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
道教俗神。又稱風神、風師、箕伯。傳說中掌管風的神,
源於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有多種說法,一說風伯為飛廉,即傳說中的一種怪獸,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紋。一說風伯為箕星,即人馬座的V、B、E、Y四星,又稱箕斗、斗宿。唐宋以後,風神逐漸人格化,有風母、
風伯等說法,以風伯之說流行較廣。其形象為一白須老翁,左手持輪,右手執箑(即扇子),稱風伯方天君。漢族民間常以狗祭風神。
由來
中國古代的風神崇拜起源較早。《周禮》的《大宗伯》篇稱,“以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鄭玄註:
“風師,箕也”,意思是“月離於箕,風揚沙,故知風師其也”。東漢蔡邕《獨斷》則稱,“風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風”。箕星是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之一,此當以星宿為風神。另外,楚地亦有稱風伯為飛廉的。屈原《離騷》有句稱“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晉灼注飛廉曰“鹿身,頭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高誘注蜚廉曰“獸名,長毛有翼”。此當以動物為風神。唐宋以後,風伯曾作“風姨”、“封姨”和“風后”,即曾作女神。但以箕星作風伯之說,一直占據主導地位。
《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
職能
風伯之職,就是“掌八風訊息,通五運之氣候”。風是氣候的主要因素,事關濟時育物。
《風俗通義》的《祀 典》稱,風伯”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養成萬物,有功於人。
王者祀以報功也”。
奉祀
對風伯的奉祀,秦漢時就已經列入國家祀典。
《唐會要》稱,奉祀風伯,升入中祀,並且要“諸郡各置一壇”, 與王同祀。道教宮觀中也有設殿供奉風伯雨師、雷公電母的,其風伯塑像常作一白髮老人,左手持輪,右手執扇,作扇輪子狀,稱風伯方天君。風伯神誕之
日為十月初五日。普通道教徒在其生存和職業同風有密切關係者才單獨奉祀風伯,一般道教徒只是在大型齋醮法會時才供奉風伯。
相關記載
風神亦稱風伯、風師,其信仰起源甚早。《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周禮·大宗伯》以楠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
春秋戰國以後,風神信仰逐漸統一,中原一帶信仰的風神為星宿,南方一帶信仰的風神則為鳥形或帶有羽翼的飛廉。應昭《風俗通義·祀典》謹按《周禮》云:以楠燎祀風師。風師者,箕星也,箕主簸揚,能致風氣。《易·巽》為長女也,長者伯,故日風伯。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養成萬物,有功於人,王者祀以報功也。戌之神為風伯,故以丙戌日祀於西北,火勝金為木相也。又蔡邕《獨斷》曰:風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風。《漢書·武帝紀》有“還,作甘泉通天台、長安飛廉館”,晉灼注飛廉曰:“身似鹿,頭如爵(雀),有角而蛇尾”。《三輔黃圖》:“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飛廉有時也稱作蜚廉,其形象非常古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王逸注曰:飛廉,風伯也。