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據民國三年《靈山縣誌》卷二十二《風俗志》記載:“八、九月各村多延巫師鬼童於社前,跳躍以編,始入室驅邪疫瘴,亦乃鄉儺之遺意也。”這說明“跳嶺頭”與古代的鄉儺有血親關係。
這種帶有古儺特徵的“跳嶺頭”習俗,其最早文獻見於明嘉靖版《欽州志》卷一《風俗》中:“八月中秋,假名祭報。
裝扮鬼像於嶺頭,跳舞,謂之跳嶺頭。男女聚觀,唱歌互答,因而淫樂,遂假夫婦,父母兄弟恬不為怪。”今已由原來的宗教酬神祭儀演變為民間娛樂活動。
節日活動
舉辦時間
“嶺頭節”多在中秋節前後十餘天內舉行,即農曆八月,個別地方在農曆三月或十月間。一般以自然村為單位,每條村固定在農曆的某天舉行,比如有一村在八月十三舉行,而鄰村有的在八月十二,八月十五的……一般每條村每年只有一個領頭節,但有些村一年有兩個。屆時,各村屯竭塘捕魚,家家戶戶宰鴨設筵,祭祖敬神。祭祀過程
祭祀過程中一人擊象鼓指揮全局,二人敲鑼配合鼓聲,老道公跟隨音樂節奏,有次序地完成每一個程式。它的特點是歌時不舞,舞時不歌。各村每年都在農曆八至十月這段時間內舉行一次,歷次遵循,已成慣例,故又稱“還年例”。表演內容
儺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表演內容大致有“設壇”、“開壇”、“跳日午”、“跳三師”、“扯大紅”、“跳四師”、“跳忠相”、“滅妖精”等戲段組成,通常取材於漢族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和戲曲故事。以頌鼓、銅鑼為主要打擊樂器,節奏明快有力,起伏跳躍,富於藝術性。欽州各鄉鎮現都保留有多個儺班和風格各異、豐富多彩的近百個傳統節目。儺戲有四人、八人、十二人三種。表演者身著古裝,頭戴帽子,臉掛麵具,手執刀、斧、戟、劍、棍、鋤、鏟之類的農具兵器。戲中人物栩栩傳神,表演時而詼諧有趣,圍觀的人群經常會因為表演者口語化的幽默說詞而暴發出一陣陣爽朗的笑聲;時而神秘詭異,整個山坡充滿了陰森森的氣氛,不由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表演儺戲時由村民們扮演的儺神要戴上各具象徵意義的面具,面具是木雕的,既有宗教人物,如開山、鍾馗等,也有世俗人物,如儺公、儺婆等。在儺戲中,面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儺戲造型藝術的重要手段,也是儺戲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道具。演員佩戴面具是儺戲區別於其他戲劇的重要特徵。其造型,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異,其表現手法主要以五官的變化和裝飾來完成人物的剽悍、兇猛、猙獰、威武、嚴厲、穩重、深沉、冷靜、英氣、狂傲、奸詐、滑稽、忠誠、正直、剛烈、反常、和藹、溫柔、妍麗、慈祥等等性格的形象塑造。
意義
“嶺頭節”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是“跳嶺頭”,是一種為村屯辟邪收妖除瘟、祈求莊稼豐收、人畜平安、保護村屯清吉所進行的一種宗教活動,其多在村邊緩坡嶺頭上舉行。祭祀過程中一人擊象鼓指揮全局,二人敲鑼配合鼓聲,老道公跟隨音樂節奏,有次序地完成每一個程式。從現在還跳的幾個舞蹈的特徵動作一一擊掌轉身裝山字頭等舞姿看來,它與廣西壯族花山壁畫中的“樂舞”相同。據1983年中國舞蹈研究所的人員到欽州對該舞蹈進行錄像時說:“這種舞蹈傳說產生於堯舜時,現在全國已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