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跑毛驢”始於1938年,發起人為劉長河,後傳於袁福生,以後又傳於任健。本作品開始為“單驢”。本作品以新婚夫妻回娘家故事情節為主線,新娘騎驢、新郎趕驢,一路上過河、過橋、上坡、下坡、毛驢尥蹶、勒僵、臥驢、打滾等表演動作,把夫妻二人的歡快心情充分表現出來。後來由任健同志把本作品創作為雙驢、四驢、六驢、八驢等群驢,以群驢舞蹈形式,把“跑毛驢”技藝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夫妻搭檔跑毛驢
“俺們的跑驢表演參加過即墨‘田橫祭海節’、棲霞‘蘋果節’、嶗山‘非遺節’,還上過山東電視台呢。”提起德城跑驢,德城區新湖街道辦事處順城社區跑驢隊隊員張銀成夫婦滿臉自豪。
德城跑驢最早形成於1930年,當時德城區馬莊的袁福生趕馬車結識了德州駐軍二十三師軍人劉長河,兩人共同探索改編了《王小趕腳》。袁福生憑藉多年趕車侍弄牲口的經驗,把表演勒環、揮鞭、揚蹄、撒歡等動作摹擬得惟妙惟肖,從而創作了生動逼真的德城跑驢這一民間藝術。跑驢在德城區一直深受民眾喜愛。為了讓這一民間藝術得以傳承,在2003年該區在順城社區以老藝人為班底,成立了“跑驢”文藝隊,由67歲的任健擔任教練。
66歲的張銀成和老伴陳桂榮成為了“跑驢”文藝隊的一對搭檔。為了表演好跑驢,張銀成夫妻倆一有空就向任師傅求教,一招一式的演練,每一個動作做得惟妙惟肖。他倆還經常和其他跑驢隊員們湊到一起,共同切磋跑驢表演的勒環、著鞭、揚蹄、撒歡、鬧性等動作招式。演出用的“毛驢”道具,都是隊員們自己動手做的,每次演出回來,陳桂榮都認真的檢查一遍,看看那裡壞了,及時的修補。
順城社區在原有跑驢表現形式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由原來的一騎一趕的單驢,發展到現在的對驢和驢隊,最多時有16對跑驢同場演出。
“德城跑驢已經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積極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跑驢是咱們的民間瑰寶,不能讓它失傳,要好好地傳承下去。”張銀成老人說。
任健:一生奇緣“跑毛驢”
趕驢的、坐驢的,跨勒環、著鞭、揚蹄、撒歡、鬧性……生動活潑、惟妙惟肖的德州跑驢贏得了眾多市民的喜愛,也給牛年的正月增添了歡快的氛圍。一提起跑驢,人們自然就會想到任健。
任健結緣跑驢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1957年正月前的一天,一個跑驢隊來前來借一個“會武術的”人當演員。任健小時候在一個家庭武術館學習過武術,後來在館裡翻跟頭很出色,當時又很年輕,理所當然地就被“借調”了過去。在那裡,他學會了單驢表演。看到他表演的天分,之後每年的跑驢演出,這個跑驢隊都會把任健借過去,任健的跑驢水平也越來越高。
跑驢是德州的傳統節目。上個世紀60年代,德州地區各個街道成立多個跑驢隊,馬市街、柴市街等均有跑驢的演出隊伍。1963年,家住勝利街的任健延續自己與跑驢的奇緣,組建勝利街跑驢隊。
據任健介紹,跑驢演員為2人、4人或者多人(雙數);一騎一趕為一對。騎驢者俗稱“二姑娘”,十七、八歲,鄉村打扮;如戲劇中的花旦裝束,服飾鮮艷,扮相俊美,化粉妝或淡油妝。趕驢者“王小”,20歲左右鄉村男青年,憨厚淳樸,類似戲劇中的武生打扮,青、紅、藍、白色劍衣褲均可;但須與“二姑娘”服裝色澤相異,白毛巾包頭,扎板帶,穿緊口軟底鞋,手持皮鞭。此時剛剛成立的跑驢隊只有4個人,任健做趕驢的、夏廣畢坐驢,李志軍趕驢、王秀英坐驢,這四個演員中,只有任健一個人接觸過跑驢,他憑藉曾經在跑驢隊中和馬文學和於師傅兩位老師的精心輔導和自己的刻苦努力,掌握了跑毛驢的各種技巧,認真教給其他演員。這個跑驢隊伍在德州市1964年的跑驢大賽中獲德州市第二名,1978年在市組織跑毛驢節目中又榮獲優秀獎。
跑驢在經歷十幾年的“冷淡”後,2003年,在任健的帶領下,成立順成社區跑驢隊,很多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任健說,跑驢表演形式已經由原來的一騎一趕的單驢,發展到現在的對驢和驢隊。現在的演出多為驢隊,是由多對驢組成,10、20、30均可,一騎一趕為一組。以“別籬笆”、“串花”變換隊形,交換位置。在規定範圍內大家做勒嚼、著鞭、踢腿、尥蹶等動作;鑼鼓、嗩吶、串鈴、響鞭等聲響構成了跑驢舞蹈獨特的交響樂;驢群與趕驢者組成了一個壯觀的舞蹈群體,氣勢宏大,攝人魂魄。
跑驢的主要道具為毛驢,目前演員們演出所用道具——毛驢都是任健憑藉自己年輕時期的記憶製作出來的。除製作出“驢”外,他還回憶著老一輩藝人所用道具,製作出水獸、龍、大魚、烏龜、天鵝等。
目前跑驢隊已有隊員100餘人。自擔任順城社區文藝演出隊跑驢教練以來,帶隊參加了多次省、市、區組織的文藝演出。在山東省文明辦、省文化廳、省廣電局聯合舉辦的“誰不說俺家鄉好”山東地方文藝大賽中榮獲最具特色節目獎;帶隊參加“國際幽默藝術節“演出,受到泉城人民的喜愛;帶隊參加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受到好評;連續四年獲得德州市暨德城區社區文化藝術節文藝展演金獎;德州市元宵節民間文藝展演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