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風與火:陶行知》敘述了陶行知先生的學術人生。陶行知有一句話常掛在口頭上:“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轟轟烈烈的一生,轟轟烈烈做大事的一生。他一生中,所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可以說是在南京——南京市近郊的勞山,創辦了曉莊師範學校。死後,他就埋在了曾寄寓了他人生偉大的理想、曾浸潤了他無數的心血和汗水的勞山腳下。
圖書目錄
壹蔣介石密令:通緝陶行知
一、勞資糾紛:事件的肇始
二、乘車事件:又一個“近因”
三、黃埔軍校?曉莊學校!
四、《護校宣言》:骨氣與血性
五、和“叛逆”馮玉祥的交誼
六、流亡日本
貳人生一大事:創辦曉莊師範
一、出生在一個基督教家庭
二、學生時代,投身基督的懷抱
三、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美國的最終目標
四、教學合一:在南高師的教育改革
五、平民教育:到民間去的運動
六、一所新奇的學校
叄得而復失,曉莊學校又被查封
一、顧問《申報》
二、犀利文字再惹禍
三、“小先生運動”:小孩自動教小孩
肆育才學校:難童的福地
一、兩廣飛行演講:反蔣
二、週遊歐美,抗日宣傳
三、真力量:生活教育
四、苦辦難童學校
伍去了,不帶走半根草
一、婚姻與家庭
二、變身民主鬥士
三、重回曉莊:最後的告別
四、紛紛擾擾身後事
後記
文摘
後記
為真切地感受陶行知,我曾兩次前往他的故鄉。我驅車在皖南秀絕天下的名山異峰問疾速盤旋,追尋他高遠志向的來源;在岸闊澗深的豐樂河畔伴水徐行,尋思他胸懷寬廣的因緣。
我沿著東往徽州古城(歙縣)去的大路,拐進一個靜謐的村莊——黃潭源,在阿黃黑花們的追逐與狂吠下,院前屋後地轉悠,試圖找到一點陶行知出生地的與其有關的碎片殘景,可惜一切都是不甘心的枉然,因為連村中最老的老人對於這個村莊來說都顯得太年輕了。所幸在村民的指點下,在村東的一畦菜地里找著了憋屈地湮沒在一蓬亂草中的陶家祖墳,這才對一路風塵顛簸有所交代。
我拾起一節蘆葦稈,用力撥開墓碑前纏織的枯草腐藤,寫著“陶氏祖墓”四個大字的石碑完整地顯露出來,默立良久。陶行知成年後,大約只回故鄉一次,不會不到他自小熟悉的祖墓上來吧?那時他多半雄心萬丈,志在國家大眾,也可能遭遇挫折,正要重新振奮,面對祖先,是否獲得了一些啟示或力量?
整整五百年前,陶行知的先祖子明公,不知何因一反江浙人氏戀鄉重遷的習性,決然離開紹興府,登舟逆水西行,由富春江經千島湖而至新安江,於徽州府登岸,在離城數里之外的鄉村定居下來。徽州雖也是千年古邑,但歷史相較於紹興還是年輕,富庶程度也不及,子明公卻棄東南平原而擇皖南山區,也似乎有遁世隱居之意。陶行知的母親是歙縣的鄰縣休寧人,陶行知的父親先後在休寧萬安鎮開醬園、做“冊書”(文書),陶行知小時候就在該鎮街市上的一家經館(私塾)念書。萬安鎮街市當年因處水陸交通要道,商賈雲集,終日人聲鼎沸。可當年有多熱鬧,如今就有多冷清。當年最繁華擁擠的中街,如今卻可以為你一人寂靜地橫陳。你也只能默默穿街而過,因為想找個問路的人也非易事。陶行知就讀的吳家經館就位於中街的一條只能單人出人的小巷內,緊閉的門扉破舊不堪,但是從外面還是可以看出房屋高闊,是箇中上生活水平的人家。陶行知的父母、外婆家都在街上開店,他上學放學穿梭於五色人等雜匯的街市,也算是從小見過花花世界的人了。
年歲稍長,陶行知隨經營不善的父母回到黃潭源,那裡離縣城不遠,他在縣城基督教會辦的一個免費學堂里讀書,也曾跟父親到城裡去賣菜。那個學堂的洋人傳教士老師對於陶行知後來成其為“陶行知”作用與意義非同小可。學堂的建築如今還在,房屋花園都非常精緻,可是今人在原址上銜接出不知多少倍於原規模的宏大壯觀的建築作為陶行知紀念館,卻把原建築擠壓成一個非常可憐的存在了。
我寄宿在與古城一河之隔的山頂客棧,居高俯瞰,城郭盡收眼底。想陶行知早年,當也喜歡這樣的視角,所以才能不戀家鄉秀甲天下的山水,決然走出大山,擁有了更廣闊的世界。
