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食餌,是根據中醫“藥食同源”理論,以天然藥食兩用物品為原料,運用中醫方劑學“君臣佐使”原理加工的功能性養生食品,具有平衡飲食、強化訓練、藥物引導和整體調節等作用。現代食餌,是通過古典煉製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精製而成的新型功能性食品。
食餌養生,是指通過口服具有調和陰陽、補精益氣、通補血脈的特殊食物,或者其原料深加工製得的食餌產品,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等養生方法。
目前,國家對現代食餌以及藥食兩用(藥食同源)的功能性食品沒有獨立標準,只能套用普通食品標準,劑型分為固體飲料、壓片糖果、茶餌、湯餌、食物伴侶等形態。
定義
食餌,古代醫學文獻稱為服食、藥餌、藥膳,具有引藥歸經,加強藥效的作用,可以調理身體健康輔助治療某些疾病。在古代,食餌是指具有養生保健、除疾強身的功能性食品。現代食餌產品,是以精心挑選的藥食同源類食材為原料,遵循中醫方劑學“君臣佐使”原則,經特殊工藝加工煉製的特殊食材構成的營養膳食。
在漢語中,“食”有下列含義:吃飯,人吃的東西,供食用或調味用的東西;“餌”有下列含義:糕餅,釣魚時引魚上鉤的食物,用東西引誘。“食”與“餌”結合,就明晰了其引導功能。而具有引導功能的食品往往是“藥引子”。藥引子,是指中藥藥劑中另加的一些成分,能夠加強藥劑的效力和效果。在中藥方劑學的“君臣佐使”配伍原則中,“食餌”屬於“輔佐”和“使者”這兩種基本功能。由於天然藥物成分的複雜性,部分功能成分無法被人體有效利用,而通過與食餌搭配服用,就可以使有效率大大提高。食餌與日常飲食結合服用,就是普通食餌。食餌與中藥製劑結合服用,就是藥餌,具有“藥引子”作用,可以提升中藥的治療效果。
食餌養生,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營養補充療法、飲食療法、保健食品療法。食餌養生法,指通過口服具有調和陰陽、補精益氣、通補血脈的功能性營養膳食,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等的科學養生方法。
歷史淵源
中醫有“藥食同源”之說。中醫食療來源於中華民族傳統的飲食文化,是其中一個獨特分支,她的起源和發展與飲食的起源與發展、中醫藥的起源與發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食餌文化是中醫食療文化的精華,與中醫藥和中國飲食文化相互交織共同發展。
我們先人在與自然界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有些動、植物既可充飢又可保健療疾,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認識並開始利用火。陶器的出現和使用,使食物的炮製不僅限於“火匕燔肉”和“石上燔谷”,促使烹調方法日益多樣化,食物的味道也更加豐富可口。夏朝時期已經出現了酒,但最初只限於糧食作物和果實自然發酵而成的酒,此後又出現了複合成分的食用酒和藥用酒。商朝的大臣伊尹改革了烹飪器具,並發明了羹和湯液等食品,開創了煮食和去渣喝湯的飲食方法。距今3000年前的周朝,出現了專門掌管飲食營養保健的“食醫”。此後,醋、醬、糖等調料及食品也相繼出現。酒與醋的發明是食餌產生的重要標誌,因為酒、醋都是中藥炮製的重要助劑,起到“輔佐”和“使者”作用。
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第一部醫學理論專著。《素問•五常政大論》主張:“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這是中國食療養生理論的重大進步。
東漢時期,道教誕生,以追求長命養生為主要追求的道家醫學正式誕生,由此開創了食療養生的新階段。東漢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專門寫有“禽獸魚蟲禁忌並治”和“果實菜谷禁忌並治”二卷,專論食物禁忌。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頻繁出現“啜熱稀粥以助藥力”和“禁生冷、粘滑、肉麵、酒酪”等藥治禁忌的表述。他在論述治療“少陰病”時強調要用“苦酒湯”等輔助,這些都體現了食療和食物在藥治中的重要作用。道家名醫陶弘景受葛洪《神仙傳》啟發,辭去官職退隱山林,寫下了《養生延命錄》一書,書中寫道:“百病橫天,蓋由先天之餌殆盡。然飲食再精而不納,臟腑乃衰,氣血乃虧;飲食再少而積存不下,宿毒乃生,天命乃傷”。經過現代科學驗證,陶弘景所說的“餌”就是以活性益生菌為主的食餌。這一時期的食療主張是“食養為主、食治為先”。
隋唐時期有很多食療專著問世,如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專論食治。孫思邈對中醫食療發展的主要貢獻有:一是將食療養生大眾化和世俗化;二是論述了食與藥的辯證關係;三是提出了食療中“以髒養臟”的理論;四是提出了食餌的方劑、服食方法和宜忌。對於食餌、食治與藥物治療疾病的關係,孫思邈還提出了“為醫者,當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治療思想,體現了“以人為本”和“先食後藥”的原則。此後的《食療本草》、《食性本草》等專著都系統記載了一些食物藥及藥膳方。
