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
敬業愛崗
韓永盛總是在本職崗位上散發著最大的熱量。在餘姚布廠,韓永盛刻苦自學,成功開發了三相自動調壓器、自動計數器等9項革新技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益。1987年,他發明的“電度表節電器”成果,被載入國家科委編撰的《中國科技成果大全》,他本人被省發明協會吸納為會員。在富達飯店,他搞成的水泵房自動壓水裝置,每年節電5.5萬度,一年就為企業節約20多萬元資金。在玉立賓館,他在85個客房全部安裝了新型節能型插匙取電器,使插牌的成本從每塊100多元降到9元,還每年為賓館節電5000餘度。
40多年來,韓永盛的起床鬧鈴時間一直定在4時45分,以保證每天提早趕到單位加班加點。他刻苦自學,成功開發了三相自動調壓器等9項技術革新;他研製的水泵房自動壓水裝置,每年可節電5.5萬千瓦時,一年就為企業節約20多萬元。
自學標兵
韓永盛是個勤奮好學的人。自1967年參加工作以後,韓永盛就開始學習技術本領。在餘姚布廠工作期間,他先後學過電工、機修工等技術,在乾好廠里本職工作之餘,韓永盛數百次為附近的民眾、企業義務維修電器設備。為了將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出的經驗讓他人共享,他還利用晚上的時間,歷時10年,整理出版一本《常用電器線路100例》,免費送給需要它的人。由於書本內容通俗,一版再版,至今已發行46萬冊,成為業界的一本暢銷書。2007年,韓永盛編著的《常用電氣線路115例(第二次修訂版)》一書,獲評“全國科技類優秀暢銷品種”榮譽。
甘於清貧
韓永盛供職於餘姚市新玉立賓館,至今仍屬於工薪階層。“成名”多年來,如果憑藉他的光環和技術,完全有能力賺更多的錢改變生活。然而他始終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將奉獻視為人生的價值。
1999年玉立賓館改制,韓永盛以每年360元的價格買斷工齡,拿了1萬多元下了崗。那時,他完全可以憑自身的技術和名氣,接受其他單位的高薪聘請,但當原單位希望繼續返聘他時,韓永盛毫無怨言地回到需要他的崗位,繼續掙那份並不豐厚的工資。作為玉立賓館工程部經理,從當年基建時的大量對外承包項目,到賓館電器的日常保養維修,韓永盛經手的工程費達上百萬元,但他從未接受過外來承包人的吃請,至於承包商私下送來的“好處費”,更是被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至今,韓永盛的代步工具還是一台“老掉牙”的永久牌28吋腳踏車。 自1989年被邀請參加“餘姚市學雷鋒先進事跡報告團”至今,韓永盛已在本市、慈谿、寧波等地作報告239場。二十多年來,不管報告做到哪裡,他自立的“不取酬、不吃請、不受禮、城區不接送”的原則就堅持到哪裡,感動了無數的組織者和聽眾的心。
到2007年4月,韓永盛凝聚10年心血寫成的《常用電氣電路115例》,已發行接近50萬冊。儘管有別的出版社願出高價予以再版,但他知恩圖報,將著作權授權給了最早出版該書的北京金盾出版社,以致在這本3次修訂、19次再版的暢銷書上,他拿到的稿酬還不足2萬元,連實驗成本和購買參考書籍的成本也不夠。
樂於奉獻
韓永盛出身貧寒,4歲喪母,歷經坎坷,但在他的價值體系中,奉獻始終處於最高的地位。多年來,他一直把奉獻做為自己的人生追求,無償為兄弟單位及民眾維修各類電器500多次、提供技術協助50多次,做好事100多次,先後榮獲了“全國勞動模範”、“雷鋒式的好職工”等榮譽稱號。
有一次,韓永盛騎腳踏車去上班,當他騎至學弄路口時,看到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一邊嘔吐一邊呻吟,韓永盛當即停了下來,把老人送至醫院,並為老人支付了醫藥費,醫生還以為這位熱心的小伙子是老人的兒子;還有一次,一個安徽籍男子攔住韓永盛,說自己在餘姚碰到困難,回家路費沒有了,韓永盛立即從剛發的工資里拿出一些錢資助他。
奉化一位姓鄔的大學生身患殘疾又受到工作和情感的雙重打擊,曾想一死了之。就在此時他在報紙上看到了韓永盛的事跡報導觸動很大,立即向韓永盛寫信傾訴自己的不幸遭遇盼望他能救救自己這個“自命不凡”的人。韓永盛當即放下工作,寫了一封7頁紙的長信給他。信中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只是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切身體會毫無保留地告訴了這位大學生,並對他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有了精神就有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這一番話讓這位大學生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後來,經過努力,這位大學生當上了企業的中層幹部,生活也重新揚起風帆。他事後感激地告訴韓永盛:“幸虧當初聽了您的話堅強地渡過了難關,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239場報告會
“我一生崇尚奉獻,追求奉獻,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人世,請把我的眼角膜獻給那些急需要的人,算是我一生中最後的一次奉獻!”這是韓永盛在2008年3月5日全國學雷鋒日,走進餘姚市職成教中心學校報告廳,做完第200場報告會時的結束語,樸實無華而又感人肺腑。
從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的20年時間裡韓永盛所作的事跡報告儘管語言樸實無華但事跡感人肺腑許多人聽了報告後深感如同經歷了一次觀念洗禮思想上受到了很大衝擊和震動。有一些單位多次邀請韓永盛作報告;有好幾個家庭三代人都聽過韓永盛的報告。泗門鎮小路下村一位雅號叫“坐勿牢”的老漢平時五分鐘都坐不牢但聽韓永盛作報告聽了整整一個半小時都沒走還當場泡茶、端水為場內聽眾服務……像這樣變感動為行動的動人場面在200多場報告會上枚不勝舉。截至2012年4月17日,韓永盛已先後完成了239場報告會。
“人是要有精神的。”這句話在報告中被韓永盛反覆提及。精神力量成為支撐韓永盛無私奉獻的最大動力。
“四不”原則
台上怎么說台下就要這么做。韓永盛應邀作報告一直堅持“不取酬、不請吃、不收禮、不接送”的“四不”原則。做到在餘姚城區內作報告一律回家吃飯,一律不用車子接送;在任何地方作報告一律不收受講課費和紀念品或禮品。
2011年12月韓永盛在陽明街道一社區作完報告後婉言謝絕了講課費並表示:“我作報告本身就是來宣傳精神文明的這是我的義務。如果我的報告對大家有所啟迪那是給我最好的回報。”此話令社區領導和在場的民眾異常感動。他們紛紛對韓永盛說:“韓師傅聽了你的報告並親眼看到你的‘四不’行動我們覺得你真是感動餘姚的人!”
人們眼中的“另類”
韓永盛的種種自我犧牲行為,在市場經濟社會中顯得“另類”,讓許多人難以理解,連兒子也忍不住埋怨他:“人家有的勞模都有名有利,很風光,老爸你一無所有,對不起自己也就算了,也該替家裡人想想。”韓永盛明白兒子說的都是實話,由於他不愛求人,兒子只得自謀職業;由於他甘於清貧,一家人至今仍在為幾年前買的一套13萬元的商品房還債。由於他年輕時廢寢忘食,日夜苦幹,到現在積勞成疾,時常要為看病貴而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