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感染性病變:感染性病變多是由潛伏在面神經感覺神經節內休眠狀態的帶狀皰疹(VZV)被激活引起;
2.耳源性疾病;
3.Bell麻痹;
4.腫瘤;
5.神經源性;
6.創傷性;
7.中毒:如酒精中毒。長期接觸有毒物;
8.代謝障礙:如糖尿病、維生素缺乏;
9.血管機能不全;
10.先天性面神經核發育不全。
分型
1.中樞型
為核上組織(包括皮質、皮質腦幹纖維、內囊、腦橋等)受損時引起,出現病灶對側顏面下部肌肉麻痹。從上到下表現為鼻唇溝變淺,露齒時口角下垂(或稱口角歪向病灶側,即癱瘓面肌對側),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見於腦血管病變、腦腫瘤和腦炎等。
2.周圍型
為面神經核或面神經受損時引起,出現病灶同側全部面肌癱瘓,從上到下表現為不能皺額、皺眉、閉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溝變淺,不能露齒、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稱口角歪向病灶對側,即癱瘓面肌對側)。多見於受寒、耳部或腦膜感染、神經纖維瘤引起的周圍型面神經麻痹。此外還可出現舌前2/3味覺障礙,說話不清晰等。
臨床表現
多數病人往往於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於病側的齒頰間隙內,並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由於淚點隨下瞼外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它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種(見面神經麻痹的分型)。其中周圍性面癱發病率很高,而最常見者為面神經炎或貝爾麻痹。平常人們所常說的面癱,在多數情況下是指面神經炎而言。因為面癱可引起十分怪異的面容,所以常被人們稱為“毀容病”。
檢查
靜止檢查
1.莖乳突
檢查莖乳突是否疼痛或一側顳部、面部是否疼痛。
2.額部
檢查額部皮膚皺紋是否相同、變淺或消失,眉目外側是否對稱、下垂。
3.眼
檢查眼裂的大小,兩側是否對稱、變小或變大,上眼瞼是否下垂,下眼瞼是否外翻,眼瞼是否抽搐、腫脹,眼結膜是否充血潰瘍,是否有流淚、乾澀、酸、脹的症狀。
4.耳
檢查是否有耳鳴、耳悶、聽力下降。
5.面頰
檢查鼻唇溝是否變淺、消失或加深。面頰部是否對稱、平坦、增厚或抽搐。面部是否感覺發緊、僵硬、麻木或萎縮。
6.口
檢查口角是否對稱、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腫脹,人中是否偏斜。
7.舌
運動檢查
1.抬眉運動
檢查額枕肌額腹的運動功能。重度患者額部平坦,皺紋一般消失或明顯變淺,眉目外側明顯下垂。
2.皺眉
檢查皺眉肌是否能運動,兩側眉運動幅度是否一致。
3.閉眼
閉眼時應注意患側的口角有無提口角運動,患側能否閉嚴,及閉合的程度。
4.聳鼻
觀察壓鼻肌是否有皺紋,兩側上唇運動幅度是否相同。
5.示齒
注意觀察兩側口角運動幅度,口裂是否變形,上下牙齒暴露的數目及高度。
6.努嘴
注意觀察口角兩側至人中的距離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狀是否對稱。
7.鼓腮
主要檢查口輪匝肌的運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