陶行知一生共生有四個兒子,如今都已不在。他的最小的一個兒子陶城剛於去年早春謝世,陶城的女兒打電話傳來噩耗,令人唏噓不已。幾年前寫陶行知,與他時有聯繫。他為人豪爽率真、熱情炙人,耄耋之年不改赤子之心,從他身上,頗能感受幾分乃父性情。陶行知既損家為國,為人夫為人父則不免有所過失,人往往頌其德而掩其眚,我獨不諱言。書成寄陶城,不免忐忑,不料陶城來電,聲如洪鐘,亟表同意,且道:“我若不實事求是,就不是陶行知的兒子!”令人感動。試看今日名人之後,幾人有此胸懷!由此也可見陶行知家教家風非同一般。 值本校百一華誕,有此機會以陶傳獻禮,當然是一件榮幸的事。在此謹向教科院黨委書記顧建軍先生、院長鬍建華先生表示感謝;還要感謝南師大出版社編審丁亞芳女士,在寫作與成書過程中所給予的支持與付出的心血。
序言
陶行知是一位民國人物,他生於清朝晚期,死於國民政府土崩瓦解之前,離開這個世界已經66年了,可是在人們的感覺里,他卻新鮮得好像是一位當代人物。所謂不朽,大概指的就是這種精神生命的魅力吧?
陶行知是安徽人,南京人卻婦孺皆知,陶行知對於南京也懷有一種特別的感情,以至於死後沒有葉落歸根,而是埋在了南京。他的中學、大學都是在南京讀的。留學歸來後,就在南京的高校工作。陶行知有一句話常掛在口頭上:“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轟轟烈烈的一生,轟轟烈烈做大事的一生。他一生中,所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可以說是在南京——南京市近郊的勞山,創辦了曉莊師範學校。死後,他就埋在了曾寄寓了他人生偉大的理想、曾浸潤了他無數的心血和汗水的勞山腳下。他的雙親、髮妻、胞妹也都安葬在那裡,五墳合一。所以說南京是陶行知的第二故鄉,並非誇張之語。
在抗戰之前的二十年里,像陶行知那樣的“海歸派”,除了入仕的不算,單是安身於大學教席的,也多有物質生活優裕、社會地位甚高的黃金歲月。而陶行知卻不願耽於安逸,而是走出象牙塔,放棄了“陽關道”,另選了一條崎嶇的山路,披荊斬棘,踽踽獨行。因此在這一群知識分子中,陶行知“另類”的標記很明顯。自然的,他的人生價值也恰恰在於此。
從他的偉大行動、實踐的本質來說,陶行知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一一可謂社會教育活動家。
陶行知是一位很有“異質”感的人,這使他不安於現狀,不同於傳統,不肯從眾思維,而常思改變,勇於革新,喜另闢蹊徑,故而他的教育思想及其所走的大眾教育、教育救國之路,必然是獨特的。“獨特”是陶行知及其思想生命力長盛、薪火相傳的火種。
由陶行知在教育界巨大的影響力,不免令人遐想:若天假其年,陶行知做了共和國的教育部長,今天會出現“人民滿意的教育”嗎?表面看來,這是一個偽命題。而事實上,對歷史做假設並非一無意義。一是抗戰勝利後,中共曾推薦陶行知做聯合政府的教育部長,也曾不只一位中共重要官員當眾表示要請陶行知做新中國教育部長的意願,這種可能性原本存在;二是這樣的假設,可給反思今天的教育、特別是創新教育提供參照。這也應是陶行知迄今不曾在人民心中遠去、學陶蔚然成風、桃花盛開的真正意義吧?
作者簡介
王一心,江蘇南京人,研究生畢業於江蘇省行政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插過隊,當過兵。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研究館員。198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200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張愛玲傳記多種,另曾為丁玲、蘇青、林語堂、梁實秋、陶行知等人作傳,並著有百萬字歷史小說《太平天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