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該地震序列為震群型,主震後4小時發生ML4.0級次大地震,餘震區長軸走向為北西,長度偏大,約19.3km。序列最大地震與次大地震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序列中3級以上地震比較活躍(10次),而且時間順序顯示出較大餘震從北西向南東方向遷移的特性。順義地震震中區位於南口-孫河、黃莊-高麗營、順義-良鄉3條斷裂交匯地區,而且可能與順義-良鄉斷裂的關係較密切。
震後調查發現了順義地表破裂,研究結果表明該破裂是由於順義-良鄉斷裂北段的構造活動造成的,由此推斷順義-良鄉斷裂北段是一條現今仍在活動的斷裂,其走向北東,主體為張性斷裂,在順義縣城西南一帶傾向北西,傾角較陡,可達80°,推測在20世紀80代初前後由該斷裂構造活動形成了地表破裂帶並對建築物造成破壞,該地表破裂面的運動主要為蠕動。
由P波初動解法得到ML 4.5級地震震源機制解為走滑為主兼正斷層錯動類型。該地震發生在監測台網密集的北京地區,距震中100km範圍內共有17個測震台,其他主要前兆觀測台站17個,在震中的四周都有台點分布,震前出現的異常共有11項,其中地震活動性異常3項,前兆觀測異常8項。
1970年以來,北京地區以中等地震活動為主,順義地震是餘震極為豐富的一次震群活動,社會影響極大,對順義等中等地震的震例研究可能會為研究北京地區以後的地震形勢提供一些借鑑。
順義地震發生在監測能力強的首都圈地區,這裡觀測台網密集,觀測項目也比較多。在距震中100km範圍內共有測震台站17個,主要前兆觀測台站17個(僅限於觀測資料比較完整、觀測儀器工作正常的台站),28個前兆觀測台項。地震發生前包括地震活動性在內共出現10項異常。
按時間進程,異常可劃分為中期、短期、短臨3個階段。中期異常主要表現為京津地區地震頻度異常,即自1990年9月昌平ML4.5級地震後已經有73個月沒有相當的地震發生過,超出了該區17個月的最大間隔5倍以上,也超出了京津地區40個月的平均異常間隔,有明顯的缺震背景。在此背景下,1995年又相繼出現不同形態的地震活動異常,如1995年7月沙城震群的發生;沙城震群後3級地震活動明顯增強;1996年首都圈內的3級以上地震均發生在116°以東地區等。短臨異常比較突出,共有9項異常,如1996.11.10~12.14期間,從延慶到文安一帶形成一條長達220km、由11個1.0級以上地震組成的近南北向小條帶;延慶松山水汞在1996.11.20~12.7間出現一組高值異常;平谷台地磁核旋空間相關出現小於0.9的低值異常;朝陽地辦六院應力在震前25天出現大幅波動現象;昌平、順義等台體應變相繼發生畸變等異常變化;其中,板橋水位是震前最明顯的短臨前兆觀測異常,從1996年11月11~22日水位下降速率突然增大,期間總計下降2.77m,是多年同期平均值的2倍,其中尤以16日、17日下降幅度最大達1.01m,11月22日後水位開始轉折回升,至12月15日回升77cm後,再次轉折下降時發生了順義ML4.5級地震。從12月16日到30日則以起伏式的升降為變化特徵,其中較強的幾次有感餘震活動多在這種起伏變化轉折之後發生。
順義地震前最重要的一項地震活動性短臨異常是形成了近南北向(或北北西向)小條帶。對以往的震例研究發現,發生在順義、延慶、馬道峪一帶的中等地震前存在地震活動條帶的短臨特徵,條帶方向以北北西和北西向為主,條帶長180~240km,持續1個月左右,條帶結束到主震時間不等(一般小於20天),條帶上最大地震與未來地震震級差最大為3.2級。
順義ML4.5級地震的異常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異常發展具有階段性,中期異常主要為地震活動性方面的異常,前兆觀測異常出現較晚,多為短期異常且在地震前一個月左右出現,臨震異常比較少而且不明顯,部分觀測異常項目存在震後效應。
(2) 除小震頻度異常的時間較長外,其餘均為短臨異常,占異常總量的80%多。順義震前臨震異常中體應變最為突出,可能表明體應變帶有較明顯的短臨異常信息。
(3) 可能由於地震震級較小,其異常數量也較少,在100km範圍內前兆觀測異常項目數與觀測項目數之比比較小,約為28.5%。
(4) 板橋水位、松山水汞等一組短期異常與1996年11月份在震中附近開始形成的近南北向小震條帶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可能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或許包含了某些孕震信息。
順義地震發生後,北京市地震局立即責成震害防禦處等有關處室組成現場考察組奔赴現場進行震害損失評估和災害預測等工作;分析預報人員時刻關注震情發展,分析未來趨勢。應北京市政府的要求,臨時增設《今日震情》通報;每天由分析預報人員進行分析會商,形成預測意見,起草《今日震情》初稿,由值班局長審閱,然後傳真到中國地震局值班室,經中國地震局局長審閱後由值班室工作人員代簽,並傳真返回北京市地震局印發,最後,派車送達中國地震局(一份)、北京市委辦公廳(二份)、北京市政府辦公廳(一份)和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一份)。該項工作從1996年12月20日開始,到1997年3月26日停止,共形成《今日震情》100餘期。中國地震局、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及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單位也都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做了大量的應急回響和抗震設防等工作。
特注
2008年5月13日,在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的第二天,後沙峪鎮發動全體機關幹部開展愛心捐款活動,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災區人民的關心與支持,全體機關幹部總計捐款29500元。
5月14日,木林鎮民政科收到了大韓莊村民段少明的500元救災捐款,這是該鎮第一筆個人捐款。12日的大地震使汶川成為倍受關注的地方。民政科一時間成了凝聚愛心的平台,不時有機關、事業單位等各界人員打來電話諮詢捐款事宜。民政科立即做好了接收捐款的準備工作。5月14日上午,木林鎮成立了由民政科負責的“抗震救災”接收捐贈小組,向木林鎮政府全體機關幹部及鎮域內各企事業單位發布了捐贈通知。至此,木林鎮“抗震救災愛心募捐活動”正式啟動,木林人民與與災區人民攜手共度難關。捐贈小組剛剛成立,就收到了木林村王悅利的個人捐款10000元。截至目前已收到社會上個人捐款15000元。
“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對災區孩子們的一點心意!”15日,高麗營鎮四村的一位普通農民王朝喜將5000元善款親手交給了鎮民政科工作人員手中,王朝喜說道,“當我看到電視中房屋成片的倒塌,場面那么悲慘,這次四川遭受了如此嚴重的地震災害,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百姓,也要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希望災區人民早日恢復生產生活,尤其希望念書的孩子們早點回到課堂!”40多歲的王朝喜樸實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滾燙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