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光緒四年(1878年),毛澤東同志的曾祖父購置了這所住宅,這所住宅在當時還是一所茅草屋,後來歷經幾次的維修和擴建。舊居的樣式是南方農村常見的住宅形式,土木結構,泥磚牆,小青瓦,一明二此二梢間,左右各有廂房,廂房進入深度為兩間,還有天井、雜屋等。舊居附近還有毛澤東少年時代讀書的私塾、游泳的池塘等。
1961年國務院公布韶山沖毛主席舊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4年修建了韶山毛澤東舊居陳列館,展出毛澤東及其家人從事革命活動的文物、照片資料。
1983年鄧小平為毛澤東舊居重新題詞。
上屋場
這是一棟普普通通的江南農舍,為"一擔柴"式的房子,總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占地566.5平方米。它座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和南岸塘相毗鄰,綠水瑩瑩,風過處,盪起縷縷漣漪。放眼青山,背依翠竹,綠水、蒼松和翠竹把這棟普通農舍映襯得生氣盎然。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就誕生在這棟房子的東頭。東頭十三間半瓦房,是毛澤東家的,西頭五間半土磚茅房是鄰居的。這棟普通農舍曾幾經滄桑。它的修繕和擴建凝結著毛澤東的祖輩、父輩和他們兄弟的心血和汗水。從1878年毛澤東祖父定居時的五間半茅屋,經過前後三代人的艱苦創業,修修補補,其間遭火災,遇搶劫,1918年才掀茅蓋瓦,加修後院,擴建成十三間半瓦房(內含雜屋,其中半間指兩家合用的堂屋)。
1929年4月,國民黨反動派曾沒收毛澤東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和家產。於是,這棟房子和裡面的家具,又遭到了嚴重破壞。解放後,人民政府進行過多次修葺,使之基本上保持了當年原貌。
1950年,故居作為革命紀念地供國內遊客參觀。兩年後又正式對外賓開放。
1961年3月,國務院正式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同志故居”七個黑底鎦金大字,是1983年4月2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