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鞍山皮影戲
鞍山皮影戲 |
“一口說盡千古愁,雙手對舞百萬兵。”提起皮影戲,大家都知道,但真正看過的人現在卻寥寥可數。森博會期間,在二一九公園專門搭起了戲台,這項古老的藝術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鞍山皮影戲是與兩個人的名字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他們就是千山區文化館的新老兩位館長———梁利明與由甲。近日,記者在二一九公園見到了帶病仍在參加工作的現任千山區文化館館長梁利明。昨晚,他帶領演員們在森博會上表演了一種新奇的皮影戲表演形式———“夢幻皮影”,此種皮影的表演形式在全國尚屬首次。鞍山皮影由來已久。
據了解,鞍山的皮影主要指的就是千山區的皮影戲,最開始稱為千山區皮影,後由於各地皮影戲的興起,統稱為鞍山皮影。據梁利明館長介紹,皮影也叫燈影,主要道具就是驢皮,一張驢皮製成皮影要經過很多道手續,製作工續很繁瑣。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熨平等步驟。鞍山地區的皮影戲所用的皮影都是自己做的,有一套固定的皮影製作方法。遼寧地區皮影戲最盛行的時候就是清末,那時候每個地方幾乎都有自己的皮影劇團,每天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演出,觀眾的熱情也很高。當時皮影戲最火的地方是蓋州,而鞍山的皮影戲與蓋州也有一定的淵源。在上個世紀50年代,當時蓋州的皮影戲老前輩由甲來到鞍山,成為千山區文化館的首任館長,組建了一套皮影戲班子,成為鞍山皮影戲的雛形。當時整個鞍山的皮影戲市場非常火爆,只要一有演出,肯定不愁沒有觀眾,皮影戲成為當時鋼都老少都喜歡的一種藝術形式。
由於現在人們娛樂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皮影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現在的年輕人好像更喜歡去上網,皮影戲的演出越來越少。”“我們也在不斷地思考,因為各項藝術都不能一直停留在最開始的階段,那樣就等於死亡,皮影戲也不例外。”梁館長這幾年一直在不斷思索皮影戲的創新形式,他把多種聲、光效果加入到了皮影戲中,結果獲得了成功。在遼寧省第四屆皮影戲調演中,鞍山皮影戲《孫悟空大戰毒梟女》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獲得了創作、劇目一等獎等多項大獎,鞍山千山區文化館也被定為遼寧省皮影戲演出基地。今年年底,梁館長打算將鞍山皮影申報中國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同時,歷時3年編成的《中國遼南皮影藝術》也即將出版,主要對鞍山的皮影藝術進行介紹,裡面有1300多張圖片,很多都是大家沒有見過的。“雖然有很多困難,但我們不會讓家鄉的這種藝術形式走向沒落,因為皮影戲不止是我一個人的,更是整個鞍山的。”
歷史
遼南皮影從明末清初開始已有五百年歷史。現在我們常見的遼戲前身是遼南戲,遼南戲正是從遼南皮影轉變而來的,而鞍山皮影正屬於遼南皮影派系。說起遼南皮影,必須提到她的創始人黃素志,大約在明萬曆年間,黃素志隻身一人闖關東,後僑居遼陽。工於繪畫和雕刻的黃素志用紙張雕刻影人,後來演變為用羊皮裁剪。在造型上黃素志克服以往皮影忠奸難辯的困難,從眼睛上表現地位尊卑,這成為遼南皮影的顯著特徵。清朝末年另一位皮影藝人安心齋不僅表演技法精湛,而且編著了《影戲小史》這樣一部專門針對皮影戲的學術論著,將遼南皮影推向另一個高點。
岫巖皮影戲自成一派系
和純樸的岫巖民風一樣,由清朝時期傳入岫巖的皮影戲,至今仍保持著一種樸實無華的風格。每到逢年過節或是喜慶豐收之時,會有幾班人馬活躍在岫巖各地的山村、集市。他們四五個人一組,一個黑色的皮箱、一把竹竿、幾部書、幾件樂器、一塊白布就是全部行頭。這些藝人每到一處就支起竹竿,掛上白布,拿出箱中各色用驢皮製成的影人表演起來,這就是在岫巖農村備受歡迎的皮影戲。歷史上,岫巖境內皮影戲分為南北中三派,分別以哨子河的趙連信、韭菜溝的方廷棟和石灰窯子的趙德懷為代表班頭,他們風格迥異,極大豐富了岫巖皮影戲的內容。建國之初,岫巖全縣有19箱60多部影目,傳統影目有《四平山》、《五鳳山》等等。1979年,黃花甸鄉的皮影藝人於高偉又將原23.3厘米高的小影人改成40厘米高的大影人,雕刻美觀大方、色彩清晰,形成了岫巖皮影的外觀風格。
岫巖圖書館館長李柏是一位岫巖皮影戲的愛好者。他介紹說,岫巖皮影的音樂、唱腔特別豐富,大致有三趕七、硬唱、七言句子、五字錦、十字錦、答拉嘴組成的唱詞類別。有大慢板、慢板、流水、快流水、快板五個板式。弦掛具有鮮明的特點,不僅影味濃純,而且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岫巖皮影演唱中旦角、青衣保留了男演員演唱的風格,是岫巖皮影的主要特徵。目前岫巖皮影有近百部傳統劇目,20餘部現代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