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應宮泥塑

顯應宮泥塑

福建省長樂市樟港鎮仙岐村。出土彩繪泥塑神像總計44尊,分布在前後殿的五個神台上。後殿正中神台祀本地主神“大王”,東側神台上的神像在挖掘出土前已離開台位,西側神台祀福州地區婦女兒童的保護神臨水陳靖姑夫人。前殿東側神台上供奉海神媽祖天妃。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殿西側神台上供奉的群塑,居中者坐像高88厘米,人們稱之為“巡海大臣(神)”。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顯應宮泥塑顯應宮泥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
福建省
顯應宮泥塑VI-827

簡介

..
顯應宮泥塑位於福建省長樂市樟港鎮仙岐村。出土彩繪泥塑神像總計44尊,分布在前後殿的五個神台上。後殿正中神台祀本地主神“大王”,東側神台上的神像在挖掘出土前已離開台位,西側神台祀福州地區婦女兒童的保護神臨水陳靖姑夫人。
前殿東側神台上供奉海神媽祖天妃。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殿西側神台上供奉的群塑,居中者坐像高88厘米,人們稱之為“巡海大臣(神)”。(福州話中“神”與“臣”同音),其左側一尊為番人形象,余尊與居中者一樣均著明代太監特有的服飾。長樂是鄭和下西洋龐大舟師的駐泊基地和開洋起點,民間以“十洋成市狀元來”歌頌鄭和下西洋對民樂經濟和文化發展作出的貢獻,至今長樂還有鄭和留下的眾多珍貴遺蹟。2003年2月經專家考察認定,主神原型確為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率舟師七下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

長樂漳港顯應宮

是在1992年6月22日村民挖沙填地時,偶然在距地面3米多深處,發現的一座古建築物。
..
其中有一方清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修記碑,記載村民鄭治明、柯孚芳等募緣修耷的經過,證實這是創建於宋代紹興八年(1138年)的顯應宮,俗稱大王宮,因為偏殿祀有媽祖神像,也稱天后宮。從《長樂縣誌》查閱,曾被列為縣內15都的名勝古蹟。全國知名的古建築文物保護專家專程到遺址現場考察論證後,一致認為:顯應宮距今854年,是我國出土文物中罕見的發現,它不僅具有科學、歷史、文化學術的價值,對於沙灘的重大變化,沿海線變遷、地理位置變動和鄭和下西洋航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於是,捐資修建古宮成為海內外人們共同的心
..
願。漳港鎮顯應宮管理委員會因此此成立,制定規劃,劃出1.06公頃土地,組織施工。第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為5600平方米。遺址按原先的高度,作為地下宮,原有神像、柱礎、神龕等按舊定位保護,以供學者研究和遊客觀賞。地面上總平面布局以中軸線左右對稱,採用傳統的庭院殿堂形式。有照壁、牌坊、山門、將軍殿、天妃殿、大王殿,天井左右分列鐘鼓樓,後院兩邊角樓相峙,兩翼配殿附龍,迴廊繞院。主次分明,格局有序,氣魄宏偉,紅牆飛檐,碧瓦石柱,宮廟連棟,自成一格。沿著閣樓式的通道口,順石階而下,到地下古宮。當時從地下出土的有50餘尊大小不一的神像,還有各種陶瓷器具、古銅錢及清代嘉慶年間御頒願愈應匾額等20多件文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