洪興祖注日:應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晉灼曰,飛廉鹿身,頭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淮南子·真》曰:真人騎蜚廉,馳於外方,休於宇內,燭十日而使風雨。高誘注曰:蜚廉,獸名,長毛有翼。《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引《上林賦》有“推蜚廉,弄解豸,格瑕蛤,鋋猛氏,曹騕褭,射封豕”的句子,集解郭璞曰:“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者”。
秦漢以後,道教吸收了這一信仰,列風神入神系,將二者信仰進行統一。如《雲笈七羲》稱風神名咤,號長育。咤是說明風的特徵。長育是指風吹拂大地,化生生物。《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稱風伯神為飛廉,正如應昭所說的能致風氣,身似鹿,頭似爵,有角,尾似蛇,大如豹。《歷代神仙通鑑》卷二亦云:蜚廉生得鹿形蛇尾,爵頭羊角,與蚩尤同師一真道人,迸居南祁,見寸山之石,每遇風雨則飛起似燕,天晴安狀如故。怪而覘之,夜半見一物大如囊,豹文而無足,向地吸氣二口噴出,狂風驟發,石燕紛飛。廉步如飛禽,乃追而擒之,是為風母,能掌八風訊息,通五運之氣候。至今在永州祁陽還有座風伯山,相傳即是當年之山。
在山東、江蘇等地的漢畫像中均可見到一種力士鼓唇吹氣的形象,這一形象就是漢代人塑造的風神風伯。風伯或出現於雷電雲雨之神出行的佇列中,或張口弄舌地吹掀屋頂,或與箕星為伴馳騁於月夜星空。通過對諸類圖像的分析可以看出,漢代風伯神話是在先秦流行的箕星信仰與飛廉崇拜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而風伯畫像作為漢代喪葬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承載著佑助墓主靈魂升仙的宗教功能。
《古史箴記》中稱:風伯飛廉鹿身雀首,頭生尖角,通身豹紋,尾如黃蛇,幫助蚩尤一方參加華夏九黎之戰。曾聯合雨師屏翳擊敗冰神應龍。後被女魃擊敗,於涿鹿之戰中被擒殺。飛廉,死於涿鹿之戰。
形象
方天君《集說詮真》引《事物異名錄》曰:風神名巽二,又名風姨,又名方天道彰。今惜塑風伯像,白須老翁,
左手持輪,右手執扇,若扇輪狀。稱曰風伯方天君。
孟婆為南方風神,大約在北齊時信仰盛行。明人口藝蘅《留青日札》卷九中稱北齊李陶酴(音塗)問陸秀士,江南的孟婆是何神。秀士答道,據《山海經》中記載,帝之女游於江中,出入必以風雨自隨。這帝女,就是孟婆。
楊慎《丹船總錄》江南七月間,有大風甚於舶桌,野人相傳為孟婆發怒。
犬首戌
古人探究:風起風靜,由誰主宰?一說“箕星好風”,想像二十八宿中的箕宿主風,如《風俗通義》所謂“箕主簸揚,能致風氣”。一說飛廉為風神,這是鹿身雀頭、蛇尾豹紋的精靈。較為後起的,有封十八姨。“封”即“風”,“李”字可拆為“十八子”,由於傳統文化中“李”與“虎”的淵源關係,以《易》的“風從虎”為基點,古人創造了這樣一位司風虎神。至於另一名目的風神-巽二,則來自易學的巽主風。此外,還有一位持扇方天君,白鬍老翁模樣。
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古代的造神思維,有一說見於《龍魚河圖》:“太白之精,下為風伯之神。”太白之精,就是《史記·天官書》所說的天狗星。這樣一來,神狗與風伯的關聯,真有些說來話長了。
十二生肖戌為狗。以狗為風神,頗具意趣的表現形式是:祭風伯而重“戌”。這從一個側面印證,生肖文化參與了風神的創造。即便不言狗,已由“戌”透露了其中訊息。如東漢《風俗通義》:“戌之神為風伯,故以丙戌日祀於西北。”《後漢書·祭祀志下》更進一步講:“以丙戌日祠風伯於戌地。”禮奉風神,日期選戌,地點選戌。時間與空間都擇戌而成儀禮,當是大有深意的設計。可以作為輔證的例子,是《後漢書》季冬出土牛的風俗:時在建醜之月,地點在“城外醜地”,來做牛的文章。
將風與狗、風神與狗聯繫起來,是一種相當古老的觀念。
