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鞠立新,男,1950年代末期出生,籍貫為上海市郊區。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畢業,獲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青少年時期曾經做過小農民,也曾做過中國小教師。1978年,讀大學本科,畢業後被分配到國有大企業做總廠廠長的秘書。後來,又考入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讀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之後,長期在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經濟學部(理論經濟學研究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現為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上海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職稱。曾赴法國國家行政學院、韓國地方行政研究院、法國地方行政研究院、加拿大道格拉斯學院等國外高等院校進修;2007年下半年,在德國社會科學院做訪問學者,2010年下半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在國內外的學術活動中相當積極,曾到不少國家與地區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和進行學術訪問,在不少學術團體擔任比較重要角色,例如:上海市經濟學會副秘書長、全國馬列主義經濟學說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政治經濟學學會常務理事、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理事、上海市《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等。
個人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是以不逆母訓為自省:不氣綏、要爭氣;不奢求、有追求。以母校的校訓為自警: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業餘也有一點小小的愛好——近代史、演講學和交通地理等。
學術成果
學術研究的方向是“一體兩翼”——即以理論經濟學為主體,以區域經濟學和城市經濟學為兩翼。曾在《經濟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濟日報(理論版)》、《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國家行政學院內參專報》、《經濟研究參考》、《當代經濟研究》、《世界經濟文匯》、《經濟縱橫》和《上海經濟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近百篇學術論文,主持省部級課題7項;主編、主筆、個人專著和副主編及參編的著作約10部。
1、發表的若干學術論文:
(1)“論拉美國家收入分配失衡的教訓及其對我國的警示”,載國家行政學院內參《研究與諮詢》2006年第63期,4800字,該內參直送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供高層決策者和智囊層參閱。
(2)“經濟改革新突破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原載《上海改革》2002年第12期,後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3期全文收入。
(3)“論競爭力是生產力的集中體現”,《上海經濟研究》2000年7期。
(4)“論跨區域的資本投資與聯合重組”,《理論導刊》(陝西)1998年第6期。
(5)“西部在開發的重頭戲:振興西部老工業基地”,《經濟日報》(理論版)2000年10月24日。
(6)“論新時期經濟改革的新理念、新路徑和新方法”,原載《上海經濟管年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被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6第6期全文收錄。
(7)“從和諧社會建設看經濟改革的新理念”原載《理論視野》2006年第2期,被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6年第7期全文收錄。
(8)“打造世界級大都市與培育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經濟研究參考》2005年第77期。
(9)“私營經濟新發展與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經濟研究參考》2005年第72期。
(10)“構建城市群一體化機制與提升城市政府能力”(英文),國際行政學院聯合會學術年會(韓國·漢城,2004年7月)。
(11)“MEGA2版馬克思經濟學手稿與國外研究的新熱點以及我們的應因方略”,《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7期第4期。
(12)“從新時期深化經濟改革看其理念和路徑革新”, 《重慶社會科學學報》2008期第4期。
(13)“西方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新熱點”,《經濟縱橫》2009年第1期。
(1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視閾中的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第12屆全國馬列主義經濟學研討會(天津)2009年10月。
(15)“論國際金融危機、國際金融資本與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英文),世界政治經濟學學術年會(巴黎),2009年5月。
“論拉丁美洲國家貧富懸殊問題及其對新興開發中國家的警示”,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後危機時代的新興經濟體高層國際論壇”(海口),2009年11月。
(16)“略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動力結構重建設”,第三屆中國政治經濟學學術年會(上海),2009年11月。
(17)“把握《資本論》的理論精髓與當代社會經濟趨勢”,《當代經濟研究》2008.1.
(18)“江蘇崑山江陰和上海郊區經濟發展的比較研究”,《上海經濟研究》2010.10.
(19)“由國外經驗看我國城市群一體化機制建設”,《經濟研究參考》,2010.52期。
(20)“我國政治經濟學的尷尬迷局剖析”,《經濟縱橫》2013.12.
