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戲山在夏、商、西周、叫“陽城山”、“童戲山”、“越戲方”;春秋戰國以“、九洲之險”、“洛陽屏障”聞名於世;《左傳》稱為“陽城”,《水經注》稱浮戲山為“石城”;隋末以來歷代農民起義軍所修的古城寨堡在大小山巔之上都可覓得遺蹟;抗日時期皮定軍、徐子榮在這裡建立了著名的豫西抗日根據地,景區烈士陵園是人們緬懷先烈的革命聖地。
景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沿玉仙河南下依次可見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元古界、太古界,專家稱景區是研究地質的“博物館”。浮戲山雪花洞集石英岩、喀斯特、黃土丘陵三種地貌景觀於一體,薈萃北國江南風光,俗有中原“小桂林”之譽。
雪花洞分為七個景區,景觀126處,5公里以上的大峽谷18條;玉仙河貫穿全境,以小龍池為代表的溶泉30多個;以秦建玉仙聖母廟為中心的廟宇200多座;以將軍寨為首的古城寨堡30多座,被國防科工委譽為“中國軍事歷史博物館”、“中華第一城堡群”。
著名的雪花洞由石葡萄、石珊瑚、石花(即雪花)等自然組成了一百七十三米的“雪花長廊”,宛如一座地下水晶宮。雪花洞以其獨特的風姿傲居世界群洞之首,被專家定為“天下第一雪花洞”。浮戲山雪花洞景區由108座峻峭山峰,590種植物,72處水體,68種野生花卉,千餘種怪石,200多間廟宇組成了一座大型的山水圖案,鑲嵌在中原大地上。
景區是道教文化發祥地之一,各類道教文化遺蹟遍布景區,200多座廟宇構成深厚的道教文化內涵。景區曾作為皮定均將軍創建的豫西抗日根據地大本營,現有革命遺址17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基地。
浮戲山還是遊覽避暑的勝地之一,也是科研、教學園地,還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課堂。景區以其秀麗的自然山水、獨特的地貌和古、深、奇、厚的人文景觀,正成為中原大地旅遊的熱點。
雪花洞,位於金龜探月峰下,1963年發現,1984年開發。洞天高闊,氣勢雄偉,是一個天然的大溶洞,洞中沉積物有潔白如玉形似珊瑚的石筍,石壁上伴生有形似鵝毛大雪般的石花——雪花洞便此得 名。洞中景觀色彩斑斕,光怪陸離。現供遊人參觀的長度為1180米,遊覽面積近4千多平方米,山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洞,洞洞相連。自然形成了迎賓、通天、白龍、雪花、玉林、晶宮、花果山、化石館等十個大廳。通天廳高達45米,長55米,寬35米。雪花廳高15米,寬10米,長280米。迎賓廳內,石鐘乳如懸天瀑布,似玉樹倒掛,若銀河橫溢,真有“聲震數萬里”的氣勢,三道懸天瀑布又形似如來、文殊、普賢三尊佛像端坐在蓮花寶座上,背後佛光四射,讓人肅然起敬。“仙翁聽瀑”、“群仙拜壽”,惟妙惟肖,形態逼真。
雪花廳里,在長達280米的“雪花長廊”上,如片片鵝毛般的石花堆積於洞壁上,朵朵、簇簇、串串石花以假亂真,令人驚嘆。遊人至此,恍如置身晶宮仙境.1990年10月,一位台胞觀光後激動地寫道:“嶙峋險峭天然成,似雲似霧似仙境。隱隱約約似霄殿,原是人間一奇宮。”
花果山大廳一派江南風光,潔白如玉,玲瓏剔透的玉塔,廟宮掩映在枝繁葉荗、鬱鬱蔥蔥的林竹中,令人神往。
觀梅花壁,讀梅花詩。大自然的神奇妙筆,組成了“梅花有情遙相望”蝗宏偉景觀,令人鼓掌叫絕。
洞內除半透明的石筍、石柱、石塔、石林、石瀑、石幔、石佛、石山、石梅、石駱駝等千姿百態、晶瑩生輝的石鐘乳外,琳琅滿目的雪花石,流光溢彩的珊瑚石,晶瑩剔透的葡萄石更是珍、妙、奇、為世所罕見。遊覽此地猶如置身於神秘的地下水晶宮中。一位外國學者觀後說:“一串石葡萄可換十輛桑塔納”。
雪花洞的開發,為我國風景類型填補了一項空白,為溶岩地質研究增添了新的課題。
鞏義雪花洞景區景區森林覆蓋率為89%,初春,山花爛漫,桃紅柳綠;盛夏,瀑布如練,潭水如鏡;深秋,紅葉流火,層林盡染;嚴冬,漫山白雪,三瀑(水瀑、冰瀑、洞內雪瀑)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