先有甲骨卜辭:“於帝史風,二犬。”郭沫若釋:“視風為天帝之使,而祀之以二犬。”用兩條狗,祭祀天帝的使者---風。相關的卜辭還有:“寧風,北巫犬”;“寧風,巫九犬”。都是講商代殺狗止風的習俗。
漢字“飆”,本作“猋”,保留下犬與風特殊關係的信息,《說文解字》說:“猋,犬走貌,從三犬。”狗奔快如風,與以狗為風神,當是有關聯的。
又有人首犬身神獸,載於《山海經·北山經》:獄法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這段文字描述的神獸,有四點值得注意:一,人首犬身;二,行如風;三,此獸出現,天下起大風;四,此山取名獄法,“獄”字雙“犬”夾一“言”---獄法山真不愧神犬的大本營。《山海經》這段內容,其實就是關於狗為風神的傳說。
古人造神,想像風伯的模樣是犬首。明代王逵《蠡海集》說:“風雷在天,有聲而無形,故假乾位,戌亥肖屬以配之,是以風伯首像犬,雷公首像豕。”風神雷神,被構想在乾位。八卦分布周天,乾之位在西北方,對應戌狗亥豬。所以,“風伯首像犬”;至於雷公,既有猴臉之說,也存豬首之說。
狗為風伯、殺狗止風的古俗之中,包含著地支戌的因素。戌的方位,西而偏北。這基本上與我國大陸冬季寒流的方向相一致。不言而喻,對於和煦的風,清涼的風,帶來舒適愜意的風,古人是不會用血淋淋的磔狗的方式,去祈求風停風息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樣的風,人們不會想到要停止它;“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暖暖春風,人們不會討厭它;“農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伏壠黃”,這樣的風,人們沒有必要驅除它。然而,對於帶來強降溫的大風,對於為嚴冬增加冷酷的大風,人們的感覺就不同了,盼著風能停下來,風和日暖。寒冬西北風,大體合於戌的方位。以狗為風伯,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緣由。
史料記載
《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王逸註:“飛廉,風伯也”;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引《上林賦》有“推蜚廉,弄解豸,格瑕蛤,鋋猛氏,曹騕褭,射封豕”的句子,集解郭璞曰:“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者”;
《漢書·武帝紀》有“還,作甘泉通天台、長安飛廉館”,晉灼注飛廉曰:“身似鹿,頭如爵(雀),有角而蛇尾”;
《三輔黃圖》:“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廣泛分布於亞歐草原的鹿石其造型也是鳥首鹿身,與中國古文獻所記載的飛廉形象相同。
歷史傳說
最早的風神被稱為箕星或箕伯,《風俗通義》中稱“風師者箕星也。箕主簸揚,能致風氣,故稱箕伯。”但在楚地
則自古以鹿身雀頭的神秘怪獸飛廉為風伯,《水經注》稱飛廉以善於行走而為紂王效力,周武王擊敗了紂王,飛廉殉國自殺,天帝為他的忠誠感動,用石棺掩埋他,並使他成為風神。漢以後飛廉與箕伯逐漸融合,並由民間人格化,形成了“白須老翁,左手持輪,右手執箑,若扇輪狀”的固定塑像帽。唐以後,因風伯的主要職能是配合雷神、雨神幫助萬物生長,所以受到歷代君主的虔誠祭祀。然而風伯也常以颶風過境毀壞屋舍傷害人命,形成自然災害,因此被視為凶神。漢族民間傳說中常以女性形象出現的風神“封姨”,就主要體現了風對植物生長的危害。
風伯
康熙皇帝的兒子雍正,信奉佛教,由於思想局限的關係,他並不知道風是一種自然現象,
而是覺得風災是因神靈作祟。雍正六年,皇帝頒旨,命欽天監大臣勘測吉地,在皇宮的東側建設一座風神廟,正名叫宣仁廟,供奉風神,祈求神靈保佑,使國家和皇宮免遭風災。
宣仁廟坐落在今北池子大街2號、4號,廟門坐東朝西,中軸線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築有山門、鐘鼓樓、前殿、正殿、後殿和東西配殿,廟內前殿祀風伯,後殿祀八風神,俗稱風神廟。其規制仿中南海時應宮,原廟內有雍正皇帝御書的“協和昭泰”匾額。