(21)“略論長三角城市群經濟多極化、扁平化新變局與發展新趨向”,《經濟研究參考》2013.第1期。
(22)“政治經濟學的‘偏離’與‘回歸’”,上海《社會科學報》2014.1.9。
2、主持和參加的若干主要課題:
(1)1999年參加中央黨校的重點調研課題:“上海經濟結構變動中的資本、勞動和價值問題”,並擔綱主筆,該課題報告獲中央黨校的特等獎。
(2)2004-2005年,主持中央黨校調研課題“統籌城郊發展與健康成長研究”。
(3)2006-2007年,主持中央黨校重點調研課題“上海市郊重點區農業長效反哺機制的調研”。
(4)2005年6月-2007年10月,主持上海市黨校系統聚焦課題“上海新發展與長三角經濟一體化”。
(5)主持市委研究室的委託課題中的子課題《上海市委五年經濟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6)2002-2004年,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從上海衛星城發展探索我國城市化新途徑》,承擔其中兩個分報告的研究和撰寫。
(7)2005年,參加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的委託課題《地方黨委領導經濟工件的機制轉變》。
(8)2006年,參加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的委託課題《上海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研究》。
(9)2007年,主持中共中央黨校重點調查研究課題《都市郊區重點農業區長效反哺機制研究》。
(10)2008年,主持中共中央黨校課題《我國城市群協調發展機制研究》。
(11)2008年,主持江浙滬聯合招投標課題《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機制建設研究》。
(12)2009年,主持中共中央黨校重點調研課題《長三角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研究》。
(13)2009年,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重點調查研究課題“蘇南崑山江陰和上海郊區發展的比較研究”,負責子課題“蘇南崑山江陰和上海郊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比較研究”。
(14)2011年,主持中共中央黨校重點調研課題“關於創新農村土地銀行與統籌城鄉發展的研究——基於大都市圈的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創新”。
(15)2011~2012年,參加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託調研課題“新時期上海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並負責其中子課題。
(16)2013年,主持上海市委黨校和嘉定區戰略合作課題“嘉定打造長三角綜合節點城市研究”。
(17)2014年,主持上海市委黨校和嘉定區戰略合作課題“嘉定和周邊地區複雜的比較研究”。
3、撰寫的著作書籍主要有:
(1)個人專著《我國大都市健康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以上海為例》,香港文匯出版社,2006.12。
(2)副主編《當代上海經濟發展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
(3)參編《上海衛星城與中國城市化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4)主編《經濟騰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三、教學的主要領域和專題要目
主講關於經濟理論、國內外經濟發展態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國際大都市發展以及上海改革開放創新轉型、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專題講座課程。
1、 關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經濟理論:
——“馬克思《資本論》的基本精髓和現代市場經濟
——“列寧晚期關於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思想的重大 轉變和寶貴探索”
——“鄧小平經濟理論的體系和基本特點”
——“《共產黨宣言》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當代的重要意義”
——“《反杜林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當代的重要意義”
2、關於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態勢分析:
——“國際金融危機和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態勢新思路”
——“十八屆三中全會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
——“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及其疑難重點”
——“深化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與和諧社會建設”
——“新時期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深化的疑難重點剖析”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思路和主要路徑”
——“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3、關於上海深化改革創新轉型、長三角城市群經濟新發展等方面;
——“面向未來30年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思路與重點”
——“發展現代服務業與上海城市功能提升”
——“上海世界級大都市的創新轉型和功能結構提升”
——“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經濟轉型升級和聯動協調發展”
——“上海改革開放的歷史軌跡與未來走向”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上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城郊一體化與上海郊區發展的新突破”
——“新型城鎮化和上海的深度城市化”
4、在研究生教學方面:
——2001年,在市委黨校與交大合辦的全日制雙學位班次上,曾開設“比較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體制”;
——2004年起,為全日制研究生開設“比較經濟體制研究”;
——2007年以來,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班分別開設系統課程:“《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008年起,為全日制研究生開設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 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