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植性鳥類

食植性鳥類

食植性鳥類是指鳥類以植物為食料的取食習性,包括攝食植物的葉、種子和果實,吸取植物葉汁及真菌的鳥類。

簡介

食植類鳥類:這類鳥通常情況下吃植物種子、果肉和花蜜有些能儲藏食物如松鴉等。烏鶇(雀形目)既食植物果子也食昆蟲因此所謂植食性的鳥類多數並非嚴格的只吃植物食物。但像蜂鳥這樣的鳥類則是終生以花蜜為食的某些硬嘴鳥也是終生以植物為食這類屬於狹食性鳥類有的甚至是專食性的。一般地說廣食性的鳥類種群優勢比狹食性的要大。

主要類型

1、主食種子的鳥類,包括典型的雀科和文鳥科鳥類。

這類鳥腺胃細小,肌胃大,壁較厚(23.5%一35.7%),內有砂石,腸較長,腸與體長之比一般在2以上(2.35一3.14),盲腸僅留痕跡,然而,非洲熱帶種類腸道卻普遍較短,與體長之比多在2以下(1.72一2.61)。這一方面與食物豐富有關,另一方面可能吃較多昆蟲之故。

2、主食種子兼食果實(水果、漿果)的鳥類,包括鸚鵡、鳩鴿等。

這類鳥均有嗦囊,並能分泌乳狀液,腺胃與肌胃大小相似,或較大,腸與體長之比變化甚大(1.11一6.13倍),均無盲腸。相對來說,腸子最短的是藍冠倒掛鸚鵡(1.11)和綠冠鴻(l.67),顯然是主吃漿果的原因,故有沙糖鸚鵡和果鴿之稱。而腸子最長的要算綠紫鸚鵡了(為體長的6.13倍)。幾乎純以種子為食;飼養過程中已覺察其幾乎不吃水果。

值得注意的是,冠雞,以往我們均以主吃水果的鳥對待,餵各種水果、槳果、糖窩頭、甚至餅乾、麵包、雞蛋黃,它們不吃,還覺得奇怪,經過解剖方知道並不奇怪,因其不僅消化道長(為體長的2.67一4.49倍),而且肌胃相當發達(厚12一l5mm)。

3、主食水果和漿果的鳥類

分兩種類型:樹棲種類,如犀鳥、巨嘴鳥、蕉鵑等,它們腺胃較肌胃大,肌胃壁薄而多皺褶,具膽囊,腸粗短,無盲腸;地棲種類,如產於澳洲及其附近島嶼的食火雞和鴯鶓。肌胃和盲腸較發達,可能與食其它植物質(葉、芽)較多有關。過去我們總以為鴯鶓是主吃綠色植物的鳥,與主食水果、漿果的食火雞全然不同鴯鶓後來發現鵬鵲不喜歡吃葉菜,喜吃水果。現在看來,鴯鶓與食火雞的食性近似,只是前者吃植物芽、葉稍多些而已。

4、主食綠色植物(芽、葉、根)的鳥。

由於生活環境、所吃各種食物比例及取食方式的不同,嘴、腳差異很大,但消化道卻有同一性—肌胃發達,盲腸發達,,膽囊明顯。

雞形目主食陸生植物,其消化道特點是肌胃發達,壁厚(23.3%一50.0%),內有角質層,常有砂粒,看來食種子較多;山地種類(雪雞、勺雞、采難)盲腸發達(40.6一91.1%)大(直)腸較長,(28.9一53.3%)吃綠色植物比例較大;非洲的珠雞腸甚短(1.57一1.79),顯然吃動物性食物較多,這已為實踐所證實。

鴕鳥和美洲鴕亦主食陸生植物,其消化道特點是非洲鴕腸子相當長,顯然吃大量綠色植物。美洲鴕的腸子卻與食蟲鳥類相近,說明其吃相當數量的昆蟲;另一方面,從盲腸與體長之比看,美洲鴕卻比非洲鴕大一倍,盲腸內還有許多橫隔膜,說明其對纖維素有更強的消化能力;再一方面,非洲鴕的大(直)腸與體長之比是美洲鴕的一倍,這只能說是對於乾旱的適應。

雁形目是吃水生植物的鳥類,其消化道特點是與主食陸生綠色植物鳥類相比,大(直)腸較短(10.4%一28.9%) ,值得注意的是,潛鴨在一般生態資料記載吃動物性食物較多,我們也曾認為較難飼養,怕其因營養不足,室外過不了冬,故每年冬季遷人舍內。後來發現它們和一般鴨子一樣,冬季露天生活得很好。從解剖上看,潛鴨消化道與鴨無甚差異。

火烈鳥目消化道特點是與雁形目相似,僅盲腸較小,這可能跟它們吃含纖維素較少的浮游生物(藻類、昆蟲)有關,不過吃動物性食物並不一定很多。

鴴形目消化道特點是腸子較短(為休長的1.79一1.89),吃昆蟲的比例肯定相當大;但盲腸又比食蟲鳥類發達,可能有消化纖維素的能力。

鶴形目包括秧雞科、鶴科和鴇科的鳥。大鴨盲腸發達,大(直)腸亦較長,是對乾早環境的適應;應列為主食陸生植物的鳥類。

消化道特徵

對照各種鳥類消化道特點我們發現,食蟲鳥類的腺胃細長,腸道細而短;主吃魚和肉的鳥類腺胃發達。肌胃較小,壁較薄;主食漿果、水果的鳥類腸子較短;主食種子的鳥類除多數有嗦囊外,腺胃小、肌胃大、有砂石,主食植物的鳥類盲腸發達,故認為某些鳥類盲腸是有消化纖維素作用的;大(直)腸的發達與否,與其生活環境的氣候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