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藍染

靛藍染

有機染料深藍色用蓼藍以及菘藍、木藍、馬藍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葉子發酵製成也有人工合成的(古籍中曰:凡藍五種、皆可為靛——宋應星·《天工開物》)。用來染布顏色經久不退。通稱藍靛,有的地區叫靛青。

diàn lán

靛藍,是一種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還原染料。戰國時期荀況的千古名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源於當時的染藍技術。這裡的“青”是指青色,“藍”則指製取 靛藍的藍草。在秦漢以前,靛藍的套用已經相當普遍了。

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已逐漸摸索出製取靛藍的關鍵技術,從而打破了藍草染色的季節限制。古人的造靛方法如下:先將刈藍倒豎於坑中,加水過濾,將濾液置於瓮中,按比例加入石灰,再用木棍急劇擊水,加快溶解於水中的靛甙與空中氧氣的接觸,使之氧化成為靛藍,沉澱後,將水除去,等靛藍的水分完全蒸發,則可將其盛到容器內,製成藍靛。這種造靛和染色的技術,與現代合成靛藍染色的機理是完全一致的。

與紅花一樣,藍草也可製成固體染料:先製成泥狀的靛藍,待染色時,先用酒糟發酵,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氫氣、二氧化碳可將靛藍還原成靛白。用靛白染成的白布,經空氣氧化,又可顯現出藍色。靛藍的這種發酵還原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使用,而且該種古老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約公元前100年,印度始製成靛藍,與中國人不同,他們採用尿發酵法染藍。

制靛藍的藍草之一種-板蘭根(圖)

系統命名:2-(1,3-二氫-3-氧代-2H-吲哚-2-亞基)-1,2-二氫-3H-吲哚-3-酮

分子式:C16H10N2O2

分子量:262.27

結構式:

CAS號:482-89-3

性質:熔點390-392°C (dec.)。水溶性<0.1 g/100 mL。

性質:藍色粉末。1g可溶於約100ml,25℃水,對水的溶解度較其他食用合成色素低,0.05%水溶液呈藍色。溶於甘油,丙二醇,微溶於乙醇,不溶於油脂。遇濃硫酸呈深藍色,稀釋後呈藍色,它的水溶液加氫氧化鈉呈綠至黃綠色。耐光性耐熱性差,對檸檬酸、酒石酸和鹼不穩定。

製備方法:由靛藍粉經濃硫酸磺化後,加水稀釋,用碳酸鈉中和,再經鹽析,精製而得。每噸產品消耗靛藍粉(100%)210kg。

用途:用於食品、醫藥和日用化妝品的著色。食用靛藍為食用合成色素。食用色素是用於食品著色的一類添加劑,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總數逾60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