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龍山曾氏大宗祠

泉州龍山曾氏大宗祠

泉州龍山曾氏大宗祠是一處家族祠堂建築,屬於曾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一座座宗祠書寫著各個姓氏的歷史淵源,讓人感受到他們變遷、發展的軌跡。 據史料記載,曾姓來源於姒姓,而姒姓又源於夏代,屬黃帝的後裔,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夏代復國帝王少康13年封其次子曲烈於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至春秋鄫國滅,鄫國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時空流轉,曾姓,自曾巫公開祖以來(公元前567年)至今,經歷了2500多年,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自山東而流布全國,更渡海而走向世界。曾姓是一個受人敬仰的姓氏,在迄今為止的史書中尚未發現有其他姓氏改為曾姓的,所以說曾姓中國人只有一個源流,皆源自春秋時代的曾巫,只有一個老家今山東。

基本信息

起源

泉州龍山曾氏大宗祠泉州龍山曾氏大宗祠

據史料記載,曾姓來源於姒姓,而姒姓又源於夏代,屬黃帝的後裔,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夏代復國帝王少康13年封其次子曲烈於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至春秋鄫國滅,鄫國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時空流轉,曾姓,自曾巫公開祖以來(公元前567年)至今,經歷了2500多年,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自山東而流布全國,更渡海而走向世界。曾姓是一個受人敬仰的姓氏,在迄今為止的史書中尚未發現有其他姓氏改為曾姓的,所以說曾姓中國人只有一個源流,皆源自春秋時代的曾巫,只有一個老家今山東。所以,曾氏家族立下一條家規:嚴禁曾氏家族中相互聯婚。曾氏是個自豪的家族,從古至今人才輩出。

