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市毛澤東故居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於此,並在此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 1910年秋,毛澤東立志救國救民,為尋求真理,離家外出求學。 1966年毛澤東最後一次回韶山,居住在滴水洞。

毛澤東故居名上屋場,座落於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小山沖中、房屋系泥磚青瓦,土木結構,是南方常見的普通農家住房。現有十三間半民房。其中瓦房十間、茅草房三間,為毛澤東同志的父親毛順生所建。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於此,並在此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1910年秋,毛澤東立志救國救民,為尋求真理,離家外出求學。1920年毛澤東父母相繼去世,以後他弟妹也跟隨毛澤東從事革命活動。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曾幾次回故鄉。1925年偕夫人楊開慧到韶山開展農民運動,並在此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1927年回鄉考察農民活動。1959年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探望,視察了故鄉人民的生產生活情況,看了故居和父母墳墓,寫下了著名詩篇《七律?到韶山》。1966年毛澤東最後一次回韶山,居住在滴水洞。 毛澤東故居,1929年曾遭到國民黨反動派政府的破壞,1950年以後經多次修葺恢復原貌。1961年4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經黨中央批准將“舊居”改稱為“故居”。室內陳設儘可能按照毛澤東當年在此居住時的原樣布置,有些用具系原物。屋前有毛澤東少年時代勞動過的田地、禾場、游泳的池塘等。 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建在毛氏宗祠旁,原稱毛澤東同志舊居陳列館,建於1964年,1982年改為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鄧小平同志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紀念館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採用農村房屋的外貌,城市園林的風格建造,依山就勢,高大自然,展室高大、寬敞、明亮,以亭台、小橋,迴廊相連,顯得十分雅致堂皇。 館內主要陳列毛澤東的生平業績,共分8個室。 第一室:介紹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由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成為一個民主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的過程; 第二室:介紹他在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的革命活動;第三室:介紹他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致力於國共合作,開展國民革命的情況; 第四室:介紹他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成功地把黨的工作重點由城市轉到農村,發展革命力的革命實踐活動的情況; 第五室:介紹他在抗日戰爭時期,與黨中央堅持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實行人民戰爭,取得抗戰勝利的情景; 第六室:介紹他在人民解放戰爭時期,與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人民艱苦奮戰,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情況; 第七室和第八室:介紹了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在國際上堅持獨立自主,反對霸權主義,與第三世界團結合作,提高新中國的威望的情況。 紀念館還有一室介紹毛澤東一家六位親人為革命獻身的光榮事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