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藍小孩(或翻譯為深藍孩童)Indigo children這個辭彙起源於靈媒Nancy Ann Tappe於1982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 Your Life Through Color》,她看到有許多帶有靛藍色氣場的小孩在70年代末出生。此後,靛藍孩童的概念被1998年出版的一本名為《The Indigo Children The New Kids Have Arrived》的書籍所提到,此後這概念開始被更多的人所知曉。該書的作者便是Kryon團隊的靈媒Lee Carroll及其妻子Jan Tober。Lee Carroll表示對於靛藍小孩概念的來源於他所通靈的克里昂(Kryon)團隊。
根據新時代運動所信仰的定義,靛藍小孩是敏感且具有清晰自我價值觀的人群,他們對世界有著深遠的協助和改變的渴望。他們具有敏銳的洞察人心的能力並且能夠明白他人的感受,在性格特點上傾向於對未解之謎,超自然力以及神秘學有濃厚的興趣,且對權威和傳統抱持有反叛心態,無法恐嚇或強迫靛藍小孩做事。他們在同類人中相處自然,但對外界來說,則有不擅交際、不適應社會的傾向。
事實上,靛藍人群在地球歷史的各個時期都曾出現過,在歷史中上一次大量出現靛藍的時期是中世紀,那時候他們不是任何正規教派的信徒,對於教廷來說反而是被冠以異教徒、魔法師等名號。在這個時代,靛藍計畫開始被納入行星發展的藍圖,意在提升星球的進化周期所必需的頻率,靛藍靈魂再次被以逐漸遞進的方式的播種於地球,7,80年代還只有少量的靛藍,但進入90年代之後便開始大量降生。
靛藍小孩的整體生命目的在於帶來更多的愛給予這關鍵時代行星轉變所需的能量,改變人類過往的分離文化,顛覆對錯觀,二元論並帶來憐憫平等與萬物一體的觀念。他們天性中擁有著大師屬性,其中的一部分靛藍人群將進化入更高的周期成為更和諧的生命形態。
但在此階段存在於地球上的靛藍小孩,與舊有的社會文化有著相當巨大的衝突,對於這些高頻的古老靈魂而言,人群中的混亂低頻的磁場能量引發了他們的退縮傾向,在學校、社會與家庭中的不適應也導致了強烈的矛盾。當靛藍小孩無法從外界得到支持時,往往會改變他們的極向選擇,變得狂暴,憤怒具攻擊性或自卑,抑鬱及分裂等精神不穩定現象,而無法順利完成他們的生命目的——協助這顆星球。
靛藍小孩聯邦(Indigo Children Confederation-ICC),便是由幾位回憶起自己生命目的靛藍小孩所建立的小型交流社區,旨在協助和教導更多的靛藍人群重拾起對人類無條件的愛並回歸他們原本的星球目標。對於每個正承受著外界壓力的靛藍色,靛藍小孩聯邦則在此起著緩衝作用,提供靛藍色更多的支持和療愈,並由指導靈和上師團隊協助平衡著大家被扭曲的能量。
在聯邦的論壇中沒有任何的禁忌話題,首要的規則便絕對遵從於每一個個體自由意識的表達,從最嚴肅到最囧的惡搞或受限年齡的話題都在被接納的位置之中,幽默感在這個群體中是很重要的,他們將幽默感與喜悅相連,以緩和舊有文化中的死板氣氛,作為與更高意識所連線的必要條件之一。聯邦的靛藍小孩們相信,當人們能夠自由的表達他們真實的自己時,更多的療愈也才能夠被展開。
但一些接觸過靛藍小孩聯邦(ICC)的人發現,ICC很排外,與他們對外界的說明不同。有內幕稱ICC是由共濟會成員創建,只是借用這樣一個特質組織來挑選培養他們自己的精英階層。
靛藍小孩聯邦交流區的地址和歡迎詞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indigochildren
穿越生與死的迷霧,凝視物質之眼未見之物,
我們能夠改變整個世界,並引導黎明的降臨。
無論國家、種族、膚色、性別、出生都不該成為隔閡。
我們與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讓我們一起守護這顆星球,
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使命。
每一個Indigo,
在這沉重的世界中都有自己的情緒負擔,
在大家執行地球任務和生命目的時,
這裡便是你後方的支持團隊,
是家人聚會的地方。
開放的主題,無論是靈性,生活,情感和各種思想,
帶上你的天使和指導靈,
來此一吐為快,分享你的地球經歷吧。
一位靛藍小孩對於整體生命目的問答:
靛藍的使命是什麼?