宋朝問世的《聖濟總錄》一書中專設食治一門,介紹各種疾病的食療方法。宋朝陳直著有《養老奉親書》,專門論述老年人的衛生保健問題,重點談論了飲食營養保健的重要作用。
元朝飲膳太醫忽思慧編撰的《飲膳正要》一書,繼承食、養、醫結合的傳統,對健康人的飲食做了很多論述,開創了系統製做藥膳的新時代。該書詳細闡述了食療原理、方法和營養保健,是公認的食療和保健食品方面的經典著作。其中所記載的膳食以食療為主,藥療為輔,重在美味,食之無藥味或味輕等思想,為美食家和病家所推崇。世界著名科技史家,英國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博士認為該書是中國在飲食治療和保健食品領域中的一部最重要的經典著作。
明朝有大量中醫藥和食療專著陸續問世。在《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本草書和醫方書中,大量錄載了食物功用及食療方,成為食療受到醫家高度重視的另一標誌。李時珍《本草綱目》收載藥物1892種,其中僅谷、菜、果三部即有300餘種,蟲、介、禽、獸類有400餘種,這些均為食物治療內容。“百病主治藥”中記述有許多食療方法,還包括酥、乳腐等經加工製作的食品。盧和的《食物本草》、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及費伯雄的《費氏食養三種》等著作的出現,使食療養生學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清代名醫費伯雄還撰寫的《食鑒本草》一書,論述了各種食物功用、主治、宜忌,還論述了風、寒、暑、濕、燥、氣、血、痰、虛、實十類病因病症所適用的食品及治法,堪稱精葺。這樣,中醫食治、食療的本草體系已經有了全面發展,逐漸為廣大醫家所接受和運用。這既是醫生的醫藥常識,又是醫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輔翼。
到了現代,隨著經濟文化生活的持續改善,食療領域不斷擴大,傳統藥膳日益受到人們關心和喜愛,並出現了介於食品和藥品之間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大多為單種或多種食物的水解液或醇類溶出物,與普通食品相比具有營養成分濃度較高、服食方便等優點,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現代的食療研究基本上仍遵循傳統食療路線及理論方法,通過現代科學的理化實驗分析、各種營養成分分析、微量元素作用研究,在治療原理的揭示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古代食餌因其選材的嚴格性、工藝的複雜性、成品率低,導致其量少價貴,成為長命養生方面的“奢侈品”和“稀罕物”,只有皇宮貴族、達官顯貴才能炮製得起和享用得到,因此只流行於上層社會和道家養生。反倒是成本低廉,方便易尋,具有一定毒性的藥物成為百姓大眾醫治疾病的主流方式。現代科技進步為食餌提供了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規模化生產條件,使其成本大幅下降,過去那些只供社會上層“獨享”的“高貴”食餌,開始放下身段進入尋常百姓家。
現代含義上的食療,是食養、食治、藥膳、食餌四者兼而有之的新一代抗衰延壽方式,初步形成了一套有理論有方法,以飲食為主、食餌為輔的養生保健模式。但目前的保健食品領域卻面臨著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混亂狀態,相當多的保健食品隨意擴大適應症、誇大功效、虛假宣傳,這些做法嚴重影響了食療養生產業的有序發展。
養生原理
食餌養生實際上是一種干預技術,是通過飲食行為的調整來提高機體健康水平。明代著名中醫學家龔居中指出,自然食物“盜天地之精萃發妙,以衛吾之生,去吾之患,長吾之年”。
食餌干預技術在預防、保健、治療和康復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分為基礎食餌干預和特膳食餌強化訓練。
基礎食餌干預可以增強免疫功能,修復、強化人體臟腑自我調節能力等。基礎食餌干預可以對慢性病以及某些疾病的併發症進行針對性的調理。
特膳食餌干預,也稱食餌強化訓練技術,指的是用特膳食餌對人體功能進行特殊強化訓練。特膳食餌是在基礎食餌的基礎上精選特定食材,經過特殊的工藝炮製而成。
綜合來看,食餌干預技術有三方面作用:
1.強化訓練作用。
2.藥物誘導作用。
3.整體調理作用。
體質養生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代謝紊亂、代謝障礙是導致多種疾病發生的元兇。微循環不暢通導致局部組織細胞缺氧、缺水、缺營養,代謝產物和毒素不能及時排除,就會使組織細胞病變而產生各種慢性病。目前,慢性病已經成為影響整個社會健康水平的“頭號”敵人。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循環不暢、內分泌失調、缺乏運動、飲食結構不合理、情志不暢等是誘發代謝紊亂和代謝障礙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代謝障礙引發機體出現郁、熱、虛、損,最終導致氣血失調、陰陽失衡、經絡阻塞。中醫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機理清楚地表述了微循環不暢的根本原因。對現代人來說,健康的行為方式、良好的生活習慣、必要的養生調理、合理的飲食干預可有效改善代謝紊亂和代謝障礙,保障微循環通暢。腸道、尿道、呼吸道、皮膚汗腺四個主要排毒器官正常運行,可以及時排出體內的代謝產物和毒素,同時也有助於氧和養分的攝入,進而充分發揮人體自愈系統的正常調節和修復功能,抗禦外邪侵害,實現人體功能上的自愈。
