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樓[棗莊飛機樓]

飛機樓[棗莊飛機樓]
飛機樓[棗莊飛機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飛機樓”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為東西走向的兩層建築,層高4米,總建築面積2813平方米,當時投資144萬元,大樓東部有地下室,高3米,通地下室有3處出入口。正樓中間凸出部分由兩根方柱拱托呈半圓形雨蓬。樓內中間門廳由4根花崗岩圓柱拱托,兩端與樓梯間相連,長12米寬11米,門廳北單體建築為會議室,門廳兩側有東西走廊,寬2.2米,走廊兩側為辦公室,寬敞明亮。

簡介

在棗莊市中區的中心街的北頭就是原來的中興煤礦的,現在時棗莊新中興公司的大門,往裡走就是始建於1923年的原中興煤礦公司辦公樓,即今棗莊新中興公司辦公樓,因其外形酷似飛機,故又名“飛機樓”。這座大樓不僅具有觀賞性,而且是中興公司的見證物,是棗莊發展的發源地,記載著中興公司131年的滄桑發展歷史。又有“魯南煤城第一樓”之稱。

結構

樓內中間門廳由4根花崗岩圓柱拱托,兩端與樓梯間相連,長12米寬11米,門廳北單體建築為會議室,門廳兩側有東西走廊,寬2.2米,走廊兩側為辦公室,寬敞明亮。水刷石外牆,混凝土沿口,大坡度起脊紅瓦屋面,襯托著突出房頂的塔樓,使正樓中央全高15.6米,整座建築物層次錯落有致,顯得格外壯觀奪目。“飛機樓”的東西兩側50米外各建有配樓1座,紅磚牆身,大紅瓦屋面,均為兩層磚木結構,東樓面積1734平方米,西樓面積1176平方米,與主樓整體呈象徵勝利的英文字母“V”形。飛機形狀的巧妙設計,象徵著公司的騰飛。另外,這座建築外表沒有中國文化的影子,但大樓的設計卻是中歐文化結合的產物。整個大樓主體朝向南方,但偏西5度,據說當年在建這座樓時,南邊有條正南正北的中新街(今中心街),因為中國建房有個習俗,房門不能正對路,如果正衝著路不吉利,為了不讓房門正對著馬路,於是出現了偏西的這一設計。以大樓中心為圓心,周圍建有160*160米的成正方形紅磚大圍牆,圍牆四邊個留有大門一處。

風格設計

棗莊位於山東省南部,煤田分布在棗莊和濟寧市的微山縣境內,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含煤面積約1300平方公里,煤的品種為肥煤和氣煤,灰分低,含硫少,發熱量高,是我國重要的焦煤基地,棗莊有記載的開煤歷史可以追溯到元代至大元年也就是公元1308年,至鴉片戰爭前,棗莊地區已形成“商賈輻輳,炭窯時有增值,而漕運數千艘,連檣北上載煤動輒數百萬擔”的著名煤炭基地。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陸續產生了一些近代工業,煤炭作為工業的燃料,需求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光緒初年,於1878年春,米協麟、戴華藻等人在李鴻章的準許下,創辦了有官僚、富商和地主合資的“山東嶧縣中興礦局”由於資金不足,生產技術落後,又在1893年半截筒子小窯透水事故,加之經營者腐敗無能,1896年1月中興礦局停辦。

