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林顏廟

顏林顏廟

位於山東省寧陽縣城西約20公里鶴山鄉泗皋村,系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顏子五十四代孫、元代泰安州太平鎮巡檢顏偉於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奉敕修建,春秋祭祀日廟祝套用。顏廟坐北朝南,背倚皋山,南北長方形,約占地10畝,由大門、儀門和大殿組成。大殿前有月台及元、明、清歷代修建碑刻。儀門系三開間,進深5米,面闊7米,道4.8米,為清代民族式建築。大殿三開間,進深5.8米,面闊10.6米,高約6.5米,灰瓦懸山頂,飾紋獸。殿頂為木結構,4架椽,前後4柱,明間平梁與4梁袱錯位,由4根扒梁支挑,具有“二梁不在大樑上”的特殊造型,為古代建築中所罕見。梱枋間用攀間。前檐下斗栱,單抄單下昂,4鋪座。明間、外間斗栱各2垛,套用柱頭斗栱。樑柱系稍加工的粗大原木,4架彎曲大梁,腰圍均在2.5米以上,檐柱徑和柱高比例為1:8.3。前檐明柱,柱頭卷殺,柱側腳明顯,具有典型的宋代建築特點。

整體整體

1958年,該廟曾一度作為公社機關駐地,廟門拆除,古柏伐掉,碑刻散失。“文革”時大殿頂上蟠龍大脊和吻獸全被砸毀。因長期失修,樑柱龜裂,房架傾斜,主體殘破。1985年,報告申請整修。1986年國家撥款3萬元人民幣,對大殿簡修一次。2000年,寧陽縣人民政府向山東省人民政府、泰安市人民政府報告申請修復泗皋顏廟、顏林及廟鍘的長川書院,計畫資金170萬元,三年內恢復原貌。 \

顏林
顏林,指寧陽泗皋之顏林,位於皋山南側,現鶴山鄉泗皋村以西,為顏回52代孫顏仙、顏俊、顏和三支移居泗皋後顏氏子孫的墓塋之集中處,至今已30餘代。
顏林占地100餘畝,林中樹木蒼勁翁郁,有四類珍貴樹種,即鳳柏(又叫鳥靈柏)、楷樹、鐵樹、紅錢榆,此四類樹種皆原皇宮園林珍貴樹種,因顏氏子孫中很多為博學之人,又為“聖人”之遺脈,故得到歷代皇帝崇尚儒學的恩賜。不過此四種樹木能流傳至今,皆有其獨到之處:一曰鳳柏(鳥靈柏),樹木橫截面之紋理如飛鳥,栩栩如生,故為顏林之奇。二曰,楷樹,此樹作雕刻用木,雖經千年也不變形,其價值按斤兩齣售,八十年代有一新加坡客商欲出30萬元高價購走此樹,被婉言謝絕。三曰鐵樹(民間稱謂),鐵樹質堅,為其它樹種不及,常作皇宮府第之大門,堅固耐用。四曰:紅錢榆,紅錢榆是榆樹的一種,現我國僅存二十餘棵,顏林內占8棵,該樹榆錢為紅色,一般榆樹為春夏之交結榆錢,而紅錢榆為秋冬之交結榆,成為一大奇觀。
顏林所葬顏氏子孫皆為忠孝之輩,不忠不孝者,林內神靈不讓其葬屍林上。清代,有一顏氏子孫好賭,只聽一夜有人來喚,說在顏林邊的一棵大樹下見面,誰知當是時,一大蛇,將其勒於樹上,第二天,只見賭徒懸屍樹上,不見蛇之蹤影,顏氏族長嘆曰:豎子好賭,不孝子孫好賭,有違顏氏家規,故葬其林外一土坑內。
歷代皇帝皆對顏氏恩寵有加,不上繳稅銀,故先前,泗皋村有一民謠曰:寧進顏家林,不入自家墳。可見顏氏之影響力甚大。
顏子廟,亦稱復聖祠,位於寧陽縣西北20公里的鶴山鄉泗皋村中。
據《顏氏族譜》記載:“顏氏五十二代孫顏仙、顏俊、顏和居寧陽泗皋村,五十四代孫泰安州太平鎮巡檢顏偉於至元12年(1275)年奉敕監修泗皋祖廟。”數百年來,顏氏家庭聚族而居,繁衍生息,至今已經發展到近千戶,五千多人,成為泗皋村一大旺族。
1994年春天,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鄭孝燮先生對顏廟大殿進行鑑定,確認顏廟大殿是真正的元代建築,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1992年6月,寧陽顏子廟由省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5月被省建設廳、文化廳公布為山東省歷史優秀建築。
顏廟大殿坐北朝南,三開間,灰瓦懸山頂,面闊11.4米,進深7米,通高6.5米,四周的護牆用磚和土坯構築而成,厚度約0.85米,大殿建在高0.8米的台基上,給人們以挺拔雄偉的感覺。
大殿木製結構,能看到的只有兩根前檐柱,其餘的6根檐柱均壘砌在牆內。檐柱上細下粗、呈梭形,柱頭卷殺,柱頂碗如扣著的盆子。柱子與地面並不完全垂直,向內側傾斜,能明顯地看到柱子與地面形成的柱側角。所有這些都保留了唐宋時代建築的特點。
大殿雖然只有三間,工匠們仍設計使用了大梁、平梁、和順梁總計14架之多,並且用料粗重。4架大梁全是用直徑0.8米的彎曲天然原木稍微加工做成,其彎曲度基本一致,這是元代建築的典型特徵。
顏廟結構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人們俗稱的“二梁不在大樑上”。六架平梁由橫在大樑上的四架順梁承托,除了兩山牆內重梁以外,其餘四架平梁均錯出大梁。這個設計十分巧妙,也是顏廟建築的突出特點。
另外梁與梁之間、梁與檁條之間、檁條與坊之間都墊有一斗三升拱,平樑上的蜀柱兩側用叉手支撐脊檁,蜀柱下勢有十字拱或合楂。因為明間的垮度較大,脊檁除用蜀柱和叉手支撐以外,還設計了8根斜撐承托在脊檁中間,用藻井形式的裝飾手法來進行處理,分散殿頂的重量,這在力學上是可取的,也是顏廟建築結構上的創造。
大殿前檐下施單抄單下昂四鋪作,明間施斗拱三垛、次間兩垛,昂頭伸出後,昂嘴扁薄,稍微上翹,昂尾墊在耍頭後尾底下,耍頭尾部伸到金檁下的斗拱中,起到斜撐和槓桿的作用,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元代以前建築的風格。
顏廟創建於元至元二十年,這在當時還是南宋德佑元年,又過了6年南宋才徹底滅亡。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民族壓迫殘酷,生產力下降,經濟文化還不發達,以致建築上沒有什麼發展,所以顏廟的結構基本上還是沿襲了宋代建築的老路子。根據專家學者對元代建築研究的成果得出,使用彎曲大梁,是元代建築的獨有牲,這證明大殿的結構特點和文獻記載的創建年代是一致的。

名字名字
正門正門
儀門儀門
顏林奇特種樹顏林奇特種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