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形成
“頭北”指原惠安縣北部一帶,即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位於泉州市最東北角,湄洲灣南岸。“頭北人”即今泉港區人。惠北歷史悠久,上世紀八十年代於今泉港區塗嶺鎮蘆朴村的蟻山發現了新石器文化遺址,說明商周時期即有先民居住於此。秦漢時,泉港屬閩越族。東晉356年,晉安郡王林祿薨後葬於今塗嶺鎮龍頭嶺的九龍崗,即閩林始祖陵,為史上“晉人衣冠南渡”最確切的實物證據,唐朝後更有大量泉州、莆田等地遷入惠北地區……2000年4月,設立泉港區,千年之後,域內的肖厝港光榮地擔當起“東方第一大港”的角色。
獨特方言
頭北地區,因地處泉州與莆田的交界地帶,長期受到兩地文化、方言的影響,在閩南語與莆田話的融合交匯中,形成了獨特的惠北方言,以前惠北一帶和閩南接觸比較少,而與旁邊的莆田頻繁來往、通婚、買賣等關係而產生的方言變化。
人群
分布
惠北人是泉州其他地區對於泉港人的稱呼,海內外惠北人將近80萬人,在大陸海南、深圳、西安、上海、廈門、泉州等地都有大量的惠北人;在港澳台等地"惠北人"14萬多人,台灣也有惠北命名的村、街道等,先民就是從惠北(今泉州市泉港區)過去的;在海外馬來西亞13萬人,新加坡近5萬人,其他國家地區3萬人!
頭北女
泉州有惠安女、蟳蜅女、頭北女等,主要是服裝差異,因頭北以前屬惠安北部地區,所以頭北女的概念很少提起,自從泉港區成立後,頭北女開始不斷的被提起,服裝也是有別於傳統漢服,現在泉港也只有老一輩的人有穿,在年輕人不斷的被淡忘,相信總有一天頭北女服飾會受到重視,沒有惠安女服飾的特色、也沒有蟳蜅女服飾的驚艷,但有自身的低調!
民俗風情
北管古樂
又名北曲、小曲、小調、曲仔,是廣泛流傳於泉州市泉港區的一種民間絲竹音樂,中國的北管現只分布在泉州,所以統稱為“泉州北管”。相傳是明清時期江淮一帶的民間音樂,通過海上運輸、南下鹽兵、淮河缺堤難民等渠道傳入,與“南管”(南音)並稱“南弦北管”。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福船技藝
中國“四大古船”之一的“福船”,是中國古代海船中的一種船型,是福建、浙江一帶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稱,又稱遠洋木質帆船。早在宋、元時期,古城泉州的造船業就已經蓬勃興起。以“峰尾黃氏造船世家”和王氏(王堯)造船師為代表的泉州造船人,更因其擅長製造“福船”而著稱於世,其中黃氏造船人建造的“黑舶五青堰”船型便是“福船”的主船體。坐落在峰尾鎮的黃氏元修古船模廠,就是展覽館內所展福船的“出生地”。黃氏元修古船模廠廠長黃唐安介紹說,據《黃氏族譜》記載,公元1405年,以峰尾“黃氏造船世家”黃元修率領的造船人參與了鄭和的“下西洋之旅”,並籌劃規模龐大的造船工程,負責工程規劃、船藝設計、材料統籌和監匠訓導等重要工作;至順治十三年和康熙二十八年又相繼參與鄭成功、施琅為收復台灣而建造戰船的工程事務,峰尾黃氏造船大師黃都受清朝廷任用為“道憲廈廠軍工匠首領”。
扁擔拳術
“施厝扁擔”可謂家喻戶曉。它是當地人們喜愛的武藝拳種,是泉州南少林寺武功在民間的遺技。扁擔拳的前身是泉州少林寺的護寺棍法,傳入施厝後,村民以扁擔演練少林棍法,故稱“扁擔拳”。
名勝古蹟
樟腳古民居
樟腳村古民居,砌成於清嘉慶四年,已有207年的歷史。樟腳村還有大溪澗、金鐘潭、觀音山寺、陳平山烈士故居和紀念碑等。山坡上一層層上下重疊、一幢幢首尾相連的“石頭厝”,儼然是一座古城堡。村里人說,村子裡有一株年齡為700多年的大樟樹,人爬到樹上俯瞰,村子如在腳下一般,樟腳村因此得名。走進這一片全是石頭壘砌而成的房屋群里,歷史的厚重感充盈在空氣中。牆上的石卵石塊,都是鐵紅色的風化石。砌屋時依山就勢,上下左右都不講究布局。許多人家,同一座房子裡從這個房間到那個房間,還得上幾級石階。戶與戶之間,都有石卵台階相連。一般房子都用石砌到頂,也有上面部分壘土坯的。這些房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窗戶少而小,據說是從防盜方面考慮的。
惠嶼島
地處泉州市最北端,是橫亘在湄洲灣中的一座島嶼,泉州唯一一個海島行政村。從北面的莆田秀嶼或礫嶼上看來,它活脫脫是一條蹦出水面的大龍蝦,是泉州十大魅力鄉村之一。
筆架山
位於惠安和泉港的交界處,海拔826米。山頂三峰相連,猶如筆架,山以此而得名。這裡紅花遍野、新綠滿山、泉水淙淙、林濤陣陣,是一個休閒避暑勝地。筆架仙公寺傳說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是泉州仙公始祖。寺中兩根巨大的青龍石柱,氣勢磅礴,騰雲駕霧,如擺脫羈絆飛向藍天;左邊是“仙公閣”,中間是“觀音殿”,右邊是“三寶殿”,三殿處於同一水平面,甚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