佛教界認為在天界的風神是主管風的,因此,遇有不測風雲時,皇帝要親自至此,焚香拜佛,有時派皇子皇孫們以及大臣們前來敬香。這們風神名風伯,號箕伯,張衡《思玄賦》:“屬箕伯以函風兮,懲典澀而為清。”李善注引《風俗通》曰:“風師者,箕星也;主簸物,能致風氣也。”由於這座寺廟離皇宮較近,早年一些大臣為了上朝方便也常藉此留宿、吃齋,並給寺廟施捨,久面久之,一些大臣也深知風災的厲害,在治理國事時,分外注意防禦風災。
因宣仁廟建在故宮附近,有人將其與凝和廟、普度寺、真武廟、昭顯廟、萬壽興隆寺、靜默寺和福佑寺統稱為“故宮外八廟”。
風伯-神話傳說
風伯,又稱風師、箕伯,他的名字叫做飛廉,他原來是蚩尤的師弟。他的相貌奇特,長著鹿一樣的身體,布滿了豹子一樣的花紋。他的頭好象孔雀的頭,頭上的角崢嶸古怪,有一條蛇一樣的尾巴。他曾與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為師傅,在祁山修煉。
修煉的時候,飛廉發現對面山上有塊大石,每遇風雨來時便飛起如燕,等天放晴時,有安伏在原處,不由暗暗稱奇,於是留心觀察起來。
有一天半夜裡,只見這塊大石動了起來,轉眼變成一個形同布囊的無足活物,往地上深吸兩口氣,仰天噴出。頓時,狂風驟發,飛沙走石,把玩意兒又似飛翔的燕子一樣,在大風中飛鏇。飛廉身手敏捷,一躍而上,將它逮住,這才知道它就是通五運氣侯,掌八風訊息的"風母"。於是他從"風母"這裡學會了致風,收風的奇術。
蚩尤和黃帝部落展開的那場惡戰,傳說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施展法術,突然間風雨大作,使黃帝部眾迷失了方向。黃帝布下出奇制勝的陣勢,又利用了風后所製造的指南車,辨別了風向,才把蚩尤打敗。被黃帝降伏後就乖乖地做了掌管風的神靈。風伯作為天帝出巡的先鋒,負責打掃路上的一切障礙。每當天帝出巡,總是雷神開路,雨師灑水,風伯掃地。風伯的主要職責,就是掌管八面來風的訊息,運通四時的節日氣候。
雨師
雨師,道教俗神,亦稱萍翳、玄冥等。傳說掌管雨的神,源於中國古代神話,認為是畢星,即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共有8顆星,屬金牛座。後有雨師為商羊或赤松子二說。
由來
中國古代的雨神起源甚早。《周禮》的《大宗伯》篇稱,“以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鄭玄註:“雨師,畢也”,意思是“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是雨師畢也”。東漢蔡邕《獨斷》則稱,“雨師神,畢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雨”。畢星是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此當是以星宿為雨神也。另外,亦有以人物為雨神者。屈原《天問》雲“蓱號起雨”。漢代王逸注稱:“蓱,萍翳,雨師名也”。《風俗通義》稱“春秋左氏傳說,共工之子,為玄冥師”,“鄭大夫子產禳於玄冥”。玄冥,雨師也。晉《搜神記》稱,“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更以神鳥為雨師,稱“雨師者,商羊是也。商羊,神鳥,一足,能大能小,吸則溟渤可枯,雨師之神也”。唐宋以後,從佛教中脫胎出來的龍王崇拜逐漸取代了雨師的位置。
職能
師之名,以“師”名神。據《風俗通義》的《祀典》稱,“師者,眾也。土中之眾者莫若水。雷震萬里,風亦如之。至於太山,不崇朝而遍雨天下,異於雷風,其德散大,故雨獨稱師也”。正是由於風雨滋潤,“養成萬物,有功於人,王者祀以報功也”。
奉祀
雨師的奉祀,秦漢時已列入國家的祀典。《唐會要》稱,奉祀雨師,升入中祀,並且要“諸郡各置一壇”,與王同祀。道教宮觀也有設殿供奉風伯雨師、雷公電母者。其雨師之塑像常作一烏髯壯漢,左手執盂,內盛一龍,右手若灑水狀,稱雨師陳天君。雨師之神誕日為十一月二十日。由於近代雨師的崇拜逐漸為龍王崇拜所取代,因此現在專門奉祀雨師的祭典已不多見。只是在道教大型齋醮儀禮上,設定雨師的神位,隨眾神受拜。