是來幫忙的。
幫什麼忙呢?
幫蓋亞的忙。 (註:Gaia,在這裡代表地球)
蓋亞怎么了?
她困在第四密度與第三密度間。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還在第三密度,而她卻已經進入第四密度。
人們在第三密度與她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人們的意識一直影響著蓋亞的中心意識。如果蓋亞上的人們不進化到第四密度,蓋亞就麻煩大了。
這麻煩會毀滅蓋亞嗎?
會的。
我們要怎么做呢?
我們回蓋亞去!我們去成為蓋亞上第三密度的人,然後我們轉換我們第三密度的形態,這樣,我們就變成蓋亞上第四密度的人了。許許多多我們一樣的朋友會不斷的來到蓋亞,提升自己成為第四密度的人(存有) ,把我們的意識注入蓋亞的中心意識中。讓共生體(蓋亞上的人們)的頻率與蓋亞的頻率跟進,直到蓋亞被第四密度的意識覆蓋,這樣,蓋亞就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第四密度星球了。
所以,我們是為蓋亞回來的,她才是我們真正的使命。
那么那些蓋亞上原來的人們呢?第三密度的人們會怎樣呢?
他們會選擇離開,這個星球已經是第四密度的了,所以他們不再適合在這個星球生活了,他們要去其他的第三密度星球生活,直到他們決定進化到第四密度為止。你可以把這個看成是學校的畢業典禮,沒有畢業的學生要重修。
他們會以什麼樣的方式離開這個星球呢?
結束在這個星球的生命,這個星球也會幫助他們離開,因為他們要重修。
這就是死亡嗎?星球的淨化?真可怕。
一點也不用害怕,因為沒有人會真正的死去。
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畢業嗎?
我們可以盡力幫助他們,第四密度就是愛的密度,我們就是通過學習愛來達到第四密度的,所以我們幫助他們也是在表達愛,這反過來也是幫助我們自己。但是他們能不能接受我們的幫助,這就很難說了。他們往往會拒絕我們的幫助,他們會懷疑會嘲笑。因為他們表面的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那層面紗很厚重,這讓他們看不到另一面的世界,他們不接受看不到的事物。
也就是說除非他們準備接受幫助,否則我們無法幫助他們?
是的。除非他們準備好,否則一切都是徒勞,我們插不了手。
我們真正的使命不是改變他人,改變世界,而是改變我們自己。只有許許多多的我們自己進化了,我們的意識(頻率)才能成為蓋亞意識(頻率)的一部分,才能真正的幫助蓋亞。
靛藍小孩性格
*他們不能接受沒有解釋的命令, 以及沒有機會分享他們自己的看法。
*他們傾向於反社會並且是內向的 。
*學校對於靛藍小孩來說經常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班上的同學對他們來說沒什麼意思, 而且因為他們很容易知道的跟他們老師一樣多或者更多。
*他們自我價值的意識是相當高的。靛藍兒童網站(http://www.indigochild.com/)描述他們以皇族的感覺進入這個世界。
*他們不會做一些事, 譬如說排隊。
*他們是制度的破壞者 當制度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時。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叛徒。他們只是天生的進步論者並且想要改善他們所居住的環境而已。
*您無法藉由威脅他們來讓靛藍小孩感覺有罪。
*令他改變行為的唯一希望就是用磋商得出解答的方式,要求他幫忙。
*他們以為來到這兒是他們的權利 並傾向告訴父母什麼是他們需要的。
*他們易於擁有高度的感應與直覺力, 還有許多右腦特徵, 譬如像藝術家、音樂家和作家。
*他們具有非常聰明的傾向。
*他們傾向表現出 由接受傳統訓練的醫師以他們的方法診斷出來的 第一型或其他型的注意力集中障礙。
他們聽起來就像調皮搗蛋的小鬼!
