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坊村[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址坊村]

址坊村隸屬萊城區羊里鎮,位於、鎮駐地北3公里處。北依大舟山脈和華山省級森林公園,南與孟家窪、東溫石埠村相鄰,西與西魏莊、響水河毗連,東與黑虎泉接壤。地處丘陵地帶,耕地面積,人口。

村莊名片

村名來歷,說法不一。據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修建的土地廟碑記載,原名興龍村,後村內建有造紙作坊,改稱紙坊,1922年易名為址坊。另一說法為,該村在清朝乾隆年間叫止鳳,光緒年間改稱址坊;1935年《續修萊蕪縣誌》改為止房,其後由本村教學的一位老師改名為址坊。作為村莊,據說楊姓最先入居,現全村共有12姓,玄、呂、張三姓。

行政區劃

民國初,屬魯西區;1959年屬羊里公社;1960年4月屬寨里公社;後依次隸屬羊里公社、羊里辦事處、羊里鎮。

歷史文化

1926年發生水災,連陰45天,沖毀張姓房屋10餘間。
如今址坊村水利條件較為優越,因村北部山場面積大,來水面廣。為充分利用水資源和減少洪災,於1957年在村北建小型水庫一座,庫容量28萬方,灌溉面積300多畝。到1976年,將原水庫擴建為庫容量167萬方的大型水庫,灌溉面積2100多畝,並於1977年完成配套,這樣不僅緩解了本村及周圍村莊的農業用水問題,如今也成為人們休閒垂釣的好地方,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址坊村由於其地理位置因素,早期環境相對閉塞,村民歷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靜而踏實。其中的歷史遺蹟和事件記錄著村落的沿襲。1908年,德國天主教曾在址坊村建教堂,發展教徒,進行奴化教育。據村中人講,當時教堂有屋7間,東屋5間,大門朝西。其中東屋為飯棚2間,其餘3間為馬棚。由德國教士定期來傳教,每年至少來一次,其教徒達30多人。後來隨著歷史的前進,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傳教活動逐漸衰退,教堂也在1980年因建學校而拆除。
在革命戰爭年代,址坊人民也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先後有6名烈士為國捐軀。解放戰爭時期,址坊村兩民兵(王傳榮、玄立永)智擒敵人一個排的動人故事至今傳為佳話。
址坊業餘劇團成立於1956年,創始人為范培育,當時只有十幾人,後來發展到29人。剛組建時,由於資金不足,就連最基本的道具、戲裝也是買來白布後自己用筆畫的。直到1964年,發動劇團成員給大舟山駐軍修路,掙了700多元錢,才買上了戲裝,把劇團武裝起來。劇團以萊蕪梆子為主,傳統的劇目有《兩狼山》、《對金撾》、《斬皇袍》;新戲有《紅燈記》、《沙家濱》等30多個劇目。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以及入伏後,為劇團的集中演出時間。劇團還為雪野水庫的移民義務演出,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深受民眾的喜愛。
址坊村,村民安居樂業,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村兩委一班人,帶領民眾常年治山治水,大大改善了生產和生活條件,於1999年投資20多萬元,新建渡槽一座。節水三分之二以上。同時對貫穿村莊南北的潰龍河進行了流域綜合治理,已石砌河岸2400米,栽植垂柳1000多棵。生態環境美化、綠化,成為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現全村一半以上的土地由原來靠天吃飯的山嶺薄地改造成了水澆地。生薑和大蒜等經濟作物擴大到600多畝,連續5年被評為生薑、大蒜種植專業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1980年人均收入只有79元,2001年人均收入達到3424元。1990年被評為萊蕪市文明單位。
1997年的10月3日,址坊村成立了農貿市場,每月的三、八逢集,村民不出村就能把種植的農產品賣出去,既增加了收入,同時又能引來八方客商。這樣以來,引進了人們急需的商品,同時也宣傳了址坊村,交流了先進文化,提高了該村的知名度。

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