相關記載
雨神亦稱雨師,其信仰與風神一樣,起源甚古。《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同禮·大宗伯》:“以楠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
漢人在以箕星為風伯的同時,則以畢星為雨師。蔡邕《獨斷》曰:“雨師神,畢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雨。”《詩》云:“月離於畢,俾滂沱矣。”《重修緯書集成》卷六《龍魚河圖》:“天太白星主兵,其精下為雨師之神。”《易·師卦》曰:“師者眾也。”《風俗通義·祀典》稱:土中之眾者莫若水,雷震百里,風亦如之。至於太山,不崇朝而遍雨天下,異於雷風,其德散大,故雨獨稱師也。醜之神為雨師,故以乙丑日祀雨師於東北,土勝水為火相也。可見當時雨神已被列入國家祀典。
後來雨師被道教納入神系,或云為龍,或云為商羊,或云為赤松子。《抱朴子·登涉》:“山中辰日有自稱雨師者,龍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雨師神,商羊是也。商羊神鳥,一足,能大能小,吸則溟渤可枯,雨師之神也。”《搜神記》卷一:“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冰玉散,以教神農。能入火不燒。至崑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復為雨師,遊人間。今之雨師本是焉。”又《列代神仙通鑑》卷一神農時,川竭山崩,皆成沙磧,連天亦幾時不雨,禾黍各處枯槁,有一野人,形窖古怪,言語顛狂,上披草領,下系皮裙,蓬頭跣足,指甲長如利爪,遍身黃毛復蓋,手執柳枝,狂歌跳舞,曰:“予號赤松子,留王屋修煉多歲,始隨赤真人南遊衡岳。真人常化赤色神首飛龍,往來其問,予亦化一赤虬,追躡於後。朝謁元始眾聖,因予能隨風雨上下,即命為雨師,主行霖雨。”
形象
民間對雨師亦有自己的看法,漢人以玄冥為雨師。《風俗通義·祀典》《春秋·左氏傳》說:共工之子,為玄冥師。鄭大夫子產禳於玄冥。雨師也。因玄冥是古代五行官中的水官,水與雨相通,故被稱為雨師。
又有以萍翳為雨師的。《楚辭·天問》蔣號起雨。王逸注曰:“蔣,萍翳,雨師名也。”《廣雅·釋天》雨師謂之蔣翳。萍翳又稱屏翳。司馬相如《大人賦》召屏翳,誅風伯,刑雨師。曹植《洛神賦》屏翳收風,川後靜波。
唐朝時還以李靖為雨師。《山西通志》風雨神廟,在翌城縣四望村。其神唐衛公李靖。這大概源於《唐逸史》中李靖行雨的故事。相傳李靖曾經遠行於山中,夜晚寄宿於民夫家中。半夜,一婦人將一個水瓶遞給他說:天命行雨,煩汝代勞。一傭人牽一青驄馬至,對李靖說:汝以水自馬鬃下,三滴乃止,慎勿多滴。李靖上馬後,正準備滴水,不料馬驚,咆哮躍空,瓶中水一連數滴,次日當地一場大雨,解決了旱情,民感其恩,立廟祀之。
另外《事物異名錄》還說雨師為馮修,號樹德,又名陳華夫。《集說詮真》中還描繪了他的形象:烏髯狀漢,左手執盂,內盛一龍,右手若灑水狀,稱之日雨師陳天君。
歷史傳說
在傳說中常常和風伯一起出現。曾是黃帝的屬臣,《韓非子·十過》稱:“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但之後則隨同蚩尤與黃帝作戰,《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從大風雨。”蚩尤敗退之後,雨師是司雨之神,但不能確認其究竟為誰。《楚辭》中稱雨師名“玄冥”、“萍翳”、“屏翳”,《抱朴子》則說“山中辰日有自稱雨師者,龍也。”而《搜神記》說“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至高辛時,復為雨師,遊人間。今之雨師本是焉。”世間流傳種種說法繁多,甚至有稱衛公李靖為雨師者,雖然顯得荒謬,但足以看出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漢族民間對於作物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降水的重視。值得一提的是地支之中“醜”之神為雨師,所以漢族民間往往在己丑日祭祀雨.