這些孩子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 這裡是心理學的版本, 那個版本是心理學家Jan Tober 的用語, "靛藍孩子展現了一個新的而且不尋常的心理學屬性 , 同時顯示了以前不曾被證明過的一般的行為模式。
Jan 和Lee Carroll 是主導這個主題的兩位作家。他們合著了一本非常好的書, 名為"靛藍小孩” 。他們的感覺是, 這不僅僅是在美國地區, 而且是發生在全世界每個角落的現象。他們闡明, 或許在目前出生的孩子中, 有80% 具備這些特徵。並且那百分比平穩地上升, 就如同我們有更多人不時以自然的死亡方式畢業一樣。
這些心理學家們提出這種現象, 認為 這些孩子已經帶著一個 使命導向 的心智出生, 而且他們已進展成為 舊式人類存有 所不及的精神大師。他們同時擁有右腦和左腦特徵, 以便進入左腦文化, 因為他們想要平衡這個左腦文化。
順便提一下, 靛藍小孩這個名字是由一位靈媒 Nancy Ann Tappe在出神狀態時所創造。她報告: 現今大多數的嬰兒在出生時都有靛藍靈光圍繞在他們四周。
星際聯邦來源, Q'uo, 經由我們小組的通靈管道,對於這些小孩為什麼會在這裡 有一個不同的解釋。
我以前曾經談過 關於密度的概念。第一密度是行星的元素和能量,像空氣、水、火和土壤。第二密度是植物和動物。第三密度是像我們這樣的人類存有。第四密度,下一個密度,是從我們的環境提升上來的, 是能夠學習愛與理解課程的人類。第五密度是能夠學習智慧的人類。第六密度是能夠學習愛與智慧的平衡和進入完美平衡與合一的人類。
Q'uo 報告, 那兒已經有三波人類為了從事一件工作 從第四, 第五和第六密度以肉身狀態進入地球。那件工作就是來到這裡愛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這行星上的植物和動物、我們自己和其它人類還有所有較高密度的美好德行。
據說,天哪 我們在地球第三密度的人類尚未學習到這個密度的課程, 亦即彼此相愛。這幾波的流浪者已經反應出 此刻地球人為了期終考試, 而拚命努力學習的需要。第三密度即將結束。下一堂課將在2012 年開始, 地球將成為正面的第四密度行星。
第一波流浪者在1940 年左右開始來到地球。他們分享了許多靛藍者的特徵, 但是相較於靛藍者(的一般特徵), 他們自我價值感的能力被妥協掉(減弱)了。但是他們熱情地陷入從事服務的想法中並感覺我在地球上有個使命, 就像許多靛藍小孩一樣。那是第一波流浪者的特性。
第二波流浪者在1970 年左右開始降生, 他們並非特別地服務導向, 而是為了自己個人的進化而來到地球; 在他們自己的本質中工作愛與智慧的平衡。幫助行星和上頭的人群是次要的任務。 如同我們現在的處境, 正流向2012 年的關鍵期, 我們的環境提供豐富的學習經驗 那將給第二代流浪者機會去從事平衡的工作---如果他們太聰明了, 就要學習去擁有一顆開放的心。如果他們有太多的愛, 就要學習打開智慧的能力。他們若想要服務他人也可以, 但是必須在努力工作自己才能憶起那件事。
關於第三波流浪者, 星際聯邦這麼說, 他們是從第三密度的地球畢業的。他們是第四密度的先驅。他們從這裡的第三密度畢業後 在1985年左右開始流入我們的地球世界。
這是相當大的犧牲. 他們選擇從他們的新密度回來幫助那些在他們的故鄉行星中尚未畢業的人們作為他們的首要任務。
他們也想要作為服務員 大大地修復地球自身的平衡。他們強烈地感覺到了這個雙重的使命。
他們是天生的第四密度人種, 小心地觀察他們的情況。他們身處我們所享受著的巨大的類人猿、笨重的化學槽身體, 但他們還記得 活在較輕、較少情緒反應的身體裡相當美好的感覺。當他們用第四密度內在的能量身體進入第三密度的肉身當中時.也能運作的同樣好.
Carroll 、Tober 和Tappe 都感到這些孩子是大師。但這並不必然是如此。他們都是孩子!然而, 當然,他們有潛力成為大師, 比起那些罩紗較厚的人們, 他們可以用較少的努力就可以憶起他們在第四密度期間如何思索以及做決定, 要如何使用第四密度的價值觀像悲憫、和平、美好和進步的想法。(把它們用在第三密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