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姓

頡姓來源主要有兩支,其中較早的一支與黃帝時的史官倉頡有關,是由本身的名字而來的。另外春秋時鄭國有位名叫羽頡的人,後代也以頡為姓。歷史上形成了馮翊等郡望。歷史名人有:上古賢人頡衛,明代舉人頡文林、知縣頡質等。當代河北、山西、甘肅甘谷、新疆、內蒙、台灣等均有此姓。

主要來源

頡姓 頡姓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研究中心專家:來源有二:1、黃帝史官倉頡之後,子孫以名為氏。2、出自姬姓,春秋時期,鄭大夫羽頡之後。現主要分布在甘肅臨澤、永昌、甘谷;台灣的台北、台南、南投;河北萬全、邯鄲、衡水;山西汾陽;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新疆呼圖壁等地。

頡(xié)姓來源主要有兩支,其中較早的一支與黃帝時創造文字的“史皇”倉頡(前4666—前4596年,生於陝西渭南市白水縣東南楊武村鳥羽山)有關,頡姓即由他的名字而來的。倉頡之後,衍生了倉氏、頡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另外一支與春秋時鄭國一位名叫羽頡的人有關,他的後代也以頡為姓,歷史上形成了馮翊(píng yì)等郡望。頡姓歷史名人有:上古賢人頡衛(見《通志·氏族四》引漢應劭《風俗通》),明代舉人頡文林、知縣頡質等。現在甘肅甘谷、江西、陝西、河北、山西、新疆、內蒙、貴州、台灣等均有此姓。

遷徙分布

頡姓 頡姓

甘肅甘谷頡家村的頡性較多,現在發展為6000人的村子,基本都姓頡。除了頡家村之外甘谷還有一個頡家陰坡和頡家山,基本上都是頡姓不過人數較少大約有幾百人。據說在某一代時,這個姓氏有弟兄三個:現在在甘肅甘谷頡家村的排行老大,老二去了江西,也就是現在的“大屋頡村”,老三去了陝西。

江西頡姓分布在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定山鎮,有三個村子,其中大屋頡村是最大的村子,其它兩個是從大屋頡村分出去的。有一種說法是:江西這支是明末一大將軍後裔由陝西某地過去的。

還有個頡姓分布地在甘肅省靜寧縣四河鄉澗溝村,大約有幾百人,大概是一百年之前從天水搬過去的。

甘肅武山縣頡家門村、陝西省岐山縣大營鄉大營村一組、二組、山西忻州豆羅鎮下佐村、山西祁縣、河北衡水武邑縣頡王思公村也有頡姓同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