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名片
《續修萊蕪縣誌》和“索氏墓碑”記載,響水河村始建於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因該村地處丘陵,三面環山,山間流水常年不斷。村的北面由四條山溝匯成一條河,繞村而過向南流去,把整個村落分成了東西兩個自然村。由於山高水深,河內常年流水嘩嘩;特別是夏天雨季來臨,山洪暴發,河內水聲猶如悶雷響個不停,故而將該河取名為“響水河”。又因響水河內水質甘甜,清澈透明,常有外地人來此取水飲用,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香水河”。
行政區劃
1941年春以前,響水河村屬寨里區所轄;1941年春,劃歸王莊區所轄;1945年10月,響水河村屬香山區所轄;1946年9月,增劃儀封區,屬儀封區所轄;1956年該村加入高級社;1958年屬大王莊人民公社;1976年10月至1984年3月,公社以下設管理區,該村屬址坊管理區:1985年11月建羊里鎮,隸屬羊里鎮。
歷史文化
相傳在四五百年以前,有孟、李、魏、張四個姓氏,先後在此安家。所以至今村北的地仍有“孟家林”、“李家林”、“魏家林”、“張家嶺”的地名。現村裡有劉、張、朱、王、李、孫、索、謝8姓。
為了開發荒山,徹底改變窮山村的面貌,全村幹部民眾出大力、流大汗,苦幹三個冬春,共開發整平土地300畝,新建水庫3座,千方水池2個,調水工程2處,新修路12000米,共栽植林果樹165萬株。2000年對2000畝荒山進行大拍賣,30年不變,改變了過去年年治山山不變,年年造林不見林的局面,實現了山、水、田、路綜合治理。
人文自然
響水河村北是有名的“大舟山”,東是北高南低,綿延五六華里的“長嶺山”,西是一個形如倒扣大鐵鍋的“鍋山子”,整個地形猶如一個碩大的太師椅。曾有人說:“誰能在此安家落戶,誰就是穩坐這把交椅的偉人。”響水河村人常為能居於此而深感自豪。
在村北“大舟山”主峰的東側,有一條崎嶇的山路,是遊客上山的必經之路,也是響水河人上山打柴、採藥的主要道路。路的中段叫“十八盤”,越過一條溝叫“鳳鳴溝”,最低的一個山口叫“鳳鳴口”。“鳳鳴口”背面是直上直下的懸崖陡壁,通過三個急轉彎,踏著幾塊險要岩石才能向下走去,只能單個人通過。向上來的時候,必須小心翼翼,稍有疏忽,一腳踏空,便會掉人一眼望不到底的山谷中,故此處又叫作“三瞪眼”。
在十八盤第九個轉彎處,有一塊平整、四周無根的大岩石,過往行人往往都在此休息。岩石的中央有一個深約20厘米,長有0.5米左右、纏足婦女的腳印,叫做“仙人腳”。傳說是泰山奶奶上泰山時路經此地留下的腳印。
在這塊石頭上休息,隔溝向西北方向望去,“大舟山”的前懷一個土台上,有一塊橢園形的大石頭,高數十米,底面半米左右,像用一條帶子捆著,猶如道士戴的帽子,所以叫做“道士帽”。傳說這是當年的“大舟院“內修“志公廟”建大殿時,一個道士在此休息留下的。
這條山路是進山的開端,中央放著一塊形如鴨蛋、深黑色的石頭,叫“壓錢石”。傳說人們從這裡上大舟山、進大舟院,必須先在這裡壓上錢。所以有人說,這個石頭底下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金銀財寶庫。
在“壓錢石”的東側有一間小屋,是響水河林業的看家之所。這裡有桃、梨、杏、棗、山楂等果樹,乾果、水果一年四季不斷。屋的東面是一條被絲絲青煙籠罩著的深溝,溝內樹木叢生,遠遠望去十分幽雅秀麗。溝的上游,有一潭,水呈深藍色,常年向外流淌,從未乾過,有人說這潭的底部直通東海。潭的旁邊屹立著一塊形如饃饃的大石頭,人們叫它“饃饃石”。有人說:“只要有這塊石頭在,響水河人就有吃不完的饃饃。”
這條山路以東有一個山溝,形狀如古人用來盛油的大油簍,所以叫做油簍峪。油簍峪東有兩個山峰夾著一條山路,這條峪極像通向天空的一個梯子,叫做梯子峪。梯子峪東邊的一條深山谷中,北側倚著一塊大岩石,形如一個大鼓,叫鼓石峪。村東北的一個山峰叫“松嶺子”。嶺下就是北澇灘水庫。1962年建北澇灘水庫清基時,挖出來的有沒有腐爛完的松木,直徑在0.60-0.70米左右,長達十幾米,村里用這些松木打成了三抽桌、椅子、凳子,在村辦公室內用著。
山村向北不遠是“關帝廟”,此廟紅瓦紅牆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