1898年德國占領了膠州後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界條約》、《山東煤礦章程》取得了山東境內鐵路修築權及其沿線30公里內的礦山開採權,棗莊煤田正好在此範圍內,又是以煤質優良著稱海內外,德國人幾次要高價購買棗莊煤田,在這種情況下,時任直隸候補道同時又是中興礦局股東的張蓮芬感到保護棗莊煤田不被外力掠奪,又可以“藉以聯絡,以杜爭奪”解決資金不足和缺乏技術人員,吸收德國股本80萬元於1899年2月20日成立了“山東嶧縣華德中興煤礦公司”同時張蓮芬親自製定了《山東嶧縣華德中興煤礦有限公司暫行新添新股章程》對洋人的權力進行了限制,儘管德國人想盡辦法希望得到棗莊煤礦的開採權,但是在張蓮芬的堅持下德國人的陰謀都沒有得逞。並於1908年奏請清政府農工商部註銷“華德”字樣,完全華資經營,並更名為“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德國人一直不甘心,希望能夠參與“中興公司”經營並最終得到礦權,於1923年建造了這座大樓,因為並且按照中國的傳統將這座大樓的正門台階設計為九級,因為,當時該公司的兩位董事會長徐世昌和黎元洪都是國家總統(相當於帝王級別)。張學良當年曾專程到棗莊總礦視察。他很謙遜,堅決不從正面進入,而是從側面樓梯走進大樓。

“飛機樓”在建成後的幾十年里,經受了戰爭的洗禮,日寇的蹂躪,棗莊地區一些重大歷史事件都曾發生在這裡:1923年底,製造震驚中外的“民國第一案”的抱犢崮首領孫美瑤在這裡被誘捕殺害;1947年1月,國民黨第五十一師中將師長周毓英在此樓內被我人民解放軍俘虜……

1937年後日軍曾在棗莊進行長達8年的資源掠奪,但沒有留下何證據。而大樓只有東側有地下室,西側卻沒有,這不符合東西方講究對稱的建築藝術。據中國礦大地測專家探測,從地板往下還有夾層。但為了保護大樓結構,公司方面一直沒有進行開掘。至今,這仍是留給後人的待解之謎。

德國人設計,具有歐洲歌德式建築風格,平面形狀似飛機,俗稱“飛機樓”,也有人說是又像一隻飛翔的老鷹,為德國的國徽標誌。1946年因戰爭大樓遭到破壞。1953年,投資5.97萬元照原樣進行了恢復,稱棗莊煤礦辦公大樓,1962年,大樓北部單層會議室加層,使大樓總面積為2813平方米。1982年,整修後的大樓為淺褐色水刷石抹面、鐘樓分別塗以綠色白色相間調和漆。

值得一提的是大樓正面上方的“棗莊煤礦”四個大字,是郭沫若題寫的。

1949年周恩來總理之後於1950年對礦產進行清估。1952年,原中興公司經營的棗莊煤礦和政府接管的陶莊煤礦開始公私合營,改稱棗莊煤礦。1958年轉為國營,隸屬棗莊礦業集團公司(原棗莊礦務局)。
1953年大樓重修的時候公司決定請當時的文化部長郭沫若來題寫礦名,據公司人講,當年郭老回信是空的。郭老跟中興公司的人開了個玩笑。後來中興公司的領導也是心領神會,樓體上"棗莊煤礦"四字是從郭老信皮兒上拓下來的。

中興煤礦公司在長達37年的經營過程中,歷盡艱辛,屢挫屢興,發展為純民族資本的“中興煤礦公司”。它嚴格實行股份制管理,築鐵路,辦電廠,建港口,經營輪船公司,開創了一條“以煤為主,多業並舉”的發展道路。它廢小井,開大井,在全國率先使用簸煤機、刈煤機和無極繩運輸等近代化生產機械,採用較為先進的採煤方式和工藝,使煤炭產量劇增,從而成為僅次於日資撫順、中英合資開灤的中國第三大煤礦。

1999年,全國煤炭市場非常不好,煤炭企業職工生活費發不下來。棗莊煤礦是當時全國第一家政策性關閉破產的煤炭企業。2001年8月,在一片廢墟之上,棗莊新中興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重組成立。這座古樸典雅的大樓伴隨著棗莊煤炭工業的變遷依然巍然屹立,在改革開放中創建的新中興實業有限公司又在續寫“飛機樓”新的歷史。

飛機樓”已被山東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應有的保護。

據悉棗莊市人民政府將要用此大樓建立中國煤炭歷史博物館,以此講述中國煤炭工業的發展歷史。

飛機樓[棗莊飛機樓] 飛機樓[棗莊飛機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