《風雨圖》
1983年4月,河南南陽市王莊出土一幅蓋頂(漢墓)畫像《風雨圖》,50×170厘米,畫上部刻三神人共拽引五星車,一神馭之,雙手挽韁,馭者為風伯。風伯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養成萬物,有功於人;下部四神人,頭髮皆披在一旁,各抱一口罐正傾向下方,罐中的水流似瀑布傾瀉而下,象徵降雨。右部一雲神,赤身裸體,雙腿跪地,張口作吹噓狀,口吐雲氣,雲氣瀰漫空間。圖畫左上方有斜對四星,下沿中間一星應是老人星,空白處飾雲氣。風雨雷本是自然現象,但由於與人類生命有著直接的關係,於是人們便賦予其各種神話意象。這幅《風雨圖》便是一幅成功的神話意象作品。被人格化的風神雨神,以一種飽滿的熱情造福人間,他們盡心竭力,密切協作,造福人類。
關於雨師的神話傳說,最早來自對雨水的自然崇拜。《獨斷》云:“雨師者,畢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雨。”南陽漢畫像石中的天文圖中常有畢星的星象,這與祈雨的風俗有關。而南方的楚國則以“飛廉”這種奇怪的鳥獸為風伯。漢畫中的風伯雨師,既非星體,也非鳥獸,而完全是人的形象,說明二神在漢代已經人格化了。而且,漢代對風伯、雨師的祭祀,已經納入了國家的祭典,漢族民間也都設有風伯、雨師廟。
龍施雨沛
據說大禹治水前,有應龍以尾畫地,為禹畫出應開挖的浚水導水的水道線路,也有傳說說禹治水時疏導河川、挖去山岩,有應龍在前曳尾,有玄龜在後挖泥,當疏導到巫山縣時,一條應龍畫錯了水道,被禹處死。巫縣現在仍有錯開峽和斬龍台兩處地名。
傳統中的應龍是一種有翼的龍,頸細腹大,鱗身。脊上有棘禮四肢強健,而且喜歡獨處。古人曾有詩詠應龍:“應龍未起時,乃在淵底藏,非雲足不踏,舉則沖天翔。譬彼野蘭草,幽居常獨香,清見播四遠,萬里望芬芳。隱居可頤志,自見焉得彰。”這首詩實際上是借應龍而指人,借題發揮了。
從上述傳說中可以看出,布雨還不是應龍所獨有的功能,因為蚩尤也請來了正規的神抵--雨師。但應龍有布雨的本事則是無疑的。據說黃帝戰勝蚩尤後,由於應龍不能再上天,所以先民們用上造出一條狀如應龍的“土龍”,同時施以巫術,才使得上天降下了甘霖。於是以“土龍”呼風喚雨就成了祈雨的必不可少的內容。而且,雖然上古時代的雨師有多種名目,但隨著龍崇拜的普及,其它雨師的形象乃至名稱都弱化、模糊了,只有龍的布雨形象日益強化,所以龍也就成了雨師。
應龍和雨師
應龍是黃帝收的一個小弟。據說,“應”是雁鳴的聲音。當時大雁常在黃土高坡上低低的飛行,領隊的老雁在空中鳴叫,後繼的雁鳥一隻接一隻應和,以免有誰掉隊。這便是答應、應對、應唱、回響等詞的來歷。應龍有雁的特徵,身體輕盈,輕易爬臨山頂,在陽光閃閃中靜止不動,大家向上仰望,看見的是一隻有翼的雁形飛龍--所以叫應龍,即是雁龍。
據說應龍只能駕馭地面的流水,黃帝戰蚩尤的時候,他截取靈山河水,秘密蓄積水位,妄圖一舉淹沒蚩尤的營地,結果被雨師的大雨澆了一個亂七八糟,害人反害己。
也有版本說應龍會飛上天往下吐水,這似乎也不算會下雨,只是“飛”和“吐水”兩項技能的簡單疊加而已。最遜的是他會放不會收,結果吐出來那么多口水都被雨師收了去,造成反撲,害得黃軍都被他的口水淹了。到了大禹治水的時候,他就只能幫著人家用尾巴掃掃地、劃劃線了。
唐祭祀史記
