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鎮[山東鄒平縣青陽鎮]

青陽鎮[山東鄒平縣青陽鎮]
青陽鎮[山東鄒平縣青陽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陽鎮位於鄒平市 西南部,東鄰鄒平縣城、西鄰章丘市,距縣城11千米。面積54(一說49.29)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韓家村。縣玉米種主產地。礦藏有花崗石、黃沙。濟(南)青(島)高速公路、章(丘)索(鎮)公路過境。名勝古蹟有會仙山、醴泉寺、雕窩峪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青陽鎮 青陽鎮

1958年設青陽公社,1966年青陽、明家集合併為明家集區,1968年稱青陽公社,1984年建鄉,1994年改鎮。1997年,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3.1萬,轄青陽、滸山、韓家莊、馬埠、鍾家、劉家、西董莊、賈莊、代家莊、新立、徐家、耿家、西窩陀、郭家莊、化莊、南陳、東窩陀17個行政村 。

行政區劃

[郵編]256217 [2006年代碼]371626112(17村):~200西窩陀村 ~201耿家村 ~202劉家村 ~203鍾家村 ~204馬埠村 ~205東窩陀村 ~206滸山村 ~207化莊村 ~208徐家村 ~209郭家莊村 ~210青陽村 ~211南陳村 ~212新立村 ~213代家莊村 ~214西董村 ~215賈莊村 ~216韓家村

主要景點

醴泉寺

醴泉寺地處鄒平縣城西南的長白山腹地。始建於南北朝,相傳為當時一位莊嚴法師所建,原名叫龍台寺,後因年久失修而廢棄。唐朝唐中宗時,寺僧仁萬重修寺院。醴泉寺唐碑刻有“大唐齊州章丘縣長白上醴泉寺志公之碑。”相傳寺院落成之日,寺東山坡有一甘泉湧現,唐中宗賜名醴泉,醴泉寺之名由此而來。“醴泉”是濟南72名泉之一,是唯一皇帝賜名的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曾在醴泉寺苦讀,後終成功名。寺南幾千米山里,有范公讀書洞遺蹟。元大德年間,曾任工部尚書的青陽人賈馴,回鄉重修了醴泉寺,並建立了范公祠,自此寺祠合一,佛、儒相映生輝。
唐以來,日本、朝鮮等國向中國多次派遣使團、僧人等到醴泉寺考察,醴泉寺曾設有新羅院供來華僧人居住。1930年,著名學者梁漱溟在此設鄒平實驗縣第二鄉學。1939年日軍掃蕩長白山,將醴泉寺焚毀,僅存斷頂的唐碑和掉腦袋的龜馱碑各一塊。2004年,政府投資開發醴泉寺風景區。新建醴泉寺占地50畝,主建築5400平方米。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范公祠、新羅院、東西配殿等,為仿宋式建築群。更有罕見的唐碑、眾多佛教塑像和范仲淹像等。是魯中一帶規模最大的佛教文化遊覽勝地。

雕窩峪

雕窩峪位於長白山西北部的黌堂山、黃花山、鳳凰山之間,鄒平縣青陽鎮西窩陀村南5華里處,深邃寬闊的山谷長達3華里。此峪是隋末王薄農民起義爆發地。隋大業七年(611年)十月,齊郡鄒平縣人王薄,在長白山雕窩峪領導鄒平、章丘一帶農民起義。王薄是個鐵匠,會打造刀槍。他自稱“先知先覺”,號“知世郎”,作《無向遼東浪死歌》,號召人民同統治者反抗到底,得到百姓回響。不到一年,攻占了許多州縣。隋大業九年(613年),王薄起義軍擴大到數萬人。同年二月,與隋將張須陀轉戰於岱山(泰山)腳下。後率軍北上渡河,與其他義軍會合,隊伍達10多萬人。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十月,王薄率部占據鄒平、章丘、淄川、長山等10餘縣。唐武德二年(619年),王薄率部降唐,被封為昌州總管。
2003年6月,縣鎮政府投資開發建設雕窩峪風景區。修建石牌坊1座,寬9米,高8米,牌樓雕刻“雕窩峪”。恢復了城樓、寨門、義旗台等軍事設施。城門為隋唐建築,前後兩塊門匾分別為全國書協副主席歐陽中石和李鐸所題。義旗台上鐫刻王薄的著名詩歌《無向遼東浪死歌》。重塑了王薄塑像,像高6米,重30噸,用花崗石雕刻,持刀揮臂,衣巾飄飛。修復了道教建築碧霞祠,主殿1座,設東西配殿,建築面積600平方米,仿唐式建築,清式彩繪,為景區建築的亮點。山門至碧霞祠750米的山路,全用石頭鋪砌,沿路安裝了十二生肖石雕。雕窩峪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山會,吸引大量遊客觀光旅遊。

