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迄今不明。常無明確基礎疾病,可能與患者進食過快、進食過熱或者乾硬、大塊食物及魚刺等導致食管黏膜損傷有關,或者存在飲酒、飲食中嗆咳、異物刺激、頻繁嘔吐等誘因,但不排除在某些病理狀態的基礎上(如腎病、妊娠、使用激素等)誘發。食管下段有炎性病變或食管黏膜表層與固有層結合較鬆弛者可能更易於發病。醫源性損傷亦是此病常見病因。
臨床表現
1.主要見於青壯年健康人群,少數慢性病患者可發生。
2.多數有誘因,以進食煎、炸、乾、硬、燙等食物或進食過快或飲用熱飲料、熱酒多見,但有時正常進食或某些導致反覆嘔吐的因素也可誘發。
3.多有先兆症狀,如突發咽喉部不適或胸骨後疼痛,噁心、嘔吐與嘔血,出血多為少至中等量鮮血,很少引起休克。
4.以嘔出“食管管型”為典型症狀,呈管狀黏膜或片狀膜狀物,常在誘因發生後數小時內嘔出,管型長短不一,長者可為食管全長。
檢查
1.上消化道內鏡和食管鋇餐檢查
內鏡檢查可見食管黏膜下暗紫紅色柱狀物突入食管腔,表層腐爛、壞死,片狀黏膜剝脫、缺失伴創面出血或黏膜血腫,食管黏膜可長短不等的部分或全部剝脫,剝脫處有糜爛滲血及淺表潰瘍,膜狀物殘留。有的以食管黏膜下血腫為主,食管上、中、下各段均可受累,以中段受累最多見。食管鋇餐或碘劑造影檢查可見食管上、中、下段或局部黏膜不規則、管腔狹窄、不連續等改變,並可觀察有無食管穿孔。
2.CT檢查
可見食管壁局限性增厚,食管腔呈偏心性不規則狹窄、黏膜下氣體聚集現象和血樣密度的占位性病變。
3.病理組織學檢查
食管剝脫管狀物多數為正常食管黏膜及表層復層鱗狀上皮或非炎性退變性食管黏膜,少數有急性或慢性炎症,基底細胞層的細胞胞質水腫性空泡形成,核固縮。基底細胞異常致上皮大皰形成,使上皮和下面組織之間內聚力消失,管型剝離。
診斷
1.有常見誘發因素,如倉促進食、吞食乾硬食物等。
2.起病急,突發吞咽困難或疼痛,有嘔血或排柏油樣便,嘔吐管型黏膜為主要特徵。
3.急診胃鏡下食管黏膜下血腫或大小不等的片狀黏膜剝脫、缺失伴創面出血。
4.CT檢查見食管壁局限性增厚,食管腔呈偏心性不規則狹窄、黏膜下氣體聚集現象和血樣密度的占位性病變。
治療
治療的目的在於改善症狀、促使食管黏膜儘早修復及防止食管穿孔等。治療原則是禁食、抑酸、鎮痛、靜脈營養、套用黏膜保護劑及有效的止血和抗感染治療。嘔血者給予抑酸藥和止血藥,如質子泵抑制劑、凝血酶等,對嘔血較多者必要時輸血。注意防治感染,特別是誤吸致肺炎者應合理使用抗生素。禁食1周后可進流食,之後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食管穿孔者需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