天寶四載七月二十七日敕。風伯雨師。濟時育物。謂之小祀。頗紊彝倫。去載。眾星以為中祀。永言此義。固契約升。自今以後。並宜升入中祀。仍令諸郡各置一壇。因春秋祭祀之日。同申享祠。至九月十六日敕。諸郡風伯壇。請置在社壇之東。雨師壇在社壇之西。各稍北三十步。其壇卑小於社壇。其祀風伯。請用立春後醜。祀雨師立夏後申。所祭各請用羊一。籩豆各十。簠簋俎一。酒三斗。應緣祭須一物已上。並以當處群公廨社利充。如無。即以當處官物充。其祭官準祭社例。取太守以下充。五載四月十七日詔曰。發生振蟄。雷為其始。畫卦陳象。威物效靈。氣實本於陰陽。功乃施於動植。今雨師風伯。久列於常祠。唯此震雷。未登於群望。其以後每祭雨師。宜以雷師同壇祭。共牲別置祭器。至貞元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詔。問禮官。其風師雷師祝版署訖。合拜否。太常博士陸淳奏曰。以是小祠。準禮又無至尊親祭之文。今雖請御署。校詳經據。並無拜禮。詔曰。風師雨師為中祠。有烈祖成命。況在風雨。至切蒼生。今禮雖無文。朕當屈己再拜。以申子育之意。仍永為例程。本是小祀。開元禮無樂章。及升為中祀。乃用登歌一部。天寶以來。嘗借天帝樂章用之。本太常卿董晉奏請。補其闕。至貞元六年五月十四日。詔秘書監包佶補之。雨師亦準此。風師壇舊在通地門外道北二里。貞元三年閏五月二十一日。以宮城喧呼。虧於宿敬。又近章敬寺。恐神靈不安。詔有司於滻水東擇地移之。其年七月二十一日。遣太常少卿裴郁致祭告移之。四年四月。詔有司。自開元以來。升風師雨師為中祀。假郊廟樂章。未奏撰。遂令於邵等分撰之。六年五月。以風師雨師武成王等樂章。付有司施行之。
赤松子傳說
神話中的掌管雨的神仙,有做屏翳,也叫號屏,又叫玄冥。他們其實就是赤松子,又寫作"赤誦子"。傳說是炎帝神農氏時施雨的雨師。
這位赤松子先生有一種能隨著風雨飄來飄下的本領,曾做過炎帝神農氏的雨師,後來從西天母那裡得了什麼不死藥之類的東西,能入火自焚,隨風雨而上下。成了仙,上了天,順便還拐走了炎帝的小女兒。直到高辛氏的時候,赤松子才想起自己的職責,又回到人間做雨師。炎帝到高辛之間隔著黃帝、少昊和高陽三代,原來那幾百年竟是滴雨未下的。相傳遠古時代,人民以採集和漁獵為生,一日無獲,就得挨餓,日子過得和艱難。後來,神農氏用木製做耒、耜,教大家種植谷,秋收冬藏,生活才有所好轉。於是神農氏被眾人舉為首領。
年復一年,一場罕見的旱災降臨了,一連數月,天上沒有一滴雨降落,田裡的禾黍全都要枯萎了。旱情最重的地方,川竭山崩,皆成沙磧,連人畜都要渴死了,噴甭說汲水澆地了。
神農氏頭髮快愁白時,不知從哪兒跑老一位蓬頭跣足、形容古怪的野人,上披草領,下系皮裙,手裡還拿根柳枝。野人自我介紹說:"我叫赤松子,曾隨師傅道人在崑崙上西王母石室中修煉多年。赤道人常化飛龍,南遊衡岳,我亦化為赤虬,跟在他身後,還學會布雨的本領。"
神農氏聞之心喜,讓他馬上顯示一下。但見赤松子取出一種叫:"冰玉散"的粉末吞下,化為一條赤龍,飛上天空。霎時,天上烏雲密布,一場傾盆大雨兜頭澆下,眼看就要枯死的莊稼,有恢復了鬱郁生機。神農氏大喜,立封赤松子為雨師,專管布雨施霖的事。
神農氏成仙后,皇帝繼任首領,九黎的頭領蚩尤不服,興兵作亂。連赤松子也投奔了過去。等黃帝率領眾部落與蚩尤大戰與涿鹿之野時,赤松子化為一條虬龍,飛廉變成一隻小鹿,一道施起法術。剎那間,天昏地暗,走石飛沙,暴雨狂風,颶風卷飈。黃帝和他的部下在一片混沌中,連東南西北也辨認不出,還能作戰?蚩尤趁機發動進攻,殺得對方丟兵棄甲。就這樣。蚩尤依仗飛廉和赤松子能徵風召雨的優勢,九連九勝黃帝,迫使黃帝連連後撤,一直退到泰山。
黃帝在泰山會集群臣,商討了三天三夜後,終於設計出兩個破敵法寶--司南車和牛皮鼓。司南車有兩層,共二十八個輪子,車上有一個手指前方的木刻人。車輪滾動時,牛皮鼓一共八十面,一起鼓響,聲音可以響徹三千八百里。於是黃帝再與蚩尤決戰。
蚩尤仍使飛廉和赤松子呼風喚雨,炊煙噴霧。這一次,黃帝靠著司南車,始終不迷失方向,堅持戰鬥,緊接著,大臣容成等人,率人擂起牛皮鼓來,頓時驚天動地,裂石崩雲,嚇得飛廉和赤松子魂飛魄散,趕緊還原兇橫本相,跟著蚩尤一塊兒逃竄。黃帝揮師追擊,一隻追到涿鹿,終獲全勝,還活捉了赤松子和飛廉。因為這兩個人都是降伏,黃帝仍叫赤松子當雨師,又封飛廉為風伯,要他們改惡向善,從此為民造服。
五帝後,世間沒人再管得住風伯雨師了,於是對她們的祭拜,被列入國家的是祀典,目的仍在於祝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保佑平安。這兩位尊神的醜陋嘴臉,也變成了一位清秀童子伴隨著一位長須官人,象徵雨隨風至,風止雨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