲”音曾做媒介
“臭”肉(腥臊膻)烹調出“葷香”
餚香不離“火”中土本無“油”
“香”的價值標準形成於元代
10.味道之陰:“鮮”的由來
與“新”糾結難分辨萌生羹中長無名
宋末到清初動物到植物
千年味素 只差提純
“味の素”:日人捷足先登“新魚精”被證實
11.道分陰陽味合鮮香:“味道”在近代的形成
美食標準的分與合
“味道”是個近代名詞
“陰陽魚”及其“黑白眼”
12.“內向嗅覺”:味道的天機玄秘
“瞎鼻子”與林語堂的“回味”
“倒流嗅覺”:機理分析
“倒流嗅覺”:諾獎證實
“七咂湯”氣壞洋紳士
13.華人的“口感”:味道的“第三者”
唯有華人懂得“口感”
膠牙餳的遊戲:好吃就在“難吃”
“口感”基因來自“粒食”
味道如音樂:旋律、節奏,更有音色
第三部 中餐烹調與欣賞原理
從“水火”關係分析中餐原理
14.煮、蒸:水火從“不容”到“相濟”
“火食之道”,水為前提
“水在火上”:反自然的卦象
西人從未喝開水華人有“湯”常沸騰
煮→蒸→炒:水火調控的三次飛躍
15.炒、炸:水火交戰鮮香具備
吵→炒:水火關係的萬年演進
“炒”有點像“可控”的氫彈爆炸
肉的珍貴是發明“炒”法的誘因
渫→煠→炸
從“時空”關係分析中餐原理
16.從“時空轉換”看刀口、火候
刀口與火候的互動關係
割≠切∕“切”=七刀
“火候”與空間:主婦為何不如廚師
“火候”向時間的兩極進軍
17.從“時空範疇”看美食萬象
“錯而不亂”則美
“物候”與節令:賞味周期當恪守
“移步換景”的動態美
“蓋澆飯”現吃現澆蘸、拌、夾,盡皆烹調
18.“時空大舞台”:美食運動的巨觀方向
時空大跨度:“菜系”
從茶道看中餐的返璞歸真
羊→魚西北→東南:水流歸大海
伊尹之母的怪夢:從舂穀臼到魚翅碗
華人別有“口福”
19.“熱吃”是中餐的靈魂
美食家大汗滿頭冷餐者不懂味道
“膾(生魚片)”的失傳熱吃習性的由來
黃酒熱飲不能忘
20.華人之“饞”
美食家≠大肚漢
“饞”的相關詞語
口刁:美食家不食排骨
林黛玉厭惡蟹黃“尖饞”跟“清饞”的異同
21.“餐式”種種盡成雙
乾與稀
葷與素
酒與肉
家常飯與宴席
正餐與小吃
餘論:從比較中看中餐的本質與前景
西方人不明“味道”華人未聞“營養”
飲食文化的兩個層次
美食家梁實秋有個營養學家女兒
德國的和聲∕中國的“和味”
中餐高廚≈大藝術家
對中餐的批判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