現狀

泉州龍山曾氏大宗祠泉州龍山曾氏大宗祠

宗聖(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山東濟寧嘉祥縣)人,是曾巫的第五代孫。父親曾點(曾皙),母親上官氏。生於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死於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曾子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汲(子思子)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他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為當今和諧社會的建立提供深厚的道德修養思想。其著述《大學》、《孝經》等,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與孔子、孟子、顏子、子思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
曾姓的一大重要派係為“龍山衍派”,而“龍山曾氏大宗祠”即是曾氏家族開拓南疆歷史的發源地。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黃巢起義,一時烽火彌天,衣冠紛紛南下。唐·光啟年間(885年-887年),曾參(曾子)的第三十六世裔孫曾延世,官為唐·團練使、光州刺使、開閩侯、贈金吾上將軍晉光祿大夫,奉旨率家族與其內弟王潮、王審知等攻入福建,轉戰福、汀、漳、泉諸州郡。於唐·光啟二年(886年)定居晉江泉州城西的龍頭山一帶。曾延世執行輕徭薄賦、扶農桑、重山海、護工商,整吏治、任賢才、興儒業、振文化等一系列方略,使閩地得以安定,出現了歷史上少見的繁榮時期,為福建的發展立下了功勳,遂成為曾氏龍山衍派一世祖。現今“龍山”派曾姓的住宅大門上方,常見一石匾,上書“龍山衍派”、“三省傳芳”、“魯國傳芳”以及“武城傳芳”,以志不忘其祖。
曾氏家族至宋代發展成為名門望族,人才輩出。自端拱二年(989年)曾會榜眼開先,到宋寧宗慶元五年己未(1109年)曾從龍狀元繼美(曾從龍,原名曾一龍,因“一龍”為皇帝忌,寧宗御集英殿唱名,欣然舉御筆改為曾從龍),所謂簪纓盈壁,玉笏滿床,榮顯門第,威望布於全國,有“曾半朝”的美譽。湧現出曾公亮(宋代首任宰相,著名政治家、軍事科學家、理學家)、曾孝寬(北宋宰相)、曾懷(北宋宰相)、曾從龍(南宋宰相)等治國安邦之英才,有“一門三元”、“四宰相”、“九位元輔大臣”、“封贈十一公”等榮耀。時至今日,曾氏家族在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不乏人才。
其中宋代首任宰相曾公亮名列一代名宰相。曾公亮字明仲,是曾子(曾參)的第45代孫,公元999年出生於福建晉江,是曾會的次子,他25歲中進士,仕經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累官知縣到宰相,功勳卓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卒,享年80歲,“帝臨哭、輟朝三日、贈太師、書中令、配享英宗廟庭”並御筆親書,譽之為“兩朝顧命,定策亞勛”,賜謚“宣靖”,所以龍山曾氏大宗祠又稱“宣靖祠”。曾公亮是泉州第一位入閣拜相的傑出歷史人物,他為官清正,關心百姓的疾苦,銳志改革、功績顯赫,深得後人讚揚。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科學家和學部家,公元1044年著作了《武經總要》40卷,被譽為軍事百科全書,對研究古代軍事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曾氏後人25年前就成立“曾公亮學術研究會”及“曾氏大宗祠管委會”對其進行系統的研究,並通過此加強交流,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曾姓遷居台灣是在明末,但大舉移居台灣卻是在清朝。《台灣省通志》有記載。他們到台灣辛勤勞作,繁衍生息,開枝散葉。據1953-1954年間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部份縣市的調查,曾姓占居台灣全省737姓中的第16位,從此也可以看出曾姓在台灣的人口比率中占較多的數量。為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建設起到了相當大的歷史貢獻。也為兩岸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至清朝,曾氏繼承發揚“修齊治平、以孝為本”的家族傳統。晚清重臣曾國藩,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鄉湘派”創立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更是把“孝友傳家”當作是自家的優良傳統,傳家之寶。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東南曾氏兩宗共訂“曾氏宗規”:一、孝親悅心、尊師扶幼。二、世襲立嫡、承嗣立長。三、嫡宗不婚、子嗣敏聰。四、撫子繼嗣、同宗擇侄。五、招贅為嗣、宗聖脈混。六、淫邪亂倫、聖規則罰。
龍山曾氏大宗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泉州一大名祠。據考證,宋端拱年間(989年)該祠為曾氏八世祖曾會(曾公亮之父)的故居,曾會入仕發跡後,將此重建為“曾氏大宗祠”。元豐元年(1078年)閏正月十二日,宋神宗為褒揚名宰曾公亮而賜額“宣靖”,故又稱“宣靖祠”。至元,蒙古人入主中原,曾氏不屈,“宦不仕元”,隱姓埋名百年之久,龍山曾氏大宗祠也被嚴重破壞。至明,曾氏複姓,二十五世祖、明進士、禮刑都諫曾仲魁公才主持復建。又經清代屢次修建,恢復原貌。直至20世紀50年代後期“大躍進”時,龍山曾氏大宗祠被拆改作油廠、倉庫,風華不再,唯遺址尚存。
為弘揚祖德,啟迪後昆,並達成海內外曾氏宗親尋根謁祖的迫切願望,復建曾氏龍山大宗祠成為眾望所歸。自1995年,原世界曾氏宗親總會會長曾紀華親自率團前來泉州龍頭山拜謁故地,在菲律賓宗親曾漢源、曾國鵬、曾煥塔,新加坡宗親曾福成,台灣宗親曾信雄、曾銀金、曾清誠,香港宗親曾蔭權、曾憲梓,和泉州宗親曾國傑、曾子諒、曾昭全,等海內外曾氏宗親的共同努力下。泉州市政府歸還了龍頭山原曾氏宗祠用地。此後,曾氏宗祠修復臨時管委會成立,並由世界各國曾氏宗親捐資數百萬元,於2002年11月26日動工復建。
宗祠首期建築面積1070平方米,歷時3年至2005年3月24日落成慶典,主體是原址復建宗祠,結構為三進五間雙排護厝(耗資700多萬,單黃金就用了25斤),內設紀念館,大廳中龕內奉先祖雕像,對向壁用青石淡浮雕的手法刻出先祖的生平和政績;祠保持閩南建築傳統風格,規模宏大、金碧輝煌。二期工程1850平方米,包括500多平方米的學文習武的大埕、拜堂、照牆、圍牆、牌樓石坊、山門、道路;埕前豎立曾公亮銅像,兩旁豎起古色的旗桿石架。三期工程2200平方米擬建三層樓的曾氏史跡陳列及曾公亮紀念館,還有碑林、停車場、綠化及配套設施等;並按《溫陵曾氏族譜》記載,在宗祠左右兩旁建造“西墅園”和“開蓮池”。整座龍山曾氏大宗祠建成後,殿宇高聳,環境優美,莊嚴肅穆,東海環抱,紫帽拱秀,氣勢雄壯,規模宏偉。大宗祠一期主殿建成後至今,以接待海內外曾氏宗親謁祖晉香9000多人次,其中來自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和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區的曾氏宗親就達5000多人次。隨著大宗祠的進一步建設完善,回鄉謁祖晉香的海內外曾氏宗親將會越來越多。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曾氏大宗祠的落成,不僅有利於曾氏海內外鄉親尋根謁祖、認祖歸宗,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與凝聚力;更有利於繼承、發揚先人的精神遺產和祖國的傳統文化,通過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等優良思想和傑出歷史人物的德行、功業為泉州增添一處歷史文化觀光覽勝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基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