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青龍寺由工部尚書王政奉敕而建,始建年代為唐龍朔二年(662),翌年改名。
元、明、清各代多次重建、修葺和補繪。
寺院格局
青龍寺坐北向南,沿中軸線的建築依次為山門,腰殿,同時又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東側有十王殿。腰殿兩面三刀側有祖師殿和無名殿;後院有東西廂房,北殿兩側的伽藍殿和護法殿。該寺的面積東西長97米,南北寬70.7米總計6857.9平方米,約占10.39畝。
該現存建築系元、明遺物,占地約6000餘平方米,分前後兩進院落,大小殿宇8座。前院南有四大天王殿三間(現改為山門),東為十王殿三間,西為羅漢殿三間。後院以中殿和大殿及東西兩廂為主,中殿三間左右垛殿各一,左為祖師殿,右為青龍門。大殿三間,左右垛殿各一,左為護法殿,右為伽藍殿。各殿塑像雖皆不存,但大殿、中殿和伽藍殿內保存有壁畫196.38平方米,十分珍貴,製作跨元、明兩個時期。
主要壁畫
大殿壁畫據南壁窗檻畫工題記為明洪武十八年(1385)補繪或重裝。唯只西南隅少部分粉墨為元代印跡。中殿四壁為“水陸畫”,是青龍寺壁畫中的精華所在。該殿全部構圖共有人物300餘眾,分畫在130平方米的牆面上。 西壁上為三世佛和禮佛圖,下為道教萬神圖;北壁上為十八羅漢,下為十殿閻君、六道輪迴等,另有陰曹地府行刑場面;東牆壁畫因日曬雨淋,眉目難辨。以上壁畫雖是宣傳封建禮儀和宗教迷信,但畫面結構嚴謹,筆力遒勁流暢,色彩柔和協調,人物繁而不亂,人體比例適度,造型優美,形象生動,衣飾飄然,栩栩如生。它繼承了我國唐宋以來的繪畫表現技巧,被視為元、明兩代繪畫之傑作。
青龍寺的壁畫主要分布在大殿和腰殿系。大殿也稱大雄寶殿,腰殿也稱立佛殿,大殿和腰殿系五架三間,進深8米單檐懸山頂,單昂五鋪作,筒瓦覆頂,內均繪水陸畫。
青龍寺磊雄寶殿的壁畫,主要畫於東壁和西壁之上。東壁是《佛說法圖》,在東山牆上,釋迦牟尼慈祥端莊,穩坐中央,文殊,普賢二菩薩分坐左右,前站阿難,迦葉二弟子,左右排列古大護法金剛,上有人首烏身的飛天,後有聽法的天帝及飛天凌空,瓊樓玉閣,氣勢宏偉,甚為壯觀。西壁是《彌勒變》,在西壁上,正中為彌勒佛,左右為觀音和地藏菩薩,南側畫有剃度圖。正彌勒佛的下部,畫有善財和龍女,上部畫有人首鳥翅的伽樓羅護侍,手捧果盤,乘瑞雲飛翔。
腰殿的壁畫,是青龍寺壁畫的精華部分。它是佛、道、儒三教組成的水陸道場畫的精華部分,其主旨是宣揚六道貌岸然輪迴。因果報就,超度亡魂,祈求冥神速等。在西壁上部畫有豎三世佛,在三世佛的下部,畫有禮佛圖。在禮佛圖中,刻畫出了頭戴各種冠冕的帝王、太子、諸王、文武大臣和侍從像以及皇后、女官、侍女、命婦等像。在禮佛圖的下部,畫有左右護法善神眾、鬼子母眾、普天列耀星眾,諸大羅剎將眾、五方五帝神眾、五道仙人眾等。
在腰殿南壁殿門兩側上部,畫有十大明王像。明王,按照佛教教義的說法是佛、菩薩的忿怒像,一般是多面多臂、身騎怪售、手拿法器。十大明王,是八大菩薩外加二佛所變。這十大明王是:大力明王釋迦牟尼佛;大輪明王彌勒菩薩;甘露軍咤明王阿彌陀佛;大威德明王文殊菩薩;馬首明王觀音菩薩;步擲明王普賢菩薩;無能勝明王地藏菩薩;大笑明王虛空藏菩薩;降三世明王金剛首菩薩;不動明王除蓋障菩薩。在十大明王的下側,畫有年、月、日、時四值使者,這是源於道教中執掌年、月、日、時的四位值日神。在四值使者的下部,歷史人物相象較多,表現的有儒家的始祖——孔子,唐太宗李世民,唐貴妃楊玉環,宋祖趙匡胤,漢名臣蘇武,三國名臣諸葛亮,三國名將關羽,張飛等。
在腰殿北壁西側,繪有佛教中的九橫死生像,以及阿難和焰口。這組壁畫生動地再現了九橫死眾生像,同時體現了身形焦枯,口內燃火,咽如針,肚大如鼓的面然鬼王的餓鬼形象。
青龍寺的壁畫共有一百九十餘平方米,其中腰殿四壁的壁最為精彩,共畫有五百餘尊大小不同的神像人物,上下三層交錯,大小依次排列,錯落有致,這對研究中國的宗教美術和宗教發展史都是極其寶貴的資料。青龍寺壁畫,內容豐富,形象突出,情節生動,層次分明,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結構嚴謹,筆力剛健,表現出了古代繪畫藝術的高超技術和技能。維修後的青龍寺古建築肅穆莊嚴,中央是整潔的磚砌通道,各式古碑排列有序,通道兩邊,花木爭芳,柏參天,是研究古建壁畫藝術和佛教文化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