食餌養生與現代保健食品的營養補充劑有所不同,主要根據人的體質類型來選擇相對應的食餌產品進行調理養生。體質是由先天遺傳和後天獲得所形成的,是人類個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特性,與心理性格具有相關性。個體體質的不同,表現為在生理狀態下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和適應上的某些差異性,以及發病過程中對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發展的傾向性。明確體質類型有助於判斷疾病的發生和演變,為疾病治療提供依據。
2009年4月9日,《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為體質辨識及與中醫體質相關疾病的防治、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了明確依據。“標準”將體質分為九種: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淤質、氣鬱質和特稟質等。中醫九種體質的劃分有利於人們更方便地辨別自己的體質類型,並進行有實際意義的對症食餌養生。這九種體質是從中醫的辯證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它還不完善。人是複雜的生命體,不可能僅僅依靠九種體質概括和描述,比如陽虛的人同樣會出現氣虛、陰虛等症狀。辯證施治和靈活運用才能更好的實現抗衰延壽之目的。
食餌產品
食餌是依據道家醫學原理髮展起來的一類功能性養生產品,是一種健康輔助手段。食餌養生是中醫養生學中最基本的方法。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與人類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神醫”扁鵲說:“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精”與“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練功養生的物質基礎,而它們都是來自於飲食中“五穀”精微之氣的化生。
我國的食餌產品是一個橫跨了藥食兩用食材、調味品、藥膳、營養素、佐料、普通食品的產品集,而國外的營養補充劑和國內的保健食品則是一類區別於普通食品和藥品的第三類產品。食餌產品的原料必須是藥食兩用食材,或者構效關係相對明確的植物加工產品。食餌產品所用原料主要取自天然物種,通常是由一種或多種天然食材加工而成,也可以是由一種或多種天然食材的提取物組成,還可以由一種或幾種食材與其他的天然食材提取物組成。
加工技術
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孕育了中醫藥這顆大樹,食餌就是這顆大樹上綻放的瑰麗奇葩。
中醫傳統的食餌養生,講求辨證施食,調和陰陽,五臟為本,五味相調、性味相勝,以類補類、同氣相求,飲食宜忌等,在實際操作中需要靈活掌握和調整。傳統食餌,按其材料可分為血肉品、草木品、菜蔬品、靈芝品、香料品、金石品六大類;按其作法可分為糕點、酥酪、膏露、清蒸、紅燴、粉蒸、烤炸、溜炒、燜燉等種類;從動物油和植物油的作用性質來分類,則分為“葷腥門”和“素淨門”兩大類。由於食品貯藏技術的限制,古代食餌大多屬於現做現吃的藥膳。
現代意義的食品,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現代營養學將食品劃分為內源性物質成分和外源性物質成分兩大部分。其中,內源性物質成分是食品本身所具有的成分,而外源性物質成分則是食品從加工到攝食全過程中人為添加的或混入的其他成分。根據食品成分的含量,可以將食品成分大致分為八類,即:蛋白質、脂肪、糖類(碳水化合物)、無機質(礦物質)、維生素、水、膳食纖維素(統稱纖維素)和甲殼素等。因此,將上述八類成分與具有養生調理功能的外源天然植物化學物添加進去,就可以創造出許多食餌產品。
現代科技進步為傳統食餌技術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食餌養生方法也將創造出更多奇蹟。現代食餌加工涉及生物工程技術、分離純化技術、超微粉碎技術、冷凍乾燥技術、高溫烘焙技術、冷殺菌技術等。此外,膳食纖維、真菌活性多糖、植物活性多糖、活性多肽、谷胱甘肽、降血壓肽、功能性油脂、磷脂、活性微量元素、自由基清除劑和活性菌類等加工、提取,及相應的複合技術也將得到更加廣泛套用。
生物工程技術是21世紀的新興產業,包括遺傳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和生物反應器工程等五大領域。微生物工程、酶工程是食餌生產中涉及的關鍵技術,涉及到許多種食餌產品。
生產原料
古今醫家都喜歡使用道地藥材。在中醫處方箋上,許多藥名前標有“川”、“雲”等產地,“川”即四川,“雲”即雲南,這些藥物大多是道地藥材。食餌產品的生產原料也遵循中藥原料選擇的“道地藥材”原則,從道地藥材、藥食兩用物品和新中藥資源中選擇。
