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琴操墓

題琴操墓這首詞是明代作者馮夢禎,是出品於明代的一篇詩詞,屬於七言絕句這個題裁。

基本信息

【名稱】題琴操墓
【年代】明代
【作者】馮夢禎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題琴操墓①
——馮夢禎
弦索無聲濕露華②,
白雲深處冷袈裟③。
三泉金骨知何地④,
一夜西風掃落花⑤。

作品注釋

琴操:宋代妓女。琴操墓:在杭州玲瓏山。
②弦索:這裡指樂器上的弦。
③白雲深處:指琴操所居之處。袈裟:也稱緇衣,以其色濁而名,用裁好的長方形小塊綴合而成。為佛家專用衣物。
④三泉:《史記·秦始皇紀》:“穿三泉下銅而致槨。”金骨:指佛之舍利子,即佛骨。此句比喻琴操之墓及香魂寒骨。
⑤“西風”:比喻封建勢力的殘酷無情。落花:比喻弱不禁風的女子。

作品賞析

琴操素愛琵琶,又喜愛詩詞歌賦,相傳杭州有一知縣以秦觀的《滿庭芳》一詞刁難琴操,讓其將原來的人辰轍改為江陽轍,琴操從容不迫,改過之後的詞意猶勝原意,遂稱佳話。作者來到琴操墓地,睹墓思人,當年的琴聲不在,只有曾經削髮為尼的孤墳,後兩句是寫琴操墓地的荒涼景色。一抔荒土,一塊斷碣,依稀可見“琴操墓”三字,與其相伴的只有西風和落花。作者由此而生感嘆,為死後的琴操無人料理而惋惜,同時也感嘆像琴操這樣的舊時代婦女的悽慘命運。詩寫的頗有所寄,可謂琴操一知己矣!

作者簡介

馮夢禎(1548—1605),字開之,號具區,又號真實居士,浙江秀水(今嘉興)人。 明代詩人。公元1577年(明萬曆五年)進士,官編修,與沈懋學屠隆以氣節相尚。後因得罪宰相張居正,被外謫廣德州判,復又累遷南國子監祭酒,3年後被劾罷官,遂不復出。移家杭州,築室於孤山之麓。因家藏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遂以此名其堂為“快雪”。馮夢禎為人高曠,好讀書,好獎掖後學。詩文疏朗通脫,不事刻鏤。著有《快雪堂集》64卷、《快雪堂漫錄》1卷、《歷代貢舉志》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