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鍾

相傳唐王播少年孤貧,客居揚州惠明寺木蘭院,隨僧齋食。日久,眾僧厭惡,故意齋後才敲鐘。王播聞聲就食,撲空,因題下“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後鐘”兩句詩。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下。一說為唐段之昌事。見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三。後遂用作貧窮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

簡介

【飯後鍾】參見人事部,貧賤“飯後鍾”。

來源

陸游 《枕上作》:“雖無客共俗中酒,何至僧鳴飯後鍾?”【飯後鍾】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王播少孤貧,嘗客揚州惠昭寺木蘭院,隨僧齋餐,諸僧厭怠,播至已飯矣。後二紀,播自重位出鎮是邦,因訪舊遊,向之題已皆碧紗多其上。播繼以二絕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院新修。而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閣黎飯後鍾,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o指因貧窮而遭冷遇。宋蘇軾 《石塔寺》:“乃知飯後鍾,閻黎蓋具眼。”另參見器用部·飲食“鍾非飯”、器用部·其他“護碧紗”、文明部·禮樂“飯後鍾'”、文明部·詩詞“掃壁覓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