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過程
2007年8月5日早上6時,日本氣象廳把位於在北緯20.12度、東經134.8度的熱帶低氣壓(當時其他氣象台仍定為熱帶擾動或低壓區)升格為熱帶風暴,命名為帕布。同日,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將它命名為Chedeng。它初時大致向西北偏西移動。第二天,日本氣象廳將它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然而,當晚的QuikSCAT風場圖顯示,帕布的低層環流中心仍不明顯,成狹長狀,並和東南方另一個低壓區(後來的熱帶風暴蝴蝶)的低層環流中心相連。8月7日,香港天文台率先把東南面的熱帶擾動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當日日出後,台灣中央氣象局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中發現帕布真正的低層環流中心位原來估計的偏西了約100公里,即時把它重新定位。同日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帕布升級為颱風;但香港天文台沒有把帕布升為颱風,維持強烈熱帶風暴等級。此時,上述的另一低壓區已發展為熱帶低氣壓。由於帕布和該熱帶低氣壓相距只有500公里左右,兩個熱帶氣旋發生藤原效應,使帕布轉向偏西移動。當日帕布在台灣屏東縣恆春半島南端登入,隨後日本氣象廳將它降格為強烈熱帶風暴,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它降格為熱帶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沒有強烈熱帶風暴等級)。
8月8日,帕布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穿越南海北部;同時,上述另一熱帶低氣壓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蝴蝶。受到蝴蝶的發展影響,加上掠過台灣造成的結構破壞,帕布逐漸減弱。當日,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日本氣象廳都先後把帕布降格為熱帶風暴。當帕布在香港以南近海掠過前,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台、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更把帕布降級為熱帶低氣壓。
8月9日午夜1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把帕布再度升格為熱帶風暴。隨後帕布轉向西南偏西緩慢移動,在上川島附近海域停滯不前,中國中央氣象台、日本氣象廳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都把帕布降格為熱帶低氣壓。當日稍後時間,帕布轉向東北緩慢移動。
8月10日,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把帕布再度升格為熱帶風暴,但澳門氣象局則沒有重新升格。當日日間帕布一度非常接近香港屯門一帶,香港天文台表示帕布於下午3時左右在屯門登入,並穿越香港西部;中國中央氣象台則指出帕布於下午4時在屯門登入。帕布移至屯門一帶後,又突然轉向偏西移動,穿越珠江口,在中山再一次登入,並減弱為熱帶低氣壓。其後帕布轉向西南偏西移動,一度再次移向上川島方向。8月11日凌晨,帕布再一次轉向東北移動,最後於早上8時35分在香港天文台總部之西北約80公里減弱為一低壓區。
預報預警
台灣
台灣發布颱風最高信號:陸上颱風警報
台灣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在8月6日23時30分發出海上颱風警報,其後於8月7日5時30分加發陸上颱風警報,隨著帕布遠離,台灣陸上脫離暴風圈影響,因此於8月8日11時30分改發海上颱風警報並於14時30分取消所有颱風警報。
香港
香港第一次影響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三號強風信號
香港第二次影響發出之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帕布是香港在2007年發出的首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這是香港自2000年強烈熱帶風暴瑪莉亞以來首個“回馬槍”,亦為1946年以來首次有熱帶氣旋在第一次吹襲時不用發出八號信號,卻在“打回頭”時使天文台需要發出八號信號。
當地兩次懸掛最高風球:三號風球
澳門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於8月8日中午12時懸掛一號戒備信號,是澳門在2007年發出的首個熱帶氣旋警告。帕布以穩定偏西路徑直逼華南。氣象局在翌日凌晨時間改掛三號強風信號。帕布一度穿越澳門南部海域,在澳門氣象局以南約28公里掠過,直至當天早上5時,由於帕布已遠離澳門,氣象局決定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
災害影響
8月6日,帕布逼近台灣,中央氣象局預測帕布將在宜蘭登入,其後在8月7日將登入地點修正成台東,8月8日帕布在屏東恆春登入,登入位置的預測相差300多公里,加上8月8日早上重新定位超過100公里,引來部分人士的批評。估計帕布對台灣農作物造成新台幣677萬元損失。 帕布在移入內陸以後,並沒有即時完全消散,還導致湛江落下一場近200年一遇的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