所謂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專用名詞,它是指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宏豐、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它包括四方面內涵:一是指同種異地出產的藥材,在質量上有明顯差異,如人參、地黃、杜仲、當歸等,產地不同藥效差異很大,因此常把某地出產的優質藥材稱為“道地藥材”;二是指同一種藥材國內外均有分布,但在中國,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套用,則具有獨特的療效;三是指原產其他國的藥物流傳入中國之後,經過發展成為常用中藥,這些藥物在中國的某些或某一地區已經引種成功;四是指經加工而形成的藥品,其“道地”所在主要是指工藝考究。中藥材品種和數量是中醫實踐長期積累的結果。2000多年來,中藥材數量已經從《神農本草經》記載的365種,發展到《中華本草》記載的8980味,形成了完整體系。
食餌是藥材的前身,食餌原料必須是由非藥材的物質提煉的,是可以天天吃的植物食材。從材料看,古代食餌應該從《神農本草經》的上品藥物中選擇,通過合理組方來配製。現在則要依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從藥食同源的食材中進行選擇。衛生部公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對藥食同源物品、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了具體規定。
根據《通知》規定,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包括: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土人參、小茴香、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梅、木瓜、火麻仁、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龍眼肉、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杏仁、沙棘、牡蠣、芡實、花椒、赤小豆、阿膠、雞內金、麥芽、棗、羅漢果、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枸杞子、茯苓、桃仁、桑葉、桑椹、桔紅、桔梗、蓮子、高良姜、黃精、紫蘇、紫蘇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花、蒲公英、蜂蜜、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玫瑰茄等等,計83種。另外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還有112種。總計205種。
新資源中藥也是食餌開發的的重要原料,如能有效利用則可豐富食餌品種,增加食餌產量。我國是世界上植物性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的常用食物品種差別很大。據統計,我國居民常用的植物性食物多達600多種,而西方居民常用者不足百種。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這些植物化學物在提高人類健康水平、預防疾病、延長壽命方面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代營養元素、植物化學物的陸續發現印證了中醫藥“藥食同源”的理念,因此各種新資源中藥也更易於被中國人理解和接受。
迄今為止,國內外已有數百項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肯定了蔬菜水果對於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腫瘤、肥胖、血脂異常等慢性疾病的預防作用。研究涉及的植物化學物有黃酮、異黃酮、番茄紅素、膳食纖維、花青素、茶多酚、皂甙、植物固醇、有機酸等數十種食物成分。實際上,植物體內的有機化合物非常豐富,包括蛋白質、多肽、胺基酸、核酸、各種酶類、單糖、寡糖、多糖、糖蛋白、樹脂、木質素、血紅素、葉綠素、維生素、脂肪、油脂、蠟、激素、黃酮、糖苷類、萜類、苯丙素類、有機酸、酚類、醌類、內酯、鞣酸類、抗生素類等天然化學成分。這些植物化學物質是由種類繁多的化學物質組成,是植物在進化過程中維持其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生物活性大分子。
食餌產品的開發,是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對植物化學物的研究利用上取得成功的,是中醫藥方劑原理與西藥植物藥製藥方法有機結合的產物。食餌系列產品的生產原料大多源於藥食兩用植物、中餐食材、天然香料等。深入發掘植物化學物功能作用,採取適用技術加以利用,對於弘揚和發展中醫藥文化,大力發展食餌養生技術,促進人民健康長壽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