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彷徨》

題《彷徨》是1933年3月2日,魯迅送《彷徨》給日本人山縣初男,並在書上題寫了本詩。本詩可見魯迅的彷徨並不是完全消極的,它不是頹唐,而是由進取,有奮鬥。反映了作者的一種心境。

作品簡介

作品名稱:題《彷徨》
作者:魯迅
創作時間:1933年3月2日
出自:查《魯迅日記》,1933年3月2日,魯迅送《彷徨》給日本人山縣初男,並在書上題寫了本詩。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
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

作品注釋

《彷徨》:魯迅的第二本小說集,收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六年寫的《祝福》等十一篇小說。
新文苑:指 “五四”以後的文藝界。魯迅認為當時的新文化界很寂寞。
舊戰場:作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說: “北京雖然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但自從支持著《新青年》和《新潮》的人們,風流雲散以來,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這三年間,倒著寂寞荒涼的古戰場的情景。
兩間:指新文苑和舊戰場之間。
荷:肩負著。
彷徨:游移不定,不知往哪兒走好。

作品賞析

本詩可見魯迅的彷徨並不是完全消極的,它不是頹唐,而是由進取,有奮鬥。而且,魯迅的這種彷徨的心境,後來在鬥爭中很快地改變了。他在1926年11月就說:“我已決定不再彷徨,拳來拳對,刀來刀當,所以心裡也就舒服了”(《兩地書·七九》) 魯迅寫《題<彷徨>》這首詩時已經掌握了先進的思想,和人民民眾在一起,他已沒有孤獨、寂寞、彷徨的心情了。他寫這首詩,固然是為了介紹自己寫這本書的情況,以便友人更好的理解這本小說;更重要的是,魯迅回顧了自己走過的這一段路程,嚴於解剖自己,不斷前進。(《兩地書·七九》)

創作背景

“五四”運動以後,時代在前進,新文化戰線運動的統一戰線發生了分化。胡適等人組成了“現代評論”派,向北洋軍閥政府靠攏。而作為新文化運動左翼的、初步地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李大釗等人,則投入到實際革命活動中去了。魯迅是堅持進步的,但他那時還不能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分析新文化戰線發生的分化現象。他覺得在原來的陣地上戰鬥的只剩下他一個人了,因而有了孤軍作戰的感覺,產生了寂寞和苦悶的心情。
魯迅在《自選集·自序》中曾回憶了當時縣文化戰線的分化和他的心情。他說:“後來《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由得前進,我又經驗了一回同一戰陣中的夥伴還是這么會變化,並且落得一個“作家的頭銜”,依然在沙漠中走來走去,不過已經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隨便談談。得到較整齊的材料,則還是做短篇小說,只因為成了游勇,布不成陣了,所以技術雖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較物拘束,而戰鬥的意氣卻冷得不少。新的戰友在哪裡呢?我想,這是很不好的。於是集印了這時期的十一篇作品,謂之《彷徨》,願以後不再這模樣”(《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魯迅在這裡坦率地解剖了自己當時的寂寞之感和“戰鬥的意氣卻冷得不少”的心情,但魯迅已經認識到“這是很不好的”,他要繼續前進,努力去找新的道路,決心“以後不再這模樣”。
魯迅後來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又談起過當時的情況:“北京雖然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但自從支持著《新青年》和《新潮》的人們,風流雲散以來,一九二零至二二年這三年間,倒限著寂寞荒涼的古戰場的情景。”魯迅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了收入《彷徨》的一些作品,他自己認為“也減少了熱情”(《且介亭雜文二集》之《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
魯迅的這兩段話,都是他後期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後,對自己寫《彷徨》時的情景的分析。這對於理解《彷徨》和《題<彷徨>》詩,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1936年),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
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魯迅的小說選材獨特,在題材的選擇上,魯迅對古典文學中只選取“勇將策士,俠盜贓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後來則有妓女嫖客,無賴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為人生”的啟蒙主義式的創作目的,開創了“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魯迅在處理這些題材時又具有極其獨特的眼光。在觀察和表現自己的主人公時,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即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里知識分子和農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鄉》中,最震動人心的不是閏土後來的貧苦,而是他一聲“老爺”所顯示的心靈的麻木。對知識分子題材的開掘,又著眼於他們的精神創傷和危機,如《在酒樓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獨戰多數的英雄擺脫不了孤獨的命運,在強大的封建傳統壓力下又回到原點,在頹唐中消耗著自己的生命。魯迅的這些改革在《吶喊》和《彷徨》中就演化為“看/與被看”與“歸鄉”兩大小說情節、結構模式。小說《示眾》中所有人的動作只有“看”,關係也只有“看”與“被看”,由此形成了“看”與“被看”的二元對立,這種對立在《狂人日記》、《孔乙己》、《祝福》等小說中都有展現。而在“歸鄉”模式中魯迅不僅講述他人的故事也講述自己的故事,兩者互相滲透,影響,構成一個復調,如在《祝福》中,講“我”、“祥林嫂”與“魯鎮”的三重關係,這個關係中既包含“我”與“魯鎮”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與魯鎮的故事,然而讀者往往忽視前者,前者講一個“永遠漂泊者”的故事,後者講一個封建社會吃人的故事。兩個故事相串聯,以祥林嫂的問題拷問“我”的靈魂,從而揭示“我”與魯鎮傳統精神的內在聯繫。類似這種模式的小說還有《故鄉》、《孤獨者》和《在酒樓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