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類學視野下的音樂教育:約翰·布萊金思想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叢書名: 博士文叢(第5輯)
平裝: 2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11410082
條形碼: 9787811410082
尺寸: 22.6 x 14.8 x 1.6 cm
重量: 558 g

作者簡介

劉詠蓮,安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3年安徽師範大學音樂系本科畢業;1996-1999年師從安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張毅教授攻讀“音樂學”碩士學位;2006-2009年考入南京師範大學,師從管建華教授攻讀博士,取得“美育學”博士學位。2005年獲安徽師範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研究、翻譯、整理、出版了有關音樂人類學研究資料,發表了有關專題論文,其中研究課題《音樂人類學視野下的音樂教育研究——約翰·布萊金的個案研究》、《中學音樂教育新理念與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獲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青年基金項目及2006年安徽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在《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內容簡介

《音樂人類學視野下的音樂教育:約翰·布萊金思想研究》內容簡介:英國著名音樂人類學家約翰·布萊金(1928-1990),從音樂人類學的視角出發進行非洲音樂的研究,而成為一位對音樂教育和音樂人類學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有影響力的人物。在布萊金的早期學習生涯中,他的夢想和追求是成為一名古典鋼琴演奏家。但是他通過對人類學學科的學習以及他對非洲音樂的接觸,尤其是他對南非北部德蘭士瓦的文達族群長達22個月的實地考察,使他發現了異文化的“與眾不同”,並使他最終成長為一名音樂人類學者。
約翰·布萊金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對兒童從整體上學習複雜音樂的傾向的觀察,從而挑戰了“完全正確的程式”的觀念;通過對文達兒童音樂表演的觀察,確定了身心關係的重要性,提供給教師發展學生音樂性(而最終是對音樂的理解)的手段,即使耳、腦和身體的互相融合;通過對舞蹈人類學的研究以及音樂與舞蹈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進一步證明了以動作和肢體反應作為音樂理解主要成分的教育學方法;通過他早期對文達兒童音樂的觀察而建立了他對音樂教育生物學研究的基礎;以及他對在學校中設立世界多元音樂文化課程的倡導,發出了對“世界音樂的最早呼聲”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約翰·布萊金其人
第一節 虔誠的基督文化的教徒——在基督教音樂搖籃中成長
第二節 走向異文化——馬來西亞與南非的遭際與田野工作
第三節 大學的教學與學術研究——在學術世界中
第二章 《文達孩子的歌》中的非洲文達兒童音樂教育研究
第一節 《文達孩子的歌》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音樂在非洲兒童文化中的意義
第三節 對非洲文達兒童音樂與女童啟蒙學校的考察研究
第四節 非洲文達兒童音樂教育觀——文達模式
第三章 《對所有音樂的一種常識性觀察》中的世界音樂的平等觀
第一節 《對所有音樂的一種常識性觀察》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世界音樂平等觀視野下的南非黑人音樂
第三節 世界音樂平等觀視野下的民族、民間音樂研究
第四節 對世界音樂的最早呼聲與見解
第四章 舞蹈人類學和音樂生物學研究
第一節 對舞蹈人類學的研究與基本觀點-
第二節 對音樂生物學的研究
第三節 音樂演奏及其所反映出的生物學問題探究
第五章 《音樂、文化和體驗》中的音樂作為文化體驗
第一節 《音樂、文化和體驗》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音樂文化體驗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音樂文化體驗觀
第六章 約翰·布萊金音樂人類學思想對西方音樂教育學科的貢獻
第一節 走出自我中心
第二節 對非洲兒童音樂教育的關注
第三節 平等的音樂世界觀
第四節 生物學視角下的音樂與人體關係的研究
第五節 音樂作為文化的整體體驗
第七章 約翰.布萊金音樂人類學研究視野下的中國音樂教育與學科建設
第一節 約翰.布萊金音樂人類學視角下的音樂教育
第二節 約翰·布萊金思想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反思與啟示
第三節 約翰.布萊金思想對中國音樂教育學科建設的啟示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約翰·布萊金著述一覽表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