會仙山

據傳群仙曾會集於此故名會仙山。舊志記載,每逢清明節,山間夜晚常有仙燈出現,狀如星光燭火,大若盤盂,飄緲空際,時近時遠,乍開乍合,如人持燭炬行走,許時方沒,故稱“會仙神燈”。山上有日觀台,睛朗的早晨,遙望東方日出,能隱約看到東海翻騰的波浪。峪底和峪北嶺上有兩座相距不遠的古建築,殿宇輝煌,俗稱“上場、下場”,此地草木茂密,紫莖芬芳,懸崖峭壁,景致幽僻,名曰:“小桃源”。舊時每年三月初三,上、下場有廟會活動,盛況頗大,屆時搭台唱戲,各地善男信女前來進香趕會,不計其數。1930年代,鄉人曾重修殿宇,1939年遭日軍焚毀,廟會遂止。1993年以來,三月初三日廟會恢復,每年都吸引各地遊客達5萬餘人。
會仙山。據傳群仙曾會集於此故名。會仙山是長白山迤北之最高峰,海拔590米,山勢挺峻秀拔,形若覆礅。峰頂“八仙台”“金母祠”遺址尚存。北有石船峪,南有盤壑峪,東有滴水崖。山巔南側有洞懸於崖中,洞中有玄和佛像,也稱“玄和洞”,堪稱絕景。舊志載:逢農曆清明節或二、三月間,天氣寒冷,風起霧台,夜常有仙燈出現。狀如星光燭火,大若盤盂;飄緲空際,時近時遠,乍開乍合,如人持燭炬行走,許時方沒。俗稱“會仙神燈”。山上有“日觀台”,此間草木茂密,紫莖芬芳,懸崖峭壁,景致幽僻,名曰:“小桃源”。舊時每年三月初三,有廟會活動,盛況頗大,屆時搭台唱戲,各地善男信女前來進香趕會,來者不計其數。1937年,鄉人曾重修殿宇,1939年遭日軍焚毀。1993年恢復山會,每年都吸引各地遊客達5萬餘人。

特產

青陽小米

“青風泉”青陽小米。青陽鎮山清水秀,光照充分,盛產小米,歷史悠久。青陽小米粒粒圓潤,金黃明亮,營養豐富,食用清香可口,含有人體所需的12種胺基酸和多種維生素,是滋補身體和饋贈佳品。

青陽柿餅

“青風泉”牌青陽柿餅。青陽柿子種植區域位於鄒平縣西南部的長白山腳下。這裡丘陵地形,光照充足,地下水源充沛,山坡土質厚而肥沃,有機質含量為10%以上,速效氮、磷、鉀含量中等以上,是柿子的理想產地。現存近萬棵柿樹有500年歷史,所產柿子肉質細膩,無核多汁,甘甜如蜜,含可溶性固體20%以上,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用優質柿子製成的“青風泉”牌柿餅,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A、B、C、E等營養物質,是老少皆宜的滋補佳品。青陽鎮把發展柿子種植及深加工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成立了“鄒平縣青陽鎮柿子研究所”,無償為農民提供優質樹苗,請專家指導培訓,新上柿子加工吊餅技術,註冊了“青風泉”牌青陽柿餅商標。今柿子生產已形成規模,產品遠銷濰坊、北京、濟南、淄博等地,並出口日本、美國等國家。

歷史文化

九節青龍山的傳說

青陽鎮滸山村背靠青龍山,對於青龍山的來歷曾有過一段古老的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隻蜘蛛修煉成精,來到滸山村。當時滸山村依傍一片水域,人們打漁採蓮,安居樂業。但蜘蛛精來了之後興風作浪,弄得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這時湖裡出來一條青龍,暫時打敗了蜘蛛精,並趕出了滸山村。沒想到的是狡猾的蜘蛛精眼見不是對手,便買通了一個天神,並捏造了事實告訴了玉帝。玉帝龍顏大怒,將青龍與蜘蛛化作了兩座山,青龍化山於小山坡村,蜘蛛化山於黃山街道大李村。青龍余願未了,每年長出一座山峰,要把蜘蛛山吞掉。九年之後,已經長出了九座山峰,離蜘蛛山僅剩一山之遙,可是最後這年時,被賣通的天神就來挖掉了青龍的眼睛,從此青龍山就沒有再生長。現在,大家仍然可以看到青龍山最北面山峰有兩個圓形的巨大石坑,石坑裡分別有一處泉眼,常年有水流出,而不遠的地方是一座小小的蜘蛛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