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狐口

飛狐口

飛狐口今名北口峪,也稱四十里黑風洞,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宋家莊鄉北口村南500米,是太行山脈的最東端,恰當太行山脈和燕山、恆山山脈的交接點。由於其軍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成為千百年來兵家必爭之地。

簡介

平均海拔在1500到2500米之間,山的北坡,緊挨著開闊的蔚縣壺流河盆地,山的南坡則是亂石橫臥,濁流湍急的淶源縣拒馬河上遊河谷。

名稱來源

飛狐口這一名稱最早出現在漢初,之所以叫做飛狐口,據《遼史》的“地理志”記載說:“相傳有狐於嶺,食五粒松子,成飛狐,故此處名飛狐口”。飛狐口是歷史上名聞遐邇的古戰場。古籍上稱飛狐口“襟帶桑乾,表里紫荊”,“撮乎雲谷之間,吭背京鼎,號鎖鑰重地”。

戰略位置

飛狐峪最寬處只有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最窄處,只有二米到三米,僅可錯過一輛牛車騾馱,它的制高點是小嶺鞍。幾千年來,飛狐口一直是華北大平原與山西高原、蒙古太原的要隘,關內通往關外的重要孔道,出了這條大山峪,北面可以東去遼東,西去甘綏,北上太原,越過沙漠大磧,直達蒙古和貝加爾湖,南面可以東下江浙,南去中州湘楚,西赴陝川。飛狐口的直正山口,就是現在的北口。出北口,便是壺流河盆地,山勢轉平,無險可據。所以,歷朝歷代,一般都在北口設定管理關卡。

歷史典故

古來許多大的戰爭都與這重山竣嶺中的飛狐口有密切的關聯。

最早有記載的一次戰爭,是春秋末期趙襄子征服古代國的戰爭。

公元前204年劉邦與項羽逐鹿中原,被項羽打了個落花流水,想退守到關中去。他手下的謀士酈食其分析了天下形勢,反對西逃,提出東塞太行之險,北距飛狐口,南守白馬之津,便可以在戰略上形成在包圍的形勢壓倒項羽的建議。劉邦執行這一戰略,果然最終擊敗了項羽。

東漢光武帝劉秀東征冀州群雄直到拿下代上谷,一舉控制了飛狐口這條關隘孔道,無後顧之憂了,才宣布了登基。公元前36年,劉秀深知飛狐口的重要,下令讓自己的大將杜茂、王霸正式領兵治理飛狐口,即現在的黑石嶺。

晉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太原被石勒攻陷,晉并州刺史劉琨由飛狐出逃,投奔占據幽州的鮮卑人。北魏太和六年(公元482年),元宏又徵發五萬士卒修治飛狐道,由山西代縣南穿太行,一直修到河北的定縣。北魏武寨初年(公元528年),葛榮率農民起義軍占據河北冀縣和定縣,然後南下進攻北魏京都洛陽。當肘,操縱北魏大權的爾朱榮派北部柔然兵東出飛狐口,襲擊起義軍背部,爾朱榮自己則坐鎮相州(河南安陽),從正面阻擊起義軍。起義軍大敗,葛榮亦被生俘。

唐武后執政年間土突厥入犯,曾占據飛狐口,爾後攻占河北定縣。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朝叛將朱訛占據長安,李晟奉詔從河北易縣前去征討,西出飛狐道,晝夜兼程行至代州,南下收復長安。唐天復二年(公元902年),大軍閥朱溫命部將王處直領兵從易縣和定縣越過飛狐口,南下直指太原,將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擊走。五代朱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占據太原的晉王李存勖派大將周德威進攻幽州。周德威從太原北上後,東出飛狐,終於攻破幽州,免除了日後與後梁決戰時的北顧之憂。後唐清秦末年(公元936年),鎮守太原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反叛後唐,後唐將領張敬達奉命往討,被圍困於太原城南的晉安寨。後唐末帝李從珂為了營救張敬達,命大將趙德鈞自飛狐南下,從背部襲擊契丹軍。趙德鈞卻擅自從井陘東進,結果敗卻。

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將賀令圖在靈邱被遼將耶律斜診擊敗,逃至山西五台山。賀令圖與潘美發兵往救被遼軍大敗於飛狐口。至此,山西渾源、應縣、朔縣等地,先後為遼軍所占。明代因飛狐口是太行山北部諸州的咽喉,物資轉運全耍匯集於此,對這裡的防禦極為重視,有“紫荊、倒馬兩關,